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莫醒醒
莫醒醒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44
魅 力 值:30
龙    币:65
积    分:52.1
注册日期:2008-04-10
 
  查看莫醒醒个人资料   给莫醒醒发悄悄话   将莫醒醒加入好友   搜索莫醒醒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莫醒醒发送电子邮件      

小宝宝也有“面子” 问题
小宝宝也有“面子” 问题
不管你信不信,二三岁的小宝宝同样有自尊心,而且在“面子”问题上一点也不含糊。如果父母的做法和态度让宝宝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他们会感到难堪、耻辱、气愤,甚至无法忍受,并以不高兴、哭闹、“嘴硬”、我行我素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反抗。
因此,爸爸妈妈不可忽略对宝宝怎么说和怎么做,因为这正是呵护宝宝自尊、使其良性发展的关键——
2岁半的舟舟最近特别喜欢涂鸦。这天,他用一块烤熟了的白薯在皮沙发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当他准备在里面再画一个小圆时,被妈妈看到了,她一把夺走舟舟手里的白薯, 生气地说:“你这个小家伙怎么没完没了地惹麻烦?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吗?!”本来高高兴兴的舟舟顿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姥姥哄了好一阵子才止住,但整个下午,妈妈几次主动和他玩儿,他都沉默不语,好像没听见似的。
当小宝宝以倔强等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时,不少父母真的感到吃惊,他们难以相信:这么小的孩子何以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其实,2岁左右,正是宝宝个性意识萌发的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了,事事处处为自己“争面子”,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穿露屁屁的裤子
“童童,穿衣服,咱们要去幼儿园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把裤子套在她腿上。可是,童童突然想起了什么,两条腿使劲地踹着,竟把已经穿了一大半的裤子脱了下来,执拗地说着:“不要穿!”妈妈不解地问:“你不是最喜欢这条裤子的吗?”“不,不要露屁屁!” 童童1岁半就去了幼儿园,为了上厕所方便,妈妈一直给童童穿开裆裤,她不明白,刚满两岁的女儿怎么一下子在乎起裤子问题来了?
宝宝独白
“在幼儿园,好多小朋友的裤子都是不露小屁股的,我也不想让人看到我的小屁屁。昨天,我就用手捂着屁股,可是我的手太小了;还有,做游戏的时候要用手,我就不能捂着了。排队的时候,我就跑到最后,为的是不让小朋友看到。”
行为解密
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认识到自我的存在,独立自主的意识迅速萌生和显露出来。他们开始学习思考问题,也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了,同时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且,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懂得什么是害羞了。在童童的心目中,既然有那么多的小朋友都不穿开裆裤、大人也不穿,那么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小屁屁,肯定也不好。
如此呵护宝宝的自尊
告别开裆裤
露着小屁股去幼儿园,确实不雅观,也不卫生,夏天还容易被蚊虫叮咬,对女孩尤其不好。所以,尽管童童的态度有些激烈,妈妈还是要尊重她的想法,马上找一条闭裆裤给童童穿上。并以此为界,以后不再给孩子穿开裆裤。
这些事要悄悄地做
对于像童童这样敏感的孩子,妈妈不妨告诉她:“上厕所的时候把门关上;换衣服、尤其是换内衣的时候也要关上门。”如果宝宝在户外需要方便,一时又找不到厕所,妈妈应该把孩子带到相对隐蔽、不被人发现的地方去解决。让孩子知道做这些事情不宜大张旗鼓、没遮没拦。另外,告诉宝宝:如果谁随便碰你的身体,特别是那些特殊的部位,那也是对宝宝的不尊重,一定要拒绝或让爸爸妈妈知道。
不要随便拒绝我
吃过晚饭,妈妈在厨房洗碗,思思搬着小凳子过来,站上去,抓起一只碗来也要洗。妈妈把她抱下来:“宝宝还小,等长到和妈妈一样高,就能帮妈妈洗碗了。” 思思不服气,到客厅里把奶奶拉过来:“奶奶,我要洗!”奶奶对妈妈说:“你就给她个碗,让她玩儿吧。”妈妈不好意思反驳奶奶,索性随她去。不一会儿,思思举着她的小塑料碗很得意地说:“妈妈,看,干净了吧?”
