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胖墩儿
胖墩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4536
魅 力 值:9289
龙    币:19892
积    分:16426.5
注册日期:2003-03-19
 
  查看胖墩儿个人资料   给胖墩儿发悄悄话   将胖墩儿加入好友   搜索胖墩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胖墩儿发送电子邮件      

集中择要回答来自信使和邮件中的提问
 
 
 
来了不少提问。汇总一下,择要回答其中的几个典型问题。
 
 
为什么是不得以为之?愿意说说原因吗?
回答:暂时不想说得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看不惯几类不负责任的现象,如果再不纠正乃至制止,会毁掉一批孩子。事实上,据我了解,已经有一批已经学棋的孩子被耽误了,其中好几个孩子的家长找到了我,我跟每个孩子都下了一盘指导棋,发现近一年基本白学。有的孩子天赋真不错,但教棋的路子完全不对,这类现象让人很痛心。我可以熟视无睹,但这些孩子怎么办?
 
 
我家闺女年龄不够,差半岁多点,可以报名吗?
回答:今天中午和下午分别跟两位老师商量了几次,也征求了其他棋校中几个哥们儿的意见,女孩儿的发育早于男孩儿,把女孩儿的学棋年龄下限放宽至五周岁不并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因此欢迎前去报名。
 
 
你们的老师几段几段的,能不能解释下意思?
回答:关于段位,请看拙帖:围棋段位知识简述http://bbs.hlgnet.com/showjh.php?page=3&boardid=10&work=jh&theid=5529
 
 
孩子一星期学几次棋合适?
回答:大量的实践证明,围棋需要天天见面。每星期若能学五天当然最好了,可以很好地温故而知新,但这样的强度对孩子和家长都较大,因此,我们商量出一套模式:每星期分成两次去上三个小时的课,再配以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就能保证进度、达到基本的教学强度要求。可以下一个明确的结论:每星期三个小时是学棋的强度底限。
 
 
为什么是六周岁?我儿子5岁了不行吗?
回答:女孩儿若是5岁多,可以放宽要求,对男孩儿则不行。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到什么年龄去做什么事情,有大致的定论。不到六岁的小男孩儿去学围棋,好些基本的东西理解不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对学棋、对身心成长均无益;而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女孩儿的发育比男孩儿平均早了近一年,因此我们才敢于把小女孩儿的报名年龄放宽至五岁。
 
 
以前让孩子学过棋,感觉哪里不是太对,就中间放弃了。你能不能给一个教学进度或者教案什么的,让我们先详细了解下孩子学棋到底在学什么?
回答:可以,那看我的旧贴吧,正好上传过中国围棋协会培训中心颁发的一套标准教案和官方的指导意见。http://bbs.hlgnet.com/showjh.php?page=6&boardid=10&work=jh&theid=3820
 
 
不需要我们备点什么围棋书吗?
回答:暂时先别买,跟老师教学进度走就可以。我们的老师会视家庭作业的情况来推荐教学用书,届时会根据需要去组织相应的图书团购,这比自己去买更便宜、更便利。
 
 
一周学一次,每次一小时,这种做法怎么样?
回答:何止是不怎么样。一周一小时,连回课的时间都不够,记住的不比忘掉的多多少,这根本不是学棋,而是一套为挣钱服务的商务模式,这个路数中学棋的孩子基本学不出来,这些孩子几乎都要回炉重学。这种学法的本质是钝刀子割肉,同样以初段作为学习的阶段目标,这个学法不仅比天天有课的强化班还费钱,而且更要命的是耽误孩子的前程,毕竟年龄不饶人。
 
 
孩子学棋一年,该达到什么水平?
回答:请先了解一下围棋的段位知识。 http://bbs.hlgnet.com/showjh.php?page=3&boardid=10&work=jh&theid=5529 一般而言,业余5段以上的老师做启蒙,每周学起码三小时的课并辅以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一年下来,孩子怎么也能打进业余5级,天赋好一些的孩子应能达到业余初段的水平。
 
 
你是啥水平,咋不教呢?
回答:呵呵,我大致是比较稳定的业余2段,在联众大致是1d*和2d*之间。我这个水平可不敢教孩子,但给孩子们当大同学没问题。
 
 
你们的老师行吗?怎么没有试听?
回答:江老师的课,我先后听过两次共十来分钟,很认可。围棋课是讲给孩子的,旨在帮孩子推开一扇窗,而不是讨好家长用的,我们要确保棋童能在一段时间内有实质进步,孩子们的棋力将是检验我们的付出和孩子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因此如果信任我,就没必要再来什么试听。
 
 
终于出山了,有闲暇啦?
回答:哈哈,至少棋臭瘾大。也希望遇到几个好孩子,我有点小想法。
 
 
(此文由胖墩儿在2007-08-15 10:34:54编辑过)
2007-08-15 10:25:2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8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