误差<1米,北京多区试点投放高精度定位共享单车
北京多区正在试点投放高精度定位共享单车,使用效率、停放秩序明显提升。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北京将鼓励企业适时推广投放高精度定位车辆。为进一步规范单车停放,年底前核心区将完成轨道站点“电子围栏”全覆盖。 自2020年起,全市陆续启动“电子围栏”建设、推动共享单车“入栏管理”。围绕轨道站点、大型商圈等共享单车停放需求旺盛地区,通过卫星定位、蓝牙感知技术,对一定区域内的车辆投放规模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目前,全市已经安装1529套蓝牙嗅探设备,覆盖了1786个停放区。企业通过技术匹配,在31个重点区域的1181个停放区内,针对骑行人归还车辆的环节实行“入栏结算”管理,也就是说,车辆如果没有停放至指定停放区,则会弹锁并持续计费,同时还会在APP上引导骑行人至指定停放区。 据了解,目前延庆、平谷、密云、门头沟、大兴等区已经试点投放高精度定位车辆,车辆使用效率、车辆停放秩序和市民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交通部门将鼓励企业适时推广。 记者从哈啰公司获悉,高精度定位车辆,通过在高精度锁控制盒中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芯片,配合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从而实现车辆的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即误差<1米)。基于车辆实时亚米级定位能力和高精度电子围栏匹配,可实现车辆在指定位置正常落锁。车辆位置轨迹和电子围栏精度提升,既可以提升停放秩序,也可以在运维环节降本增效。 同时,为了加强轨道站点周边秩序维护,市民投诉集中、骑行需求较大的88个重点轨道站点已经实现了电子围栏监测管理。年底前,核心区还将完成轨道站点电子围栏全覆盖,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轨道站点电子围栏覆盖率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