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小美妈
小美妈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826
魅 力 值:151
龙    币:2019
积    分:1011.6
注册日期:2006-01-12
 
  查看小美妈个人资料   给小美妈发悄悄话   将小美妈加入好友   搜索小美妈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小美妈发送电子邮件      

爱真的很需要理智——有感于小美爸爸的“男人不要对老婆孩子太好”
小美爸爸的一个“男人不要对老婆孩子太好”的言论受到一致的批判,其实我在心里却是有些赞同的——是因为这个“太”字。如果让我在“太爱”和“理智的爱”中进行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后者。而且,“理智的爱”不仅适用于男人对老婆,也适用于妻子对丈夫,父母对子女,甚至于子女对父母,孝顺的子女先别拍我,且听我讲完。

见过一些所谓的“太爱”或者“过爱”,我们认识的一对夫妇,丈夫对妻子好的无以复加,忙着赚钱养家,回家还要忙家务带孩子,妻子不工作也不做家务,安然享受,上网聊天,并对有这样的丈夫在我们面前感到无比得意,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从来都是丈夫哄孩子喂饭,被妻子呼来喝去。我曾经有些羡慕,但是仔细想想我需要这样的爱吗?我不要,而且绝不是酸葡萄心理。

见过父母对子女的,父母家境并不怎么好,父亲还有病,北京女儿上学时花钱却大手大脚,享受生活,甚至于工作以后父母还要每月给女儿寄钱以供女儿享受生活。还有更为普遍的,父母给子女又是资助买房,又是带孙子孙女,相当于不要本金利息的银行和不要钱的保姆,可是哪怕是一点做的不符合子女的“现代”育儿观念,就要受到指责,并且发誓等到孩子大点,马上把父母送回老家,这样的帖子小屋里不少吧,而且多是受到大家肯定的。反过来,只要孩子给他们经常买点衣服什么的,却马上得到大家“好儿子”“好儿媳”的赞赏,难道这不是最起码的吗?如果要雇保姆的话,保姆一个月的工资都拿来买衣服,能买多少呢?

还有对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论坛上的例子就不少了,多少对父母的“愚孝”和对兄弟姐妹的“愚亲”导致的家庭不和呢,这真是一种好的做法吗?

所以,一味的不讲理智的爱的付出, 不会有好的收获,这个收获不止是对施爱的人,对受爱的人同样,因为“过分”的爱会使受爱的人对爱感到麻木,从而索取更多。

人的思想往往有点奇怪,会对亲人有一个没有理智的定位。一个浪荡儿子偶尔发一次善心给父母买个礼物,父母得到的感动往往比从常年孝敬父母的子女那里得到的多多了。不怎么关心妻儿的丈夫偶尔给妻子的一句体贴的话,也会得到强烈的反映。反之,常年就做得很好的人,大家对他/她的付出往往已经麻木,如果一次做得不好反而还会得到批评。
继而反思我对小美,她是个优秀的孩子,因为她往往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导致我在心理对她的定位和要求自然而然就停留在一个高水准上,这回期中考试她总分是全年级第一,我自然就会有所期待,如果她下回得了哪怕是第五名,说真的我心里的感觉会是失望而不是高兴。可是有的成绩不好的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够考个中等,就已经很惊喜了。再往下想,那些患病的孩子,只要他能够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愿望感谢上苍了。其实自己也是一样,我到了大学才有勇气对父母说:“你们不要对我期望那么高,我相信我会很好的,但不会是你们期望的那么高。”这么表达出来自己心里轻松了很多,现在也同样来提醒自己不要对小美犯同样的错误。小美也有这样的现象,小美爸爸到各地出差总是想办法给小美带回很多新奇的礼物,开始小美很欣喜,可是近来小美已经对精心给她挑选的礼物不满意、抱怨和不屑一顾了,我们也由此决定以后只是偶尔才给她买礼物,以避免她的“麻木”。

说了那么多,总结我的观点是:爱是绝对需要理智的,对于“施爱”和“受爱”的人同样适用。"施爱"的人不要把爱给得让对方感到麻木,“受爱”的人要珍惜,不要认为得到的就是理所应当的。

最后注意啊,本观点仅适用于亲友间,对于老板可不适用,不要以为自己努力工作还没有得到提拔是因为老板对优秀的成绩感到麻木,从而需要“理智”的付出,这样被fire掉了别找我啊。
2007-12-26 13:09:1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10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