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息壤
息壤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96
魅 力 值:86
龙    币:182
积    分:136
注册日期:2011-05-06
 
  查看息壤个人资料   给息壤发悄悄话   将息壤加入好友   搜索息壤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息壤发送电子邮件      

有些家长弄不清孩子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多动,现在给大家一些区别两者的辩别方法,仔细判断一下。
多动的症状标准
一、注意障碍(至少符合以下4项)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
4、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在做作业和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7、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8、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9、经常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10、经常忘事。
二、行为障碍(至少符合以下5项)
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2、经常离开座位。
3、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5、经常显得忙忙碌碌。
6、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7、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8、经常很难按顺序等待。
9、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
三、情绪障碍(至少符合以下4项)
1、情绪容易冲动,情绪化严重。
2、经常焦虑不安。
3、容易兴奋,经常哭闹。
4、在外在家已与他人发生冲突。
5、自我评价低,自卑心理严重。
6、情绪抑郁,易焦虑。
7、不易合群,有反抗心理。
严重标准
以对儿童的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为标准的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
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提出的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2、中等
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
超过诊断标准所提出的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病程标准
起病于6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判断是否为多动症儿童,需首先排除他是否患有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还有,要将他们与顽皮儿童相区别。
多动症儿童与顽皮儿童之间的区别:
1、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2、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的儿童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比较冲动,并且杂乱,有始无终。
3、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儿童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的知识的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6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中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较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儿童好得多。
另外,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一下两点。
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活动得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他们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则需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症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的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为“注意力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附表1:学习障碍筛查性量表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班级:
评定方法:下列列出了一些儿童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各项问题在该儿童出现的情况会不一样,这里分为4种情况:
“0”代表完全没有这项问题
“1”代表这项问题偶尔出现、比较轻微、能够自行改正;
“2”代表这项问题间常出现、比较明显、需反复纠正;
“3”代表这项问题经常出现、比较严重、并难以纠正。
请评定者仔细看完每一条问题,并查询儿童的实际情况,逐条进行核对,选择您认为符合的数字圈出来,并尽量举出例证,每一条问题只圈一个数字,不要遗漏,如不清楚这项问题是否存在,请在该问题后面附加说明。
没有 偶尔 间常 经常
1.某些拼音字母、文字的读音错误 0 1 2 3
2.字、词意思的理解错误 0 1 2 3
3.拼音、声调的拼读不准 0 1 2 3
4.认错形状相似的字或字母(如6和9、拆和折等) 0 1 2 3
5.朗读时漏字、加字或改换成别的字 0 1 2 3
6.朗读时一个字、一个字地唱读 0 1 2 3
7.朗读不流畅、断句不合理,结结巴巴 0 1 2 3
8.阅读时读错地方,跳行或重复读同一行 0 1 2 3
9.背诵课文、字母表困难 0 1 2 3
10.颠倒文字、数字的顺序 0 1 2 3
11.分不清字的偏旁部首及其含义,学查字典困难 0 1 2 3
12.看书时眼睛容易疲劳、头晕眼花 0 1 2 3
13.看书时用手指着看,或头跟着视线摆动 0 1 2 3
14.看书时不能默读,要动嘴唇或要念出声 0 1 2 3
15.阅读吃力、速度慢 0 1 2 3
16.组句成文困难 0 1 2 3
17.对刚看过的文章句子的内容、事实、经过弄不 0 1 2 3
18.对读过的语句意思、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不理解 0 1 2 3
19.握笔的姿势不良 0 1 2 3
20.书写缓慢、费劲,字写不好 0 1 2 3
21.写字时,出现咬舌、舔唇、努嘴等连带动作 0 1 2 3
22.字的偏旁写反,错、漏、添加笔画 0 1 2 3
23.写错字的笔画顺序 0 1 2 3
24.写读音相似的错别字(同音字) 0 1 2 3
25.听写困难,错、别字多 0 1 2 3
26.抄写吃力,错字、漏字 0 1 2 3
27.造句困难,用词不当,词义混淆 0 1 2 3
28.写出的语句简短、不完整、不通顺 0 1 2 3
29.作文简短单调,条理不清、修辞不当 0 1 2 3
30.写作表达困难,心里有话写不出来 0 1 2 3
31.做作业时不安静,嘴里念念有词 0 1 2 3
32.弄错某人的称呼或物体的名称 0 1 2 3
33.对别人讲的话复述不完整 0 1 2 3
34.对吩咐他按先后顺序做的事弄不明白不能按要求完成 0 1 2 3
35.听课有困难,跟不上讲课的速度 0 1 2 3
36.口齿不清,发音不准 0 1 2 3
37.唱歌不好,走调 0 1 2 3
38.说话不流利,口吃、结结巴巴 0 1 2 3
39.说话词不达意,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 0 1 2 3
40.学习计数的时候有困难,计数错误 0 1 2 3
41.不理解数学术语、符号的意思、不会应用 0 1 2 3
42.数字、数学符号的写法错误 0 1 2 3
43.不明白数量单位的名称、含义和换算 0 1 2 3
44.容易忘记学过的数学知识、计算规则、公式 0 1 2 3
45.加、减、乘、除基本运算错误 0 1 2 3
46.不理解四则基本运算,不会验算 0 1 2 3
47.笔算时数位的对位、进位、退位错误 0 1 2 3
48.运算的先后顺序、步骤错误 0 1 2 3
49.记不住题目中要计算的事物数量 0 1 2 3
50.在运算过程中丢掉数字、符号 0 1 2 3
51.多余、重复地进行计算、计数 0 1 2 3
52.学习背诵乘法、珠算等口诀表的时候有困难 0 1 2 3
53.不理解应用题、不会列计算式 0 1 2 3
54.口算、心算错误 0 1 2 3
55.借助数手指或口头念书等办法来帮助计算 0 1 2 3
56.计算数速度慢 0 1 2 3
57.学习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几何图形时有困难 0 1 2 3
58.临摹图画有困难 0 1 2 3
59.不会察言观色,对别人的情绪表情不敏感 0 1 2 3
60.分不清方位(如上下、左右、内外、东西南北等) 0 1 2 3
61.手工劳动做不好,动手能力差 0 1 2 3
62.笨手笨脚,容易摔跤,碰伤或失手打坏东西 0 1 2 3
63体育运动差,打球、跳绳、跑步等动作笨拙 0 1 2 3
64.喜欢用左手 0 1 2 3
65.上课、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 0 1 2 3
66.作业、练习完成困难 0 1 2 3
67.自己的东西杂乱无章,长找不到自己要的东西 0 1 2 3
68.丢三落四、经常丢东西或忘记要带的东西 0 1 2 3
69.不喜欢看书、学习缺乏兴趣 0 1 2 3
70.上学时老是头昏、头痛、不舒服,但找不到原因 0 1 2 3
71.如有上面没有列出的其他习惯性错误,请补充写在下面,并标出程度

