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月淡荷清
月淡荷清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432
魅 力 值:103
龙    币:459
积    分:362
注册日期:2009-08-17
 
  查看月淡荷清个人资料   给月淡荷清发悄悄话   将月淡荷清加入好友   搜索月淡荷清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月淡荷清发送电子邮件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挺全的,可以批判着看看)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第一部分) - 云晓 -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第一部分)

  第1节:序 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 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男孩带给父母的挑战要大得多。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的确,这个天生带有"Y"性染色体的小家伙,自出生以后就会给父母带来无穷的教育困惑:
  男孩喜欢冒险,登高、爬树等是他的强项,他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冒险"举动而伤痕累累;
  男孩天生是个倔脾气,父母说东他偏往西,父母越说不可以他越是想尝试,父母越是严格控制他越叛逆;
  男孩虽然事事粗心,但却有着一颗敏感的心灵,父母的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男孩很难自我控制,对诱惑的免疫力低下,外界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使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
  因此,多次领教过男孩这些"伟大特性"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上天让小男孩出生,难道就是为了给父母制造麻烦不成?
  其实不然。喜欢"制造麻烦",往往是男孩体内过多的荷尔蒙睾丸素在起作用。睾丸素在赋予男孩男子汉特性的同时,也会带给男孩不安定的个性--坐不住、好斗、喜欢冒险、与同伴竞争、给老师捣

  乱……而这些不安定的个性,也恰恰是男孩更富探索欲、创造欲、领导欲的最直接体现。
  这也就是说,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教育得当,善于将男孩的个性弊端转变为一种成功的优势,每个男孩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卓尔不群的男子汉!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用在教育男孩方面,也十分适用。如果父母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给男孩正确的引导,男孩体内过多的睾丸素就会促使这些小"捣蛋鬼"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那么,把男孩培养成了不起的男子汉,做父母的应该注意哪些日常细节呢?
  本书从分析男孩的性别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针对男孩生活、学习、理财、个性培养、能力培养以及危险禁区等多个方面,为家有男孩的家长总结了100个教育细节。每个细节中,都分析了男孩某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给家长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概括来说,本书给家有男孩的父母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教育男孩的四原则: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
  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
  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很多父母特别宠爱男孩,所以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很多父母很有钱,所以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很多父母很有能力,所以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
  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
  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在此,希望每位阅读此书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第2节: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1)
第一章
  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
  男孩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淘气,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冒险;
  他们喜欢搞破坏,是因为他们更具探索精神;
  他们学习不如女孩,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被限制、被束缚;
  他们好争斗,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总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
  ……
  任何一个男孩,都有着神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父母真正走入那个世界,才能理解他们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才能知道你的男孩有多棒、多优秀,并为之而感到骄傲!
  细节1
  有攻击性的"小冒险王"--男孩的冒险心理
  某位国外的教育学家在一所小学里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让所有的小学生写出"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并说明理由"。结果,女孩们大多都认为女孩好,并且她们写下的理由也近乎相似:

  1. 女孩闭着嘴巴嚼东西;
  2. 女孩更懂礼貌;
  3. 女孩的头发梳理得更漂亮;
  4. 女孩不挖鼻孔;
  5. 女孩没有那么多的体味;
  6. 女孩安静得多;
  7. 女孩不会把房间弄乱;
  8. 女孩的坐相更斯文;
  9. 女孩更听老师和父母的话;
  10. 女孩更会关心人;
  11. 女孩更有仪表风度。
  而男孩们大多也为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而感到自豪,他们自豪的原因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1. 男孩敢于坐在恐怖电影前眼皮眨都不眨一下;
  2. 男孩不会总感到难为情;
  3. 男孩会爬树;
  4. 男孩敢骑马;
  5. 男孩比女孩勇敢,不怕毛毛虫;
  6. 男孩走路不扭扭捏捏;
  7. 男孩为自己身上的气味而自豪;
  8. 男孩不需要别人指引方向;
  9. 男孩爱打抱不平;
  10. 男孩做事更快,不会拖拖拉拉等上"一百年";
  11. 男孩不会像女孩那样爱哭泣。
  事实上,女孩有女孩的好处,男孩有男孩的优点。不管是做试验还是搞调查,都不能因此而确定究竟是男孩好还是女孩好。但是,由此,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女孩更细心、讲卫生、懂礼貌、会关心人;而男孩却更豪爽、勇敢、胆大、具有冒险意识、讲义气。

  国外一则古老的童谣说:小女孩是由什么构成的?糖果、香料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小男孩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剪刀、蜗牛和宠物小狗的尾巴。所以,有过教育男孩经验的父母都知道,与女孩相比,男孩似乎更难教育。尤其是在男孩们那些引以为豪的"特性"方面,父母往往需要付出比教育女孩更多的精力。

