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宽小鱼
宽小鱼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197
魅 力 值:36
龙    币:766
积    分:326.6
注册日期:2007-06-20
 
  查看宽小鱼个人资料   给宽小鱼发悄悄话   将宽小鱼加入好友   搜索宽小鱼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宽小鱼发送电子邮件      

学琴儿童的命运——兼谈儿童的兴趣、课余时间与权利 周海宏 卜卫
摘自《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孙云晓,卜卫主编

一、兴趣爱好与选择
现代独生子女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下面一张表格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表7.1.1 独生子女的兴趣爱好
分类 兴趣爱好 比较喜欢 非常喜欢
体育 体育 28.1% 39.6%
新闻 新闻 30.0% 19.9%
文艺 唱歌 24.6% 26.8%
舞蹈 11.9% 13.0%
演奏乐器 18.1% 15.6%
影视表演 26.9% 26.5%
科普 天文地理 24.3% 18.9%
计算机 20.9% 29.6%
历史考古 23.0% 22.8%
动植物 29.9% 24.2%
科技 26.9% 29.3%
军事 18.5% 28.4%
手工 手工或修理 22.3% 20.0%
  集邮 20.7% 28.0%
  绘画 24.7% 24.4%
  动植物 29.9% 24.2%
  环保 31.2% 22.7%
文学 外语 34.7% 32.5%
语言 文学阅读和写作 31.1% 13.4%
数学 数学 39.1% 31.5%
如果计算“非常喜欢”的百分比,我们会发现,独生子女喜欢体育的百分比最高,近40%,以下依次是:外语32.5%;数学31.5%;计算机29.6%;科技29.3%军事28.4%;集邮28.0%;唱歌26.8%;以及影视表演26.5%等。现代独生子女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统计表明,平均每个独生子女有9.548个兴趣爱好。大部分独生子女选择了6种~13种爱好,占65.2%。
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外部动力(如家长督促、教师鼓励等)在起作用,而主要是人自身对某种活动感兴趣,总忍不住想要积极地获得它,探究它,并能创造性地完成这种活动。兴趣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特征,因此兴趣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丰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对儿童来说,兴趣还能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目前儿童所具有的兴趣爱好,有可能成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即使后来儿童不喜欢原来的兴趣爱好了,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宝贵的自我认知。这就是说,通过这种自由自在的活动,儿童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适合的,喜欢的,擅长的,什么是不适合的,不喜欢的,或不擅长的,由此达到自我认知。此外,儿童还可以通过自己所擅长的爱好,体验成功感,建立自信心。对那些在学校里不太成功的孩子来说,爱好更是一种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补偿。总之,兴趣与爱好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近年来,在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一些家长不是从孩子的天然兴趣出发,来鼓励孩子从事某种活动,并从这种活动中获得生活的乐趣。相反,他们极大地忽略孩子的兴趣和自由选择,强迫或半强迫孩子在课余从事某种活动。这些活动,有的被认为是有利于未来竞争的,有的其实是家长的爱好而非孩子的爱好,有的是被家长武断地认为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的,还有的是对大多数人的一种盲从。比如,在这次调查中发现,有52.5%的独生子女学习或学过钢琴等乐器,但在他们中,表示“非常喜欢”的比例只有11.5%,13.8%的独生子女明确表示不喜欢,16.3%的孩子表示“一般”,其余的孩子处于“比较喜欢”的状况。又如,67%的独生子女在课余时间学过或正在学习绘画,但表示“非常喜欢”的比例也只有19%,近22%的孩子表示“不喜欢”和“一般”。也就是说,几乎超过半数的独生子女对他们所从事的课余活动并不是“非常喜欢”。那么,这种活动会给孩子带来什么结果呢?
第一,独生子女被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不仅如此,他们真正的兴趣、爱好以及宝贵的创造性可能就被压抑了。
第二,由于感到压力,可能会大大降低他们对生活的热情,生活对他们来说变得枯燥无味。
第三,他们可能会得到错误的自我认知。由于没有兴趣,在课余活动中的成功机会就较少,又没有机会从别的方面认识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第四,对于本来就有学习压力的孩子来说,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培养“爱好”的活动,不仅不能释放自己的紧张情绪,相反可能会增加压力。所以他们将得到来自学习和“爱好”活动的双重打击。
兴趣、爱好最根本的东西是儿童身上那种最天然、自发的部分。激发儿童天然的兴趣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热爱生活,发展孩子的潜能。所以,当家长想让孩子从事某种“爱好”活动时,一定要让孩子自由选择。有的家长说,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就什么也不干了,所以得强迫。如果一个孩子真的什么也不选择,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比如,学习功课已经很累了,加上这种课余学习,他会感到太大的压力,那么他的“不选择”可能就是对的。“兴趣”、“爱好”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是一种个人的自发选择(心理学叫做“指向性”),而不是他人外加及强加的。
2009-02-19 22:13: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33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