总体印象: 0 1 2 3

该儿童与同学比较起来在一下方面的学习能力与成绩
很好 较好 较差 很差
1.听力理解 0 1 2 3
2.拼音 0 1 2 3
3.认字 0 1 2 3
4.阅读 0 1 2 3
5.口头表达 0 1 2 3
6.书写表达 0 1 2 3
7.算数 0 1 2 3
8.几何 0 1 2 3
9.您对该儿童学习情况和以上问题的了解程度是 0 1 2 3
该儿童一般成绩在班上约排在 名之列
评定人与儿童的关系:1.语文老师 2.数学老师 3.家长 4.其他(注明)
签名:
评定日期: 年 约 日

附表2:日本上野一彦提出了行动检查法
行动检查法把学习障碍儿童容易表现的行动特性分为8个大项目和30个小项目。
活动水准
不能安静,坐立不安。
出乎意料地行动,行动杂乱。
无精打采,动作迟钝,呆头呆脑,心不在焉。
注意力集中障碍
对某件事只有短时间的集中力。
周围的一点小事容易引起走神。
与人说话时视线不合。
(三)协调运动差
手指显著不灵巧,如使用剪刀、解扣纽扣、使用筷子、绳子打结等显得笨拙。
不能很好地用脚尖站立和单脚站立。
走跑时手脚动作不自然,行动不利索。
10、全身的协调运动差(如球类运动、跳绳、跳箱、铁棒、垫上运动等)。
(四)冲动性
11、常出现突发的行动(突然打人、过分地大声喊叫)。
12、过于危险的事情毫不顾忌的去做(乱舞东西、登上桌子、钻到橱柜里)。
13、一旦进入新环境和多刺激的环境中,就希望很快地接触人和物,不能安静(如在更换教室时)。
(五)情绪不安定
14、胡乱地撒欢儿,大笑,说起话来没有止境。
15、容易紧张,对于一点小事易受惊,惊慌失措。
16、对初次见面和素不相识的人毫不在乎地开口说话,出乎意料地嬉皮笑脸,表现为一种不胆怯的态度。
17、自我放纵的行动多见(常常离群,乱拿别人的东西、吵架)。
18、有发作性的症状(挤眉弄眼、频繁眨眼、眩晕)。
(六)固执性
19、反复进行同一动作(如反复触摸、敲打身体某部分,总是摸、咬、摆弄同一物,如铅笔)。
20、长时间玩同一游戏(如积木、拼版、玩沙、玩水)。
21、拘泥于一个话题,反复问、说同一问题和事情。
(七)认知障碍
22、左右概念分不清(对右侧、左侧、向右、向左等指示不明白)。
23、日期、时间概念模糊(昨天、前天、明天、后天等易搞错)。
24、不知道场所和位置(道路顺序、桌子位置)。
25、不能理解基本的数量概念(大、小、多、少以及10以下数的加减)。
(八)语言迟缓
26、说话方法使人难以听懂(吐字不清、说话快、异常的高调)。
27、读书时不流畅(生涩、漏读、随便读)。
28、在同一学年中,特别不擅长理解文章的内容(不能抓住概要,进行归纳)。
29、不擅长写(写的文章杂乱、难以判断,误字、漏字多)。
30、书写文章时,语法错误多。
根据以上项目对照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经常表现:2分;有时表现:1分;几乎不表现:0分。判定时,将小项目得分按每个大项目进行合计,8个大项目中,2分以上的大项目在6个以上,或2分以上大项目即使是只有4或者5个,而总分在20分以上,可以判断为可疑学习障碍儿童。
(此文由妖 在2011-10-09 13:40:54编辑过)

--
提高孩子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思圆,行方!
2011-10-09 10:15:4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66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