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父与子——打架篇
















你的孩子打过架吗?你自己小时候打过架吗?打架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别人找你的茬子时候,是躲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针锋相对打一架好?我的看法是:打架是孩子成人的必经之路,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不要怕摔跤的道理一样,因此打架是好事情,父母不要干预孩子们打架!不信?那就听我慢慢道来。

我小时候父亲总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惹对方就不会打架”,“爱打架的不是好孩子,有事报告老师,老师会做出公平裁决。”孩子们信任老师,就像父母们信任法官一样。可是结果如何呢?老师靠不住,对方更不是菩萨心脏。自己刚上一年级学习很卖力,可是班主任女老师来了神经,把我和班里学习最差的“大王”调到坐一桌,上课你听讲他拿着毛笔沾上口水刷你的耳朵,让你又讨厌又气愤不由推了他一把,不防他扑上来咬了我脸一口------咬的很严重也很痛!事后我父亲得知此事去找学校未果,回到家又对着母亲把我数落一顿:“那个男孩没有你儿子高,让人家咬成这样!真是耗子扛枪窝里横!”“老师说:原来一桌是女孩子总被那个“大王”欺负,把你们儿子调过去想的是你们孩子高大能镇住他,老师就不会再讲不下课了!”我听后心中实在不服气!“老师又没有跟我说过上述的话,我要提前知道学校可以打架早就动手了!”“什么耗子扛枪窝里横?还不是你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惹对方就不会打架!”看来父亲和老师都是靠不住的,只有自己解决这事情了。再后来,我的小妹妹也同样又重复我上述错误,是我点透了她并帮着小妹妹打了几架才找到她自己的自信。等到我自己的女儿就早早告诉了打架的原则:一是不怕。自己不无理招惹别人,但是当对方招惹自己找上门来也不害怕,害怕就只能挨打那会很丢人。二是会打。不在学校打架不在对方有防备时打架不在熟悉的众人眼前打架。三是打服。一出手就要打得对方鼻酸泪流不能再还手,打掉对方的战斗意志让他见到你怕你。我女儿打没打架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有小朋友上家来告状,我事后问女儿原因并总是肯定女儿的做法-----对无礼之人让她找咱们家比你找她们家强的多。



一位在美国的网友说大儿子三岁刚上日托时,因为英文表达不太灵光,有时会和其他的孩子因玩具事件起冲突打架。有一天去接孩子,老师说:“今天几个小孩打成一团,我让你的孩子坐timeoutchair了。”他说:“好,打架的孩子都应该坐坐timeoutchair,以后就长记性,不打架了。”老师又说:“不,我只让你的儿子坐timeoutchair,别人没有。”他就问:“是自己的孩子不讲理,先打人了?”老师说:“不是,是其他的孩子不讲理,先打了你儿子。”这都是什么话?他一听阶级斗争那根弦,“噌”地一声就绷紧了。好嘛,明目张胆地欺负人不是?噢,这有理的被处罚,没理的逍遥法外?后来,经老师一解他才明白,敢情洋人不罚打架的,只罚不守规矩的。他们的规矩是,孩子们打完架了,都得去老师那儿汇报打架的前因后果,如此这般描述一番躯体和心理感受,然后就OK了。他家儿子以为真理站在自己一边,连上帝都不用禀告,还用向老师汇报?其他的孩子都乖乖地在老师面前慷慨激昂一把,唯独他不屑一侃,所以才被罚。问一问孩子们,无论是新移民还是ABC,哪个刚开始上学时没受过排挤?不通过自己的力量就无法站住脚跟。码头是靠自己打出来的,孩子能靠谁?只能靠自己。别人打过来,你马上打回去。哭没有用,告状也没有用,这就是美国。即使是老美都一样,并非都和移民有关。不像中国的老师,教育学生在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报告老师,凡事由老师定夺,让学生把所有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抛弃了。美国的老师,遇到孩子打架则在一旁细心观察,除了有危险,一般不干涉。事后才叫孩子们到跟前,说明这次用拳头说话的得失利弊,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再出现同类冲突时,一定要比前一次更高明一点。所以,只要没有危险,无论是吵架或打架,不妨让孩子们打个痛快。久而久之,他们就懂得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对任何困境,培养出独立解决各种麻烦的能力.



说到美国的幼儿教育,我比较佩服老美,他们的老师几乎全是大学毕业,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拿到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

她们连叱责的姿势也很有讲究,在美国学校,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骂孩子的方式实在是高明。她们绝不会像东方人那样,高高在上,对着小不点劈头盖脸地语重心长,甚至还冲着孩子的背影诲人不倦。她们总是自己先蹲下去,自己的眼睛与孩子的齐高,让心灵的天窗与天窗直接交流。然后,轻轻地拉着孩子的手,温柔地说话。这时,孩子的注意力便无法不被老师抓住,眼神也无法逃避。更重要的是,这样就缩短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平等,是让人接受你的建议最关键的要素。任何年龄的人都有自尊心,都有逆反心理,一旦出现抵触情绪,教育就失败了。还有,姿势和面部表情也可以传递讯息,使孩子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亲切又严肃的情绪,不怒而威。这样一来,就事半功倍了。

孩子在揪打的过程中,不仅能渐渐地适应团体活动,而且还能感觉到被打的疼痛,以及发现如何才能增进朋友间的感情,所谓不的直接经验,理解拳头和口头表达的不同效果,使受教育者在打与被打的反复操练中,获得暴力和侮辱的有机联结常常听见做母亲的抱怨,他们的孩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事实上,孩子吵架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求,假若他的欲求与别人相冲突时,就会以吵架来解决问题。常打架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自然会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通过吵架,孩子们迟早会发现,不用吵架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吵架的现象自然就减少了。换句话说,孩子经过吵架可以培养合群性。所以,父母对孩子之间的争吵,采取何种态度十分重要。看到孩子打架,我们也只须问吵架的因果,无须责备孩子吵架的事件本身。中国的父母老师,看到孩子打架,之所以会立即以仲裁者的姿势出现,无非是怕自己的孩子被伤害,或者怕自己的孩子伤害到别人。但是,事实上,打架在儿童心理心理发展上,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当孩子在使用头脑找寻妥协点的同时,他们的协调性和社会性就慢慢地在孕育了。如果这个过程被父母老师在发展途中横加阻隔,必然就把这个宝贵的心理建设机会给剥夺了,也势必妨碍孩子协调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使孩子成长以后很难得到好人缘。孩提时打架,常常是赤手空拳,甚至寡不敌众。若不明白打架的技巧,一旦打法“升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难以预料,甚至是杀人事件的发生。在调查成人凶杀案中,不乏小时候是乖乖牌的好学生,成年后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

--
2011-09-15 16:37: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16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