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hewuyun
hewuyun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71
魅 力 值:57
龙    币:128
积    分:95.3
注册日期:2005-04-10
 
  查看hewuyun个人资料   给hewuyun发悄悄话   将hewuyun加入好友   搜索hewuyun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hewuyun发送电子邮件      

北京晚报关于小宇的报道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721301411/
栽入水桶男童变成植物人 母亲为救儿来京乞讨
快快醒来吧 我的宝贝


西坝河南路煤炭总医院附近有一处地下室,顺着深深的台阶走下去,穿过阴暗潮湿的走廊,经过厕所和嗡嗡作响的冷冻柜,就是小宇的家。房间小得只能放下一个角柜和一张小床,小床上方,还横着一根粗大的地下水管。透过屋里唯一的一扇窗户,有微弱的光透进来,小宇就抱着一个乌龟玩具坐在床上。

不到两岁的小宇,因为意外倒栽进水桶里而变成了植物人。他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他四肢健全,却无法玩耍;他嘴角翘起,却笑不出声音;他感知深深的母爱,却无法亲口叫一声“妈妈”。

栽进水桶变成“睁眼昏迷”

小宇生下来头发黑且浓密,母亲陈艳玲能在医院监护室里满屋的孩子中一眼认出他;小宇稍大一点就爱黏在姐姐身边,走路时低头就往前冲,歪歪斜斜走得飞快;会说话了,老是眯着大眼睛,嗯嗯啊啊地对着小鸭子说“跑啊,跑”。他和姐姐一出生就离开了家乡湖南,随父母在广东的山里养猪,一家四口住在一个用木板搭起的棚子里。

去年,小宇一家人决定回到湖南永州老家,借住在亲戚家。当时正值夏季,天很热,房间里没有电扇,小宇热了,就自己爬到床头脸盆处往自己脸上浇点凉水。出事那天,父亲意外地收工很早,母亲急忙上厨房做饭,并叮嘱丈夫照看小宇,谁知道操劳过度的父亲坐在板凳上睡着了。小宇抱着玩具鸭子去厨房找母亲,母亲背后有一个水桶,小宇手中的鸭子掉进水桶了,他伸手去够,没想到头一下子全栽进了桶里,四脚朝天。

等到陈艳玲把小宇抱起来时,他的唇已经青紫,呼吸微弱。陈艳玲抱起儿子就往医院跑,经医院抢救,小宇脱离了生命危险,9月26日,他转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在重症病房住了18天。医生诊断说,小宇的手水肿、肺炎、肺出血都已经基本痊愈,但由于大脑细胞严重缺氧坏死,出现“睁眼昏迷”症状,小宇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却看不到东西。

母子一路乞讨天桥为家

由于治疗费用全部花完,出院后陈艳玲抱着小宇在大街上流浪了一个礼拜。这名80后的年轻母亲让丈夫回家卖地筹钱,自己则带着小宇来到了长沙的闹市路口,她的脸紧紧贴着儿子的脸,她的手不住地抚摸着儿子的背部,她一句话也没说,甚至连一个请求救助的字也没有写,便重重地跪在了地上,痛苦而绝望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滴。路过的行人看见病中的小宇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他们所投下的每一毛钱都被陈艳玲仔细收起。

陈艳玲还找到当地政府,见到人就下跪磕头,请求救救小宇,最后她想到了求救当地的媒体,《三湘都市报》给予了报道同时帮她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有治愈这方面的病例。小宇有希望了。

去年11月,陈艳玲夫妻带着小宇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说治好小宇有希望,但需要5万元医疗费。身无分文的夫妻二人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救儿子,他们几乎想尽了各种挣钱的办法,为儿子筹措医疗费。小宇的遭遇感动了同病房的一位母亲,她的孩子也是植物人,而且情况更严重,她决定出钱给小宇看病,“只要我的孩子有一滴药水,我们就要分你们半滴。”可两个月后,这位母亲的钱也不够了,陈艳玲不愿再拖累另一条生命,决定带着孩子出院回家。

回家后,小宇的病情并无太大好转。今年5月,陈艳玲再次走上进京求医之路。他们发现煤炭总医院可以用中医疗法治疗此病,决定筹钱看病。他们最开始住每天30元钱的地下室,后来地下室也住不起了,就住到了天桥上。朝阳门外的天桥上就是小宇的“家”,白天陈艳玲抱着小宇在那里乞讨,晚上就睡在天桥的地面上,起先一分钱都没有要到,清晨,环卫工发现了熟睡在妈妈怀抱里的小宇,才知道这对母子真的是有困难,每天早上帮他们带点早餐。同样在天桥上拉二胡的老乞丐,每次有人投钱给他的时候,他都会说:“把这一块钱给那个抱小孩的吧,他们是真的可怜。”

志愿者施援手母子住进地下室

当筹到第一笔医药费之后,陈艳玲就去煤炭总医院给小宇看病,抓点中药继续治疗。

幸运的是,北京的爱心志愿者们遇见了苦命的母子俩。6月19日晚,宝贝回家的志愿者看到陈艳玲抱着孩子乞讨,以为又是被拐卖的儿童,试图拍下孩子的照片挂到网站上寻找他的父母。但当志愿者看到小宇妈妈不时给孩子按摩、揉捏,志愿者这才意识到,这是一对真正的母子。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陈艳玲带着小宇住到了西坝河附近的地下室,孩子爸爸也在医院找到了保安的工作。陈艳玲有时晚上拿手电筒在黑暗的墙上照射,希望能对孩子的眼睛有所刺激,每天给小宇按摩,唱歌讲故事,不停地亲吻孩子的脸庞,也许是小宇感觉到了妈妈浓浓的爱,他的双眼渐渐能够感觉到了光线,他的小手不再那么僵硬,食欲也开始变好,身体变得结实。尽管医生说小宇是植物人,但陈艳玲坚信孩子在好转。

陈艳玲说,小宇喜欢光亮,虽然看不见,但眼睛会随着阳光的移动而转动;他贪恋妈妈的怀抱,只要妈妈一放开他,他就会手脚蜷缩在一起;他对声音很敏感,听见妈妈用家乡话唱歌时会笑。“现在能住在地下室,偶尔吃个青菜,我和小宇已经很满足了。我做梦也不曾想到,在老家的时候,亲戚朋友们见着我都躲着走,而在北京,陌生人看到我们都会主动来帮助我们。”

煤炭总医院的医生说小宇如果及时治疗是有治愈希望的,但治愈后还需要专业的康复训练,这仍需要很大一笔医疗费。

本报记者宋玮 文并摄 J200
2009-07-21 23:15:4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1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