宝宝独白
“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还说我小、做不好,可她越这么说我越想试试。奶奶就不一样,她几乎每次都能满足我的要求,有时还教我做,我能像大人一样做事,这让我觉得很自豪。我想把碗刷干净给妈妈看看,让她知道我是‘棒棒’。”
行为解密
二三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独立性也一天强似一天。无论干什么事,宝宝总要说上一句“我自己”,言外之意是不用帮忙,自己独立完成,其勇气足以令成人们吃惊。这时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被人家说“好”;为了得到家人和熟人的夸奖,想方设法、大有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架势,就像思思求助于奶奶,而且她会很努力地去做。这正是孩子自尊心的萌芽,是他们向上的内在动力,成人一定要细心呵护才对。因为,“不让做”、“不放心”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它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并对家长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使双方的关系对立起来。
如此呵护宝宝的自尊
适当满足宝宝的愿望
对于那些宝宝力所能及、没有危险的事情,如洗碗、择菜、摆碗筷、拿东西、扔垃圾……尽量让孩子去尝试,父母还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做。当然,宝宝做这些事情时,有很大的游戏成分,但只要孩子“玩儿”得高兴,得到了“锻炼”,又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爸爸妈妈何乐而不为?即便是事后自己再麻烦一次、“返工”一次,也是值得的。
被拒绝不等于没面子
让二三岁的宝宝明白,确实有很多事情他们目前还不能做,有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比如独自搬比较重的东西、自己倒热水、自己安电插座、自己过马路……爸爸妈妈拒绝他们的要求、不允许他们独断专行,是出于保护宝宝的考虑,为了他不受伤害。父母在给宝宝讲这些道理时,最好能掰开了揉碎了,再借助一些看得见或摸得着的事实,让孩子真正理解并牢牢记住。另外,爸爸妈妈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耐心,平等地对待宝宝。这样,孩子就能获得被尊重的感觉,从中也能懂得:我被拒绝,与“面子”无关。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父母的目的也达到了,可谓一举两得。
别让人知道我尿床
星期天,松松的舅妈带着小姐姐到家里来了,两个孩子在客厅里玩儿“开火车”,妈妈和舅妈则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妈妈说:“松松都2岁多了,还是经常尿床,我真担心……”话还没说完,舅妈就向妈妈使了个眼神儿,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了。妈妈这才注意到,松松正生气地望着她,小脸儿羞得通红。
宝宝独白
“每次把床尿湿一大片,我就想哭,也不想让妈妈把被子晾出去,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可妈妈还把这件事告诉舅妈,让我当众出丑。姐姐不尿床、隔壁家的明明也不,就我一个人这么不好,我怕他们说我笨。”
行为解密
尿床这类事,属于“难言之隐”,是最典型的刺激自尊心的事件之一。宝宝虽小,对此也特别敏感。在他们看来,被别人知道尿床,与告诉人家自己是个“废人”没什么两样。这使他们已有的心理负担和自卑感更加雪上加霜,严重的还会令孩子觉得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从而不敢和小朋友交往。其实,孩子的这一“生理缺陷”,主要是因为大脑负责控制排尿的神经尚未发育完全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会消失,算不了什么大毛病,不必太当回事。
如此呵护宝宝的自尊
宝宝的隐私同样不能碰
和成人一样,宝宝也有隐私,父母应有意识地帮他们保守这些小秘密。无论有没有孩子在身旁,最好都要回避这个问题,别轻易向他人提及,那样做只能使结果更糟。因为,这等于给宝宝一个心理暗示,自尊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心理负担越来越大,反倒更控制不了自己,尿床的行为就可能越来越重。而且,还会越来越自卑。只有父母淡化它、忽略它,宝宝才有可能慢慢学会不太在意这件事,以轻松的心态学习控制自己的生理行为。
给尿床换个说法
即便孩子经常尿床,父母也别埋怨他、批评他,尽量用一些隐晦的语言或暗语,保全孩子的面子。比如,发现宝宝尿床了,看到他不好意思的表情,父母不妨悄悄地对他说:“怎么,宝宝又流汗了?没关系,我们先换换裤子,再把被子晾一晾就没事了。以后有尿最好能叫妈妈,或者自己上厕所。”也可以说:“你又给妈妈创造了洗床单的机会,那就让宝宝的床彻底干净干净吧。”总之,你的态度越轻描淡写,孩子的心理就能越放松。自尊心也得到了维护,孩子会终生感激你的。
我想当最棒的
星期天,妈妈和暖暖用蜡笔一起“打扮”填色书上的小熊——妈妈把小熊的头发涂成了金色、系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还给它戴上了紫色的小帽子。暖暖负责给小熊“穿”上漂亮的衣服,只见她把裙子和上衣一股脑都抹成了红色,就连小熊的脸也“一红到底”。涂完了,暖暖仰起头看妈妈,妈妈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说:“还不错,就是小熊的脸太红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暖暖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宝宝独白
“鲜艳的红色多漂亮呀,比其他的颜色都好看!我就想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妈妈喜欢,让妈妈觉得我很能干、很棒,可妈妈却说我涂得不好。我永远不给填色书涂色了,因为我不是最好的。”
行为解密
2岁半左右的宝宝开始追求完美,而像暖暖这样比较要强的宝宝在这方面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会非常在意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是不是“最好”而没有缺陷,是不是能得到身边的人特别是妈妈的夸奖。否则,他们就不开心,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以哭闹等方式表示反抗,甚至有可能因为担心不能做到最好而放弃尝试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显然,暖暖好强的性格中有脆弱的一面,防御挫折的指数比较低,妈妈应在保护其自尊心的同时,适当让她增加一些挫折体验。
如此呵护宝宝的自尊
减少你的关注
自尊心强的宝宝不愿意被别人、尤其是最爱他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失败,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最棒”的地位,维护自己在妈妈、在家人面前的完美形象。所以,妈妈不妨适当减少对宝宝的关注,让孩子决定玩什么和怎么玩。当然,妈妈可以远远地或隐蔽地观察宝宝,不被他发现,以减轻他的心理负担,保护其自尊。
感受过程的美妙
好强而又敏感的宝贝想赢怕输,在学习新游戏时往往表现出退缩。这时,父母尽量淡化这个新游戏的难度,让宝宝放松地玩儿。比如把零散的木块拼装成钟表,任由宝宝插来插去,只要他插对了,即便仅仅是一个步骤,也应肯定他的成绩,表扬他付出的努力。对孩子的认可侧重在每一个步骤中,而不要一味地表扬他取得的成果,宝宝就能把注意力放在享受过程之中,而不是只关注结果。如此,即便结果不是最好的,宝宝也不会觉得很没面子了。
2008-11-03 11:51:3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3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