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雷老虎
-雷老虎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7739
魅 力 值:2333
龙    币:14523
积    分:8619
注册日期:2002-05-15
 
  查看-雷老虎个人资料   给-雷老虎发悄悄话   将-雷老虎加入好友   搜索-雷老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雷老虎发送电子邮件      

中秋节,带孩子去首博看展览吧
(1)内容
①《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艺术展

②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展

③长江文明展

④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⑤北京文物精品展

⑥书房珍玩精品展

⑦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⑧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⑨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

⑩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等十余项展出。
(因时间有限,可根据自己兴趣挑选其中几个参观即可)。


(2)亲子活动
有孩子的家庭,在参观三个以上展出后,可相约到馆内七彩坊、软陶坊、京剧脸谱制作坊等手工制作区进行手工创作,启发儿童探索的欲望,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其一定的艺术想象力。期间可相互委托两至三个家长轮流负责陪同,其余家长接着观看展出。

(3)各种展出简介

一、书房珍玩精品展


位于圆形展厅六层 L厅
该展览以中国文人书房中的“文房四宝”为主线,展示了古代北京地区文人书房用具笔、墨、纸、砚及相关的系列书房文玩。
“书房珍玩精品展”是首都博物馆首次以书房中文房四宝为线索推出的展览。展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房四宝,包括笔、墨、纸、砚。第二部分为书房文玩,由笔筒、笔架、砚滴、水丞、笔洗、臂搁、镇纸、熏炉、印盒、印床、印章等组成。第三部分设置了比较轻松、趣味性强的书房环境,由画案、琴案、圆桌、绣墩、多宝格、书柜等构成。共展出文物149组件,其中有乾隆款御墨、御制淳化轩刻花纸、四大名砚、明代竹雕张希黄款山水楼阁笔筒等珍贵文物。形式设计采用了全新的理念,运用现代博物馆陈列艺术语言,利用高科技手段,设计前卫。展线合理、简洁、顺畅、明显,突出了观赏性。展具设计新颖、美观、安全,方便观览,风格与展品内涵相协调。
序厅 第一部分 文房四宝 第二部分 书房文玩 第三章 书房陈列

二、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位于圆形展厅五层 K厅
该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
“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注重对玉器文物历史发展的揭示。根据目前学术界对玉器文物研究的状况,结合具体文物,从玉器工艺发展的时间纵向,以及不同种类玉器的横向加以排列组合,将玉器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给观众,体现了玉器发展不同时期的工艺特色。展览分为三部分,展出文物181组件。展品中有大量的王公贵族墓出土的玉器,以及带有皇帝年款及刻有御制诗文的玉器,突出北京作为都城的文化特色。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设置了“中国古代主要玉材一览表”、部分玉器使用示意图,帮助观众了解展览内容。设计分为静态展区;动态展区。灯光为突出玉器文物以点光源照明定向照射,再现玉器艺术品的温润之美,色温以还原真实色泽为标准。
第一章 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
第二章 隋唐至辽金时期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
器皿、文具

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位于圆形展厅四层 J厅
该展览以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的对比、西周与东周青铜器的对比作为贯穿展览的两条轴线,通过展示北京地区独特的青铜文化面貌,将北京地区在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地位呈现出来,展示了北京地区青铜器多元文化并存的特征。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展览分为两部分,共展出文物132组件。从精巧的铸造技术、奇特生动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等方面展示北京地区古代灿烂的青铜艺术和古代工匠们高超精湛的技艺。
为突出燕文化的特色,在展厅中心设计了一座显示出夯土层理的方城,象征着房山琉璃河燕国西周都城。城墙内、外壁与展厅四壁的展柜形成了三层同心展线。西周展品位于展厅中心,东周展品则位于展厅四壁的环形展柜,两周展品都依照兵器、礼乐器、杂器的顺序对应摆放,实现了两种青铜文化的对比。
第一章
西周时期
兵器 礼器
第二章
东周时期
兵器 礼器 生活用品

四、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

位于圆形展厅三层 I厅
该展览以北京都城书法艺术为主线,展现收藏于北京地区的元、明、清三代名家书法艺术。展览中的皇家作品体现了北京地区收藏的书法文物所独具的特色,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宝藏中的奇葩。
“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以反映都城书法文化艺术为主线,通过对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碑刻、元明清三代的名家书墨等作品的展示,表现出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书苑瑰宝:是以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居住过、或与北京有过千丝万缕关系的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为主要展览内容。第二部分皇家风范:所展的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皇室家族书法。展出文物53组件,其中有晋王献之楷书《洛神赋十三行》玉版本刻石、宋代黄庭坚草书《梅花三咏》卷、元代鲜于枢行草书《进学解》卷、清代郑燮行书《五经手读》册以及康熙、乾隆等皇帝的珍贵作品。

