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聪明兔儿童智力提升馆
聪明兔儿童智力提升馆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132
魅 力 值:69
龙    币:197
积    分:146.4
注册日期:2007-03-13
 
  查看聪明兔儿童智力提升馆个人资料   给聪明兔儿童智力提升馆发悄悄话   将聪明兔儿童智力提升馆加入好友   搜索聪明兔儿童智力提升馆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聪明兔儿童智力提升馆发送电子邮件      

你的宝宝多大了呢?看看这里能否有帮助
正视儿童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逆反以及情绪和行为上的对抗。很多人误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反应。事实上,逆反心理并非不健康的心理,而是人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机能。它虽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许多积极的因素。
一、保持身心健康
1.防止不良心理的形成
 逆反心理在某些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心理的形成,从而促进身心健康。逆反心理强的儿童在遭遇挫折时敢于主动宣泄消极情绪,表达出被压抑的真实情感,以保证心境的安宁,从而不易产生封闭心理、畏缩心理和压抑心理等病态心理,以保持身心健康。现代情绪心理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一旦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发泄的地方和对象。①儿童在逆反心理产生时,如果不敢主动宣泄,或者不及时宣泄,而是用意志努力压抑和控制,使它不形之于色,它就会在体内寻求发泄,给内脏器官的活动造成损害,以致无法自由行动。
2.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
人在刺激强度过高、容量过大、机械重复次数过多阶情况下比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又称为“超限逆反心理”,意为外界刺激超过人的一定的忍受限度之后产生的逆反心理。“超限逆反心理”是一种生理——心理的自卫本能②,是个体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教育者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管理方式、或者学习目标过高、压力过大、任务过重等,都会使儿童寻求解脱和逃避种种伤害,从而获取新的身心平衡。
二、发展自我意识
儿童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是自我意识得以强化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在发展儿童自我意识方面有如下作用:
1.加速自我认识 逆反心理的产生表明儿童乙强烈地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儿童在与教育者的对立中,逆反心理能相对加快儿童自我认识的进程,使儿童不仅作为认识的主体,也作为认识的客体,重新审视和认识自我,对自我进行客观的分析和适当的评价。
2.加深自我体验 逆反心理的产生意味着儿童有强烈的社会独立性和“成人感”,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他们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就能使他们产生更为积极乐观的自我体验。
3.加强自我监控 在逆反心理发生的过程中,儿童能根据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经常性地对自己的言论与行为实施自我检查和监控,主动地寻求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积极地探索和设计适合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而且,随着独立性、坚持性和自控力的不断增强,儿童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更多地置于自我的监控之下。
三、促进思维发展
1.逆向思维的发展
逆反心理的产生要依赖于逆向思维,以达到求异的目的。因此,这对儿童思维的发展来说是有促进作用的。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相对而言的,它要求在思维活动时,从相反的方向去观察和思考,从相向视角来看待和认识客体。③在逆反心理发生过程中,儿童不仅能顺向思考,也可逆向思考;既可作正面的分析,又可作反面的探讨。这样,避免了单一正向思维和单向认识过程的机械性。
2.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逆反心理发生的过程中,儿童具有积极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时刻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首先表现在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对他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往往持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其次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够有意识地去调节、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最后还表现在对外界环境的看法上,显露出一种不愿意盲目生存的人生态度的萌芽。
逆反心理产生的四个原因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杜亚松教授认为,不管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的逆反过程,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去理解孩子的心理,能够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训斥、打骂,不然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父母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这样才能够缓解两辈人之间的冲突,逆反心理才能得以改善。
  逆反心理产生的四个原因
  ▲不切实际地期望
  许多的父母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并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作为家长来说,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的要求。这样,孩子成功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对孩子过于严厉
  “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武打孩子的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其实家长应该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以势压服。
  ▲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世界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充满神奇的。但许多大人们不理解孩子们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这个是在瞎闹,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聪明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不听他们的话,就会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试想让孩子们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即使孩子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也不乐意听了。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对于逆反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
  研究发现,5%到15%的学龄儿童都有逆反、叛逆行为的征兆。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这些行为能够在许多场合出现,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其明显。
  对于有逆反、叛逆行为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
  ▲与孩子冲突时要冷静,不要使冲突加剧,可以暂停或抽时间出去;
  ▲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
  ▲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
  ▲努力与他人合作,并获得与孩子有关的其他人(老师、配偶)的支持;
  ▲父母在必要时可以寻求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帮助。
  逆反并非一无是处,也有正效应
  许多父母都觉得儿童的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利,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逆反心理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
  ▲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不满意的时候,敢于发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压抑的心理,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这样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聪明兔建议家长不要过度的着急,“一个坏毛病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学成,可是一个好的习惯却需要三个月甚至以上的时间来养成”。家长要树立好纠正宝宝缺点的榜样,慢慢把好的习惯渗透给宝宝,不要带有情绪针对宝宝或者将错就错。
聪明兔馆长:鑫燚
                           爱心电话: 80758042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07-05-25 08:50:1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7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