  比如,具有冒险精神本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男孩却有一种没有任何理由就要去冒险的倾向,而且这种情况开始得很早。
  一个刚刚会走路的小男孩,只要他能爬上去的地方,他就会从那里跳下去;他喜欢玩火;他会把自己藏起来,让全家人着急;他会把一切能吃不能吃的东西,统统都向嘴里塞;他还会故意惹老师和同学生气,并以此为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还会爱上一切富有冒险性的事物,如滑板、攀岩、滑翔、飙车等。因此,有儿童心理学家说,任何一个男孩在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受过外伤,男孩没受过伤而长大成人,只能是奇迹。

  曾有一位母亲把自己带大两个儿子的经历说成是"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中"。

第3节: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2)
  他们每天都让人不得安宁,他们喜欢爬到家具上,再从家具上跳到床上,因此家里的床垫被他们跳出一个大洞;他们还喜欢到楼下的小花园里去爬树,甚至还学"蝙蝠侠"在树与树之间窜来窜去。有一次,他们竟然从几米高的树上摔下来,结果把腿骨摔折了,在家休养了两个月才能去上学。

  事实上,大多数男孩都是这样,喜欢爬上爬下,即使因此挨过好几次摔、挨过好几次打,他们还是会对这些冒险的行为乐此不疲;喜欢搞破坏,他会把所有的屋子都搞得乱糟糟却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喜欢打架和欺负别人,因此总需要父母为他收拾残局,不是送他去医院,就是送别人去医院……因此,父母往往会对这些调皮的男孩束手无策。

  也许正因如此,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么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男孩、女孩同为小孩子,为什么男孩会如此难管呢?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男孩体内的荷尔蒙睾丸素,它是雄性特征的体现。从襁褓期开始,男孩的体内就有远远大于女孩的睾丸素分泌,他们更需要一些冒险的行为去释放自己的能量。儿科医生也认为,睾丸素会使得男孩的行为不同于女孩。

  另外,众多儿童心理学专家也认为,男孩爱冒风险、专断自负、斗殴竞争、争吵、自吹、喜欢出风头等倾向与睾丸素的分泌直接相关。因此,这正是男孩比女孩更不好教育的原因。

  给父母的建议
  了解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父母们肯定会对自己的儿子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父母们应该怎样对待儿子表现出的种种夸张而又怪异的行为呢?以下几点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

  方法一: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父母们应该明白,爱动、好冒险是男孩的天性,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燃烧体内的睾丸素和促使大脑健康发展。因此,当你的宝贝儿子又在虐待他的玩具或"修理"家里的小件电器时,爸爸妈妈请不要束缚他,而是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的能力。

  一位明智的妈妈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冒险行为的:
  6岁的虎子忽然对电很感兴趣,有一天,他竟然拿着一根小铁丝要去试接线板的插孔,看有没有电。当然,这个可怕的行为及时被妈妈发现了。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勒令儿子马上住手,而是快速地走到孩子身边,对他说:"宝贝,你在玩什么好玩的东西?来,妈妈给你找个东西,比小铁丝更好玩。"说着,妈妈带着孩子去另外一个房间找来了一只测电笔。

  孩子用测电笔去接触接线板的插孔,测电笔的灯立刻亮了,而测电笔离开插孔时,灯又熄灭了。看着这种奇怪的现象,孩子拍着手一边跳一边喊:"妈妈,真好玩,真好玩!"

  这时,妈妈才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你手里拿的这个小玩具叫测电笔,它是用来检测电线、接线板是否有电的。实际上,它不是玩具,是人们用来防止触电的工具。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用小铁丝做这个游戏吗?"

  孩子若有所思地摇摇头。
  "因为电是很可怕的,它会通过小铁丝传到人的身体上,会把人电得很痛,有时甚至会把人电死呢。"
  "那为什么用测电笔去触电人就不会死呢?"孩子歪着小脑袋问。
  "儿子,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妈妈问你,电线的外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塑料呀。"
  "对呀,塑料能够包住电,所以电线中的电才不会跑出来。你看这个测电笔,手拿的这一端不就是塑料吗?所以,它才不会使人触电呀!"
  孩子听了妈妈详细的解释,很满意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明白了,谢谢你。"
  也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家长的做法都是勒令孩子住手,然后给孩子讲电的可怕性。但这位家长却没有这样做,这正是因为她了解男孩的心理。
  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尤其是男孩又有很强的冒险心理,虽然这次他"试电"的行为没有得逞,但他会在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再次进行他的冒险试验,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更可怕。而上面事例中的家长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通过亲手做试验了解了电的可怕性,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再做用铁丝试电的事情,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电表现出谨慎。