五、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

位于圆形展厅二层 H厅
该展览以反映馆藏明清时期绘画艺术精品为主题,表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结合都城文化的主题,将主要流派、名家和各门类及不同技法的绘画作品呈现给广大观众,通过这些作品,展现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展览分三部分,明清部分为展览的重点,共展出56件作品。其中有《孔子弟子图卷》、《八十七神仙图卷》、文徵明《江南春色图卷》等绘画精品。展览设计按照建筑特色布置展线、区域,使展厅空间及人流、物流走向更加和谐、流畅。


五、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
位于圆形展厅二层 H厅
该展览以反映馆藏明清时期绘画艺术精品为主题,表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结合都城文化的主题,将主要流派、名家和各门类及不同技法的绘画作品呈现给广大观众,通过这些作品,展现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展览分三部分,明清部分为展览的重点,共展出56件作品。其中有《孔子弟子图卷》、《八十七神仙图卷》、文徵明《江南春色图卷》等绘画精品。展览设计按照建筑特色布置展线、区域,使展厅空间及人流、物流走向更加和谐、流畅。

六、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
位于方形展厅四层 E1厅
该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丰厚底蕴。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主要展出汉藏佛像精品。展览的主题是:全面、系统地展示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同时展示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通过这个展览,让观众亲眼目睹佛像艺术在我国汉族、藏族地区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艺术风貌;欣赏佛像艺术表现的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艺术神韵;了解佛像艺术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密切关系。展览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共展出佛像262尊,种类齐全,造型各异,风格多样,其中大部分佛像是首次向公众展示的馆藏珍品。
第一部分 汉传佛教
第二部分 藏传佛教

七、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位于方形展厅四层 E2厅
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及当时北京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展出了北京作为都城历史时期出土和传世的瓷器,其中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遗址、墓葬、窖藏出土的瓷器为特色。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共展出文物170组件。宋辽金时期的越窑青釉划花宴乐人物纹注壶、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水瓶等;元大都出土的青白釉多穆壶、青花凤首扁壶、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钧窑天蓝釉贴花兽面纹双耳连座瓶、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四系扁壶等;明、清时期的宣德款洒蓝釉钵、成化斗彩葡萄纹杯、雍正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乾隆松石绿地粉彩蕃莲纹多穆壶等名贵瓷器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精品。反映出中国陶瓷史发展的阶段及当时北京历史发展的轨迹。展览氛围恬静柔和,采用群体陈列方式。
第一部分 宋辽金时期
第二部分 元代
第三部分 明代
第四部分 清代

八、北京文物精品展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D展厅(西区三层)
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历尽沧桑的北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一切,则透过展厅中所陈设的285组代表性文物展品,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序言: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为千年帝都,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艺术结晶。“北京文物精品展”荟萃最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最富有北京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格的艺术精品,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北京历史文化,呈现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九、公平竞争--凸显奥林匹克精神
  《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展》
  在北京奥运即将举办之即,作为古代奥林匹克发源地的希腊人民送来了他们最美好的祝愿。由希腊国家文化委员会主办的“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展也将于奥运期间与首博其他的四大历史文化展共同展出。
展览时间:2008年7月31日--10月14日
  开馆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A厅

十、《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艺术展
展出大约250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画、海报、雕塑、瓷器、奖章等。这些苏联时代的艺术珍品主要来自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俄罗斯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伏尔加格勒美术馆以及彼尔姆国立美术馆等。



重点: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展览时间:2008年7月29日——10月7日
开馆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B展厅(西区一层)






前 言


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无论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多次南下,还是西方列强的闯入,都未曾中断文明的传承与进程,卓尔不群、独立远东。
这是一个神奇瑰丽的东方文明,在西方人眼中,既有“丝国”(塞里斯、Seres、∑ηρε)到“瓷国”的嬗变,也有“汉人”到“唐人”的演绎,在马可·波罗等冒险旅游家颇具传奇的游记中,是令人向往的神奇世界。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吸纳、融合各区域文明汇聚而成。宛如海纳百川,奔流不息。
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东方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以无与伦比的包容和再生力,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并推动着世界文明整体的进程。
这就是中华文明,蕴含着“和”的文明。以礼明序,以乐和群,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古老的中华文明,从遥远的时空中走来,如今在这里向您展示中华文明昨夜灿烂星辰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也是最能唤醒那尘封已久的美好记忆的文物瑰宝。


第一部分 曙光初照

(史前时期 公元前21世纪以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人在求得生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然和自身,也进化着自己。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采集野果到种植庄稼,从穴居山洞到建造房屋,从与野兽相争到驯养家畜,从结绳记事到刻画文字符号,从实用器到礼仪用具,从氏族到城邦,迈进文明的门槛。由南方的西樵山文化至北方的红山文化,从东方的良渚文化到西方的马家窑文化,文明曙光初照中华大地。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二部分 礼乐安邦

(公元前21世纪~前3世纪)


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夏商周为稳固其统治,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以礼明序,定尊卑;以乐调节心灵,融和上下、群体关系。由此而生的礼乐器造就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当西周王室衰微、诸侯逐渐势力强大,伴随而来的是区域文明的长足发展和繁荣。秦的大一统,也统一了区域文明。秦祚虽然短暂,但作为中华文明规范体系的典章却垂范近二千年。



