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11383 |
魅 力 值:6688 |
龙 币:33539 |
积 分:17958.9 |
注册日期:2000-09-06 |
|
|
|
十一去海边的野猪注意了!-调查威海大面积死鱼事件<转>
调查威海大面积死鱼事件
养鱼户痛哭失声指称污染惹祸
有关部门认为天灾人祸都有份
近日有报道称,从9月中旬以来,山东威海市附近海域的网箱养殖鱼连续 发生大面积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余万元,原因尚未查明。
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一海域以前曾经发生过好几次原因不明的小范围死 鱼事件,但像从本月11日开始的这样大规模的死鱼事件,还是第一次发生。
本是鱼类生活天堂的大海,为何突然笼罩死亡阴影?死因属于自然还是 人为?目前,威海市环保、水产部门已经积极就事故原因展开了调查。
■渔民一年的辛苦
两天之内全部泡汤
威海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美丽、干净,人们悠闲地在 海边散步、钓鱼。大面积的死鱼事件会在这里发生,实在令人很难想像。
而当记者来到了受害最严重的城子村附近的养殖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 象:死鱼堆满一地,渔民一边无可奈何地望着死鱼,一边打捞起没用了的网 箱。
看到记者,渔民们纷纷向记者诉起了苦。一位姓韩的渔民说:“我养了 十几箱,从8月下旬刮风一直到现在,我的鱼都死了300多斤了。本来养的那 些黄鱼、黑鱼、石碟等等都是很值钱的鱼,往往能卖到二十五六元一斤,最 昂贵的石碟能卖到40多元呢!这一死,一分钱都不值了。看着这一地的死鱼, 真是太心疼了。一个网箱要七八千块钱,鱼苗要每斤十六七块,再加上喂饵, 一年白辛苦不说,连老本儿都赔进去了。”
周围的渔民们也纷纷附和,渔场的管理员司先生说:“每天看着这些渔 民风里来,雨里去的,真的是很辛苦。大部分渔民花上万块钱养了二三十个 箱,七八百斤鱼,忙了一年,为的就是这些收成,可是两天之间他们一年的 希望都没有了,真是太惨了。”
■一天死了六千斤
第一眼判断是缺氧
据当地水产部门初步统计,死亡的大部分为牙鲆、石碟、黑鱼、黄鱼等 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
听说在这些养鱼户中,一位叫丛培巨的损失最为严重。记者就来到了城 子村找到了他的家。
丛培巨的妻子一提起死鱼的事就叹了一口气:“13号那天,我们像往常 一样到海边养鱼。结果把网箱拉上来一看,鱼全都翻了白肚,张着嘴死了。 凭着我们几年养鱼的经验,我们知道这是缺氧的原因。再一问其他的几户, 他们的鱼也都死了。我们觉得很奇怪,可没想到第二天,死的鱼更多了。有 的家鱼全都死了,一条不剩。我们家的鱼也都死光了,光14号一天就捞出了 6000多斤死鱼,损失40多万元。现在只剩下一些比较耐活的黑鱼,但是也不 多了。”
■连续蹲守两晚上
竟拍到污水汩汩流
记者问到鱼的死因,丛培巨显得非常激动:“这就是污染造成的。”
说着他拿出了一张光盘,在VCD机里播放了出来。画面上,黄色的污水夹 带着气泡正汩汩地从一处废井流出来。
丛培巨讲解说,这个地点非常隐蔽,树木掩映,四周没有人烟,污水就 是从这里肆无忌惮地流入了大海。这是丛培巨等养鱼户在9月18、19两天拍摄 到的。
一边看光盘,丛培巨向记者讲诉了他们的经历:“12号我们发现死鱼之 后就报案了,但是迟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于是,我们决定自己找原因。”
养鱼户们记得类似的事件也曾经发生过。去年,因为威海市第二污水处 理厂不做污水处理,直接把污水排进了大海,造成了养殖鱼的死亡。但由于 死亡数目不大,厂方又诚恳地承认错误,赔了40多万元,事情就这样“私了” 了。
因此,养鱼户们决定就从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查起。
“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终于在一处非常隐蔽的地点发现了原因。那本 是污水处理厂的一口井,但不知为什么,井被凿开了一个洞,污水就从那里 流了出来。”
随着丛培巨指给记者,记者看见了那个洞,黄水汩汩地流出来。
“这盘VCD是我们几个养鱼户两天没睡、睁大了眼睛拍下来的。我们是 18号晚上去的,污水从8点5分开始流,一直流到了第二天早上7点。19号晚上 我们又去,污水又流了一夜。我们拿着VCD上门去找第二污水处理厂,他们孙 厂长亲口承认了:‘这个水就是我放的,你们爱找谁找谁去!’当时威海广 播电台的记者也在拍摄采访,他们可以作证。但是谁知道过了一段时间,我 们见事情还没有解决,就再次来到污水处理厂,他们却不承认了,反而要去 警察局告我们,说我们弄坏了他们的井。你说我们渔民就靠海养鱼、吃饭, 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的井弄坏,让污水流进大海,害了自家养的鱼啊!要不 是我们被逼急了,怎么连着两天不睡,到井边受冻拍摄呀!现在据统计,养 鱼户大约一共损失了一两百万,我们这日子怎么过呀!”