  方法二:正确对待男孩的固执
  一个3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游戏。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摆出了妈妈不让他玩,他就不回家的架势。


第4节:教育男孩,请先进入男孩世界(3)
  事实上,越是不现实的事情,男孩越想去尝试,这正是他们体内的睾丸素在起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这时,家长就应该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心态。

  事例中的妈妈是这样做的:
  妈妈看到孩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式,便陪孩子在城堡下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会儿,一个7岁的小姑娘玩累了,来小男孩所坐的这个椅子上休息。当小男孩的妈妈把小男孩也想去城堡上玩的想法告诉这个小姑娘时,这个小姑娘马上对小男孩说:"不可以的,你太小,上面的游戏有点危险,我小时候妈妈就没让我玩。还有,上面几乎都是我这样大的孩子,他们不会跟你玩的。"说完,小女孩又跑去玩了。小男孩似乎相信了小姑娘的话,便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回家了。

  在孩子接受自己不能去城堡玩这个事实的过程中,妈妈没有说太多的话,而是借助别的孩子的口,说出了她想说的话。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更迅速地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当孩子固执地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妨借助他的同伴的口,说出你想说的话。

  方法三:教男孩学会自律
  邻居家的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小刚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虽然没有把小妹妹打疼,但却把她吓了一跳,小刚因此哈哈大笑。小妹妹走后,爸爸针对小刚的这种不礼貌行为,狠狠地教训了他一番。

  事实上,男孩都有很强的进攻性,他们的这种进攻心理,有时是因为好玩、有时则是因为愤怒。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孩子出现无理进攻的倾向时,家长都应该及时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一些好的电视节目、给他们讲一些好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才是正确的。

  另外,家长还可以把这些电视片、故事上升到价值观、道德观的高度,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让孩子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细节2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奥特曼"--男孩的英雄情结
  家有男孩的家长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儿子太爱管闲事,尤其爱打抱不平。比如,他看到家里的小狗在欺负小猫时,他会把小狗追得满屋乱跑;当他遇到高年级的学生欺负小学生时,他总把拳头攥得紧紧的,想跳出来为小学生讨个公道。

  有些家长会对男孩的这种行为很担忧,孩子这样爱管闲事,会得罪很多人。而且有时他们的行为太莽撞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
  事实上,家长们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爱打抱不平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每个男孩都有英雄情结,他们总是同情弱小,希望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他们常常幻想自己能够身怀绝技,去与恶势力作斗争,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当男孩们看到邪恶势力占据上风时,或者看到有人恃强凌弱、以大欺少时,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攥紧拳头,为正义而打架。

  能够做英雄是最能够让男孩兴奋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孩的英雄梦想往往很难实现。即便如此,每个男孩的心中却都有一个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伟大的、神圣的、没有缺点的。这个形象或许来自于现实生活,或许来自于他们最热衷的漫画、动画片……

  一位妈妈在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星期天,我带儿子去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儿童商店买衣服,我问儿子:"你喜欢哪一件?"
  儿子似乎对买衣服并不感兴趣,他瞄了一眼货架,很干脆地说:"都不喜欢。"
  "这件不好吗?你看,有一道蓝边,你不是最喜欢蓝色吗?还有一个可爱的卡通图案呢。"
  "不好看。"
  "不好看吗?那你看看其他的有没有喜欢的?"
  这时,儿子开始漫不经心地搜索其他货架,突然,他眼前一亮,迅速上前扯出一件T恤说:"我喜欢这件,这件有奥特曼!"
  我看了看那件T恤,果然有一个奥特曼图像,但这件衣服的做工很粗糙,面料也不好,是典型的劣质廉价商品。
  "这件不太好,咱们换一件吧?"我试图劝说儿子,可是他一副执著的模样,我只好给他买下。
  回到家,儿子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新衣服,美滋滋地找小朋友玩去了。"看,我的奥特曼!"儿子看见小朋友,马上就说。
  那小朋友立即挺胸回应:"我也有奥特曼!"果然,他的鞋上也绣了一个奥特曼的图案。
  从此,这件"奥特曼"衣服成了儿子的最爱,每次洗完澡后他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
  其实,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男孩们喜欢奥特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们会让家长给他们买奥特曼的图书、奥特曼的VCD、奥特曼的模型;他们还常常模仿奥特曼的语言和动作;有时,他们还会发扬"奥特曼"精神,和马路旁欺负小花狗的大狗作斗争……
2009-10-13 14:02:1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2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