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薇亦柔止
薇亦柔止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546
魅 力 值:776
龙    币:5608
积    分:3088.8
注册日期:2001-08-02
 
  查看薇亦柔止个人资料   给薇亦柔止发悄悄话   将薇亦柔止加入好友   搜索薇亦柔止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薇亦柔止发送电子邮件      

吴哥之旅——古寺(1)
好几年前在照片上第一次看到吴哥窟的照片,就满心向往。4月底突然想去吴哥吧,于是发短信问我的发小LXD:咱们去吴哥吧。而她在我问她的第二天给我电话说她老公同意了。本来有一搭没一搭的我立刻开始着手吴哥之旅的各项事宜,没几天一切都搞定了。我和LXD认识也算一辈子了,从小就在一起,一起读小学,初中,高中,一起到北京读大学,后来又都在北京生活,各自有了孩子。现在我们两个孩子妈把孩子交给了老公,充满向往和期待地奔向了暹粒——吴哥窟。

高棉古王朝或叫吴哥王朝曾经是东南亚历史上伟大的帝国,在公元12至13世纪的是其最鼎盛时期,统治了整个中南半岛。 吴哥王朝衰败后,当时恢弘的寺庙王城也湮没于热带森林之中,鲜为人知,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人纪穆奥才被发现。吴哥古遗址的建筑涵盖了印度教,婆罗门教,和佛教,从8世纪到15世纪所建造的宗教性质的建筑遍布整个暹粒周边,大大小小寺庙星罗棋布,我们则挑选了其中的一些进行游览。

4月28日上午我们并没有去吴哥寺,而是去了洞里萨湖。吴哥的门票分别有1天,3天和7天的,我们选择了3天的,下午4:45之后可以买从4月29日-5月1日的门票,28日买票后便可以进到吴哥景区。原本打算去巴肯山看日落的,但当天因为柬埔寨国王的到来把去吴哥寺正门和巴肯山方向的路封了,我们只好去了吴哥寺后门。首先看到的是类似后围墙的建筑,我们和所有游客一样噼里啪啦开始拍照,然后走上几步石阶走入后围墙的大石门,没有准备的随便四处溜达观望,突然通过石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在照片上曾经看过无数遍的吴哥寺顶峰的塔尖,震撼扑面而来让人毫无防备。我明知迟早肯定会看到的,但还是感觉突然,呆立着有些不知所措,附近刚才让我拍照的老外一家四口也是低低的一声惊呼。LXD对我说不知道当年法国人发现时该如何的吃惊和震撼! 也许因为看过很多次照片,震撼之余,我内心竟有些似曾相似之感,不知道为何鼻子有些许酸楚,是“终于见到你”的感觉还是别的感觉,我自己也很难述清。








吴哥寺(Ankor Wat)是吴哥古遗迹里最值得骄傲的建筑,是公元12世纪早期开始建造的,由当时的高棉王朝君主苏里耶曼二世兴建,直至其去世后才建造完成。吴哥寺是为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神所建,到13世纪后期改为佛教寺庙。高棉民族崇拜高山,其地理条件上并没有太多的高山,但他们所建寺庙都是山形或者说是金字塔形的。







4月30日我们去了女王宫,崩必烈,以及罗洛士群(罗莱寺,神牛寺,巴公寺)。
女王宫又称班迭斯雷寺,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王朝,在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王朝完成。女王宫的建筑以朱色砂岩构成,浮雕精美细腻,如同木雕一般。实际雕刻并不是直接在石头上完成,而是这种砂岩最初象砖泥,质地很软,因此容易雕刻,变硬后(是否需要烧制不是很有印象了)便和石头一般坚硬了。女王宫最值称赞的便是精美绝伦的浮雕,寺庙结构小巧精致,有一说法是因为此方叫女王宫,实际的供奉和女人是无关的。







崩密列(Beng Mealea)是此行印象最深。这个寺庙距离比较偏远远,旅行团一般不到。崩密列是建造于12世纪的印度教寺庙,材料是大块的沙岩,现在很多部分已经坍塌或是说被树木的枝节密根所毁。崩密列最让我难忘的是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我惊憾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经过千年的洗礼,树木盘根错节和古寺纠结缠绕混为一体。此处游人很少,我和LXD开始是沿着为游客而设的木制栈道游览,后来一个当地小男孩示意让我们离开栈道,LXD从小怕攀爬放弃了,我好奇得跟着他继续前行。他带我走的路其实是寺庙原来的一个长廊,但由于长廊的廊顶和廊壁已经坍塌,因此我们需在乱石堆之上攀爬过去,在过一个门洞时,由于堆砌的石头和门已经塌了而只剩斜斜一个小口,小男孩身子小很容易钻过去了,我则费了些力气,腿也磕破了方才经过。他是个好向导,一路扶着我,并跟我讲解以前这里是什么,比如图书馆的位置,门廊的意义。一路之上看到了无数被树根缠绕的墙壁,也通过了黑黑的走廊,而一些长廊的廊顶已经被大树占据,稳稳地植根于这石顶傲然挺立直至蓝天。后来终于回到了木制栈道,我给了那男孩1$,之后和LXD汇合。在走出崩密列时天空开始下雨,我依然恋恋不舍,LXD先回到车里,我则举着伞独自一人在崩密列的外面绕着它走了一圈。我们只是过客,对于崩密列而言,对于这个世界而言都是过客。人类一直试图用各种文明方式证明自己曾经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这么许多的伟大建筑,可所有这些建筑都抵不过自然界的摧毁,即便是不断的被重新发现和重新修复,可看看这些千年古树面对建筑的姿态就知道了,自然界有无穷的耐心和韧性,慢慢等着你妥协,没有什么力量能抵御自然界的力量,人类一直就是过客。我不远千里来这里所行为何?也是来做过客的。在古高棉王朝的时候,建筑这些寺庙是为了神,之后废弃在荒茫的原始森林中,现在在被发现多年之后又有各国的修复队进驻各个寺庙进行修复,我有点质疑其必要性,人类在不断的重复历史,然后又被历史抛弃。而之后几天的游览过程中,我一边满足自己的视觉贪婪,一边又质疑于我的执着,也许正因为此我不得不在轮回的路上一直艰难前行。再细想,又何必执着于此呢,人类在这些过程中获益良多,让文明的璀璨得以发挥到极致,同时让人类了解到生命本身的能动力,一切随缘。












罗洛士群是古高棉文明在吴哥城之前的都城,后被废弃,建于公元9世纪,属于印度教,吴哥王朝在此定都有70年。其中最宏大的是巴公寺(Bakong),据说过去是城市中心的大型庙宇,用以供奉林迦(男性生殖器),而这一主题其实在吴哥遗址的很多寺庙一再出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薇亦柔止》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2010-07-02 14:20:0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8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