■有关部门急介入
初步排除污染事故
记者来到威海市海洋林业局。海洋管理科董科长向记者介绍了事件发展 的情况:9月12日、13日两天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海域的网箱养殖鱼出现 了突发性的大面积死亡,造成养鱼户很大的经济损失。
13日,区海监人员就来到死鱼现场调查,海水看上去比较清澈,不过当 时没有监测设备,就没有取水样。当天市环保监理站还从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取了水样,进行了化验,同时对各排污口进行了观察核实。从化验的结果及 核实情况来看,死鱼事故发生期间,没有突发性陆源污染事故。
另外董科长介绍说,据监理站有关人员反映,威海市目前每天向新港至 长峰明以南海域内排放污水量约4000-5000吨,是可以被海水“消化”的。
接着21日威海市局紧急邀请了北海分局海洋监测中心监测组来抽取水质 和底质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质低于二类水质(超过二 类水质不适宜养鱼)。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底质化验结果尚未得出。
■一个月前有疫情
死因可能性有多种
董科长认为,造成网箱养殖鱼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很多,可以说是综合性 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根据威海市委办公室8月20日的每日汇报可知,威海湾养殖海水鱼 于8月20日前已发生大面积疫情,不同程度的患有淋巴囊肿、细菌类肠炎、体 表溃烂病、营养缺乏症等病,网箱发病率近100%。个别养殖户鱼类发病死亡 率达25%,且疫情仍在继续蔓延。由此可见,9 12事件发生前,网箱养鱼已 存在潜在危机。
从经济开发区的自然海况看,它位于威海湾南底部,而威海湾封闭性较 强,水流交换量较差,经济开发区的水体交换更差,基本处于“死水湾”的 状态。网箱养殖所在海域水深基本在4-6米的近海,这一自然状况对开展网箱 养殖极为不利。
董科长说,其实渔民在养鱼的过程中,也对海水造成了污染。从养殖密 度及放养方式来看,事故发生在网箱密集、单箱养殖密度较大的海域,加上 整个过程中以投喂鲜活饵料为主,对海域污染严重。
国外资料表明,网箱养鱼一般为1至2年更换一次位置,主要为了避免网 箱底部沉积物过多。而我们每年一到高温季节,粪便、残饵等沉淀物发酵分 解,产生有害物质的同时,大量有机质的分解将消耗大量溶解氧,而废物沉 积严重,极易导致海域溶解氧降低。
而从事故发生前后的天气状况看,据从气象局查询资料可知,9月9日至 14日连续几天为北至东北风天气,风力在5-6级,11号为阵雨天。大风将海底 大量沉积物翻起,造成自身的二次污染,同时由于北海海域水流较浅,网箱 底部在低潮时接近海底,使鱼类受害较重,加上12日-14日正处于“死汛期”, 水流更换更加缓慢,这对鱼类死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董科长说,每年都会有死鱼的事情发生,只是今年的更为严重。他 认为经济开发区位处的杨家湾已经不再适宜大面积养鱼,政府应出资让养鱼 户搬迁到水深的地方,还要让百姓们意识到要保护威海湾,保护自己的家园。
■渔民坚持讨说法
死鱼下落令人忧虑
截至记者发稿时,权威部门的调查还没有给出一个最终的定论。
养殖场里的鱼还在不断地死亡,只是不再是大批量的。
养鱼户们的唉声叹气还是此起彼伏。他们仍在坚持自己的调查结果,认 为污染才是罪魁祸首。丛培巨说:“我们一定要讨个说法。”
死亡原因尚未得出定论,死鱼的下落却令人产生新的忧虑。当记者问到 那些死鱼如何处理时,养鱼户们的回答是:“13、14号那两天,那些鱼就卖 到一两块钱,到了青岛的批发市场以后,就卖到五六块钱。后来日子放长了 的鱼就全扔了。”
从市场上买回这些死鱼的市民们,谁又能清楚地知道这些鱼死前的真正 经历呢?
■文并摄/本报实习记者 鲁燕华
|
|
--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林前》第十三章《爱的颂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