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千千画画
千千画画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423
魅 力 值:3301
龙    币:14631
积    分:7809
注册日期:2004-11-22
 
  查看千千画画个人资料   给千千画画发悄悄话   将千千画画加入好友   搜索千千画画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千千画画发送电子邮件      

(二):
《家庭美德指南》这本书全面而深刻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书中说:孩子是有灵性的,他们逐渐成长为有身体、有心灵、有精神的个体。孩子如同橡树种子,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能力。孩子生来就有一种神秘的欲望,渴望主宰和寻求意义。孩子努力学习,努力获得更多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孩子的生活中,灵魂的欲求往往被误解为身体或物质的需要。好像只要孩子能够更受欢迎,更有钱,拥有更多的爱、权力、更好的工作,孩子就会幸福。然而,当孩子试图通过身体或物质的东西,通过自我以外的东西来满足这些欲求的时候,孩子总是不能满意。这是因为只有把这些欲求和孩子的精神追求相联系,才可能真正的满足这些需求。这是一种召唤,让孩子去认识他们对于生命整体的内在意识,这是一种前进,朝向精神发展核心的整体性……

这种理念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的精神底层,它指向的是生命的整体性真相和纯粹价值,它完全把人放在精神性的主体位置,倡导成长的精神性需求。这是一种更高的生命理念,它提示了成长和生命的内在意义。用这个标准去关照一下现实,便可知我们的教育为何是病态或变态的了。

至于“父母该为孩子做些什么?”,书中说: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基础是把孩子看成独立的、负责的、有天赋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充满着潜能,父母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孩子内在的精神导师。父母该做的就是把本来已有的“引发”出来。父母是老师,而不是命令者,是指引者和忠告者,而不是同辈或伙伴……

我们的家长真是该反思了,因为我们充当的角色与上述观念正好完全相反,我们都在忙着给孩子设计各种“人生路线”,而且一定是按照家长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最重要的选择和承担的机会,我们不是在“引发”孩子内在的品质,而是通过灌输来“塑造”他们,让他们成为家长所期望的那个样子。这是多么愚昧和自私的行为呀。

除了上述宝贵的关键性理念之外,《家庭美德指南》还向家长们提供了五种可行的“策略”,以帮助父母们有意识、有技巧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此外,这本书还是一本实用手册,它详细介绍了包括“信心、勇气、卓越、超然”等五十二种“美德”,以便家庭成员实践和练习,共同树立精神目标,创造更高远的生活境界,获取更丰富的生命喜悦。

《家庭美德指南》曾在国际家庭年中得到联合国的推荐,并被誉为“全球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的典范”。书中的理念和原则,正在世界各地的家庭、学校、幼儿园等不同团体中广泛使用。这本书的引言中说到:“自己不成长也不可能帮助别人成长,使用《家庭美德指南》,就是让所有家庭成员共同踏上精神成长之旅。”但愿更多的家长和教育者能尽早读到这本珍贵的书。

--
身体的自信,是到达心灵自由的捷径
2010-04-16 12:39:4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3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