一、礼仪的沉淀
(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
公元前2100年前后,夏禹在治水中脱颖而出,建立夏朝,“禅让”变为“世袭”。商周时期,礼乐渐趋兴盛,并伴随频繁的祭祀。从大量出土的精美的青铜礼乐器中,可以遥感当年礼仪的庄严与繁复。甲骨文、金文则记录着这一文明的进程。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区域文明各领风骚
(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
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不仅成就了自身的辉煌,也辐射到周边地区。受其影响,周边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自身文化中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区域文明,相同材质造就了不同的器形,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符号。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百川终入海
(公元前3世纪末)
地处西戎边陲的小国秦,经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横扫六合,建立了疆域广袤的秦帝国。车同轨、书同文,促进各区域文明的进一步融合,协调发展,汇流成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轴。秦朝虽仅存15年,但其所奠定的政治文明却垂范后世、传承千年。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三部分 盛世华章

(西汉至隋唐五代 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


汉在秦统一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呈现出新兴帝国的朝气蓬勃气象。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东亚与西亚、欧洲文明连在一起,中土文明在影响对方的同时,也受对方影响。汉朝雄强的流风余绪延续到魏晋,伴随着豪杰并起,风流纷争,北方民族相继南迁,各民族互相碰撞、融合。国力强盛的唐朝借西来“胡风”的熏陶,吸纳各种外来文明,再一次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阔大的气象。强汉盛唐,绵延着原生创造,兼容并蓄各种外来文明,呈现出新风异彩,祥和灿烂,为历代盛世所称颂。



一.时代的定格
(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秦统一后区域文明的重组,在汉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文景之治”开启了两汉盛世,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并肩称雄东、西方。创造这一盛世的人们及其语言文字也被定格,即汉人、汉语和汉字。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南北民族、东西文化大交融
(公元3世纪~6世纪)
汉末乱世经晋的短暂统一后,又出现了较长期的南北分治局面。汉文化在南方得到延伸和发展,青瓷造型及釉色之美,也成为人们情感的新载体。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南迁,其风俗文化与汉文化在不断的碰撞、融会。夹杂着佛教的东渐,以及波斯和希腊文化的羼(chàn)入,它们逐渐融入中华原生文明之中,散发出存异趋同的独特魅力。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黄金时代
(公元6世纪~10世纪)
唐朝的开明政治和民族融合,开创了社会的繁荣。开放的社会,使唐朝成为各种民族、宗教、文化的汇聚地,“丝绸之路”引来的不只是诸国“胡商”,各种文化艺术也纷至沓来,这是空前的文化交流与大融合。融会南北,贯通中西,把唐代推向中世纪世界文明之巅峰。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四部分 古典终结

(公元10世纪~19世纪)


宋在唐代文明的基础上峰回路转,时代精神从追求外在雄伟华丽转向内在的宁静愉悦,由世间转向心境,讲求雅致和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文人的情感载体,品茶论酒成为时尚雅趣;“以玉比德”观在理学的倡导下再次提升,瓷器是否类玉成为评判优劣的标准。但北方游牧民族仍相继南下,重文轻武的社会已不能抵挡游牧民族的剽悍及其铁骑,故有女真、蒙古、满族相继入主中原,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华文明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完善并推向极致时,西欧诸国却走出中世纪,生产力迅猛发展,迈进近代文明,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中国文明的进程。



一. 宁静中的愉悦
(公元10世纪~13世纪)
黄袍加身后取得政权的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文人治国的理念。经前朝绚烂文明之极后归于平淡的宋,重文轻武,追求心灵的宁和,生活的安逸。前有西夏、辽夹肩,后被女真所逼偏安一隅,仍能“酣睡于卧榻”。尽管它缺乏英雄气概,但其对人生、世事的哲学感悟,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宋瓷神韵中可领略时人的儒雅心境。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民族融合谱新曲
(公元10世纪~14 世纪)
皑皑雪原,金戈铁马;小桥流水,西厢风月。北宋国力不够强盛,其文明却为周边民族所倾慕,西北党项、东北契丹,后来的女真、蒙古族,或争得一角,或入主半壁江山,或一统中国,但最终为中华民族所融入,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盛世余晖
(公元14世纪~19世纪)
在明清近五百年的岁月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明被推到了极致,并成就了古典最后一个盛世。清高宗更是踌躇满志,将紫禁城主殿更名“太和”。然而这正是西欧列国空前巨变、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时期,明清也随着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先是经传教士传入一些近代科学知识,后在西方列强向外扩张的强大压力下转向闭关自守。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结 语
“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由国家文物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注:排序按照政府网站公布的排序序列)。
北京市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及其他省市文化厅(文物局)协办。
故宫博物馆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首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北京市定陵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定州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绵阳博物馆、四川省成都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江苏省徐州市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岳西县文物管理所、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湖南省衡阳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景德镇陶瓷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陕西省周原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管理处、云南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承办(排名不分先后)。
首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为展览的承制单位。


该网址不再展示
这个要买票的,

--
2008-09-08 23:15:0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27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