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闻行学堂
闻行学堂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149
魅 力 值:85
龙    币:4
积    分:103.3
注册日期:2010-01-11
 
  查看闻行学堂个人资料   给闻行学堂发悄悄话   将闻行学堂加入好友   搜索闻行学堂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闻行学堂发送电子邮件      

关于读书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
“书”真的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有一天我问一位教师:“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如何,他说这话当然好啊,这话张贴在很多学校的墙上、也可以在书店和图书馆的宣传栏中看到。
我说,这句话有问题!如果书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话,我们还要花那么么大的力气扫黄打非干什么?扫黄打非可能是极端的例子,但可以说的是大多数的书并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写这些书的人并没有内在的觉悟,他们没有真正的道德水准,没有得到最高的智慧,没有内心中体验过觉悟的状态,他们没有几千年的眼光和心胸!
能为整个人类做好朋友的书,那一定是有真正智慧,他的人生是一种彻底觉悟的状态,他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他是一个真人,他能够洞悉世间因缘果报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现象,他有见微知著的那种忧患意识和恐惧心态,他有几千年的眼光和胸怀,他为自己负责任!
如果说随便什么书就可以做人类的朋友的话,那么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我们的朋友了!如果你认为已经达到了如如不动的境界,达到了那种止于至善的境界,或者如《学记》所讲的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是谓大成,那你可以随意,什么书都可以拿来翻一翻,什么人你都可以和他作朋友。
释迦牟尼佛他可以说提婆达多是他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他的老师,提婆达多很多世和佛做对,佛说他已经做了我多世的老师,他在教我修忍辱。
可是你和我有那种强立而不反的本事吗?有如如不动的境界吗?如果觉得还差那么点,就应该十分小心为好。
现在我们不是要不要读书的问题,而是要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与其读一些没有什么内涵的书,不如读一些有真正智慧的书,读一些那些经得住了时间和空间检验,让我们体验到来自内心愉悦的书籍,真正为我们的循环不息的生命负得起责任、指出一条解脱道路的书。同样的,我们的小孩是要不要上学的问题而是要上什么学的问题,上什么学就是确定他要跟什么人学习的问题。
论语上孔夫子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哉?”同样是活着,我们就为什么不能跟孔子、释迦牟尼、孟子、老子、周公那样的活着!同样的读书,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读一些象《论语》《礼记》《道德经》这样的经典著作呢?
《道德经》中老子也讲到“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与其向人送那么贵重的车马、甚至价值连城的璧玉,不如给他讲讲天地间至简至易的大道,让他有觉悟的希望,种一点觉悟的种子。
所以我们应该负起传承道统的责任!传承文化,首先要拿起经典来读,要让我们的儿童读经典,我们要陪着儿童读经典,做父母的要和子女一起成长!而绝对不是随便什么书就让他来读!从小装一肚子垃圾,形成邪知邪见,就要彻底毁了他!
孟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孝字拆开来讲有“老”有“子”,“老”在上“子”在下。是讲一代一代的传承。如果我们不能将祖先的文化传承下去,祖先创造的灿烂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消失断层,那我们就是祖先的罪人,我们就是不孝子,也说明我们没有“后人”。真正的“后人”是指传承文化、继承道统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是讲一切学问要回归到我们自身,要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自己心灵的问题,或者说心的归属问题。
《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是为了自己人格的完善,自己的觉悟并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古之学者”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从前的求学者,古应该是“原本”的意思,求学者的原始本意在于完善我们自己的言行,使们言善、行善,处处符合善道!说到孝,也是说是要我们自己去行孝道,推广孝道,并不是拿孝道去衡量别人,要求别人

--
只要你孩子能成才,我就高兴!
2010-02-07 22:00:0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22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