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情商课笔记整理
上节课讲的是:关爱心和包容心,在关爱的世界里人人平等 。 “我”也是人人之一。
“我”关怀别人的动机?
关怀心: 真正的关怀的动机是在内心深处,出于良知、快乐的驱动。关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关怀是生命当中让你感到非常快乐的事情,俗语“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关怀别人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动机是什么?是内心深处的出于良知的一种快乐的驱动?还是无所谓,没有任何意义地做?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浪费时间,是一种最不智慧的选择;同时,如果你关怀别人只是为了营造善的氛围,那么这种自我牺牲背后一定有回报性的要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已经背离了良知的渠道,走向反面。
“我”爱自己吗?
关怀他人的前提是料理好自己,爱人如己,你是否真正的爱你 自己,自爱和自私不是一回事,自爱是对自我的一种保重,对自我性格发展的一种认可,天助自助者。关怀是一种付出,只有富足的人才可能付出;关爱不一定只是行为上的助人为乐,助人不一定为乐;关怀他人时是不期待感恩的,施予关怀是因为我们抱有这样的信念:助人为快乐之本,关怀是内心深处的富足。
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要有感恩心,别人不帮你是正常的,帮你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奉献,要铭记。
“我”曾经该做而没做的事?
包容心:包容他人之前,也要包容自己,原谅自己曾经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包容自己的命运、生活,对抗不幸、挫折、苦难就会出现不自由 ,对抗本身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束缚,对抗时的力量的实施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统摄对方,只有和解才能真正达到自由。直面困境却不能改变命运时,恭顺的领受这命运,这是与生命的和解,是一种高贵的顺从的姿态, 大气的姿态。
原谅自己的错误了吗?是在和
不幸对抗还是和命运和解?


今日课题:孤独心 独处时,是孤独还是寂寞?

孤独不等于寂寞 ,自成世界的独处,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状态 ,孤独者表现出圆融的高贵。真正的禅者一定是圆融的:印度河边得冥者,道教里的羽化者都是圆融的,同时都是孤独的,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 没有缺失的遗憾 。
寂寞是迫于无奈的虚无,仿佛斗室当中的困兽一样踱来踱去,百无聊赖,焦灼,透露出无所适从、无法自处的可怜。
孤独是由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 :因为他的周围笼罩着思想,他给人娴静、淡定。对环境没有刻意的要求:可独处或身处闹市,孤独 是自己的心境,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和敬清寂”——日本茶道(茶道是茶的真理)的精神,也是孤独者的精神无论环境如何,他可以与环境相和谐;无论身处怎样的人群,他能表现出一份恰到好处的尊敬,不影响自己的清静、冷寂 ,
“我”的社交动机是什么?
寂寞是对虚无所引起的一种恐惧,寂寞是一种病,而它的药方是人群、是喧闹,或者是社交——其实,社交是非常廉价的(有价值但不高),因为社交的动机:实用目的(利益关系和将来的实用关系——搭建人脉——功利的目的,每个人在其中只是一个节点,是利用他人或被他人利用的工具,)或者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肤浅短暂的交流不可能对彼此有深刻的了解,不可能理解彼此的价值,也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寂寞者的累加不可能减消寂寞,寂寞者的群体是跳不出寂寞的——一件无意义的事重复无数遍依然是无意义的。
人需要孤独,独处的时候,精神的自由会给你一个真正的自我。试想:你的绝大部分时间不属于你,被其他东西占用,外在世界占用了我们的五官,所以,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人才能成为完整的人,构成自己完整而独特的风景。人与人适当的距离是需要的,距离会产生思念,眼睛只是五官之一,距离可以发动各种其余的感官来感受我们认为重要的人,感受他的气息,他对你的影响,思念他的存在。正如“小别胜新婚”,出国之后对母亲的想念、离开国家后对祖国的好如数家珍。距离让我们产生孤独,拥挤让人与人之间丧失敬意,我们常常处于拥挤的环境中, 拥挤带来的喧闹剥夺了我们的闲情、宁静,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干扰,人不断的需要与别人讲话,所以很少跟自己讲话,重复出现的东西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远离喧嚣是因为对人对人群产生了疲劳,要知道人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中,才会以闲情去欣赏生活之美,所以我们急需孤独,只有当自己不需迫于无奈与别人对话时,才会与自己对话 ,人与自己对话是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时产生智慧 ,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 ,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

人们对孤独者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孤独者都是特别无趣的,殊不知孤独者往往是极其有趣丰富的人、孤独是孤独者选择的自我消遣方式,在孤独中始终自得其乐,仿佛有取之不尽的乐趣的人是巨大的矿藏,他们在孤独中,不断给生活提供新鲜的资源。(穿插一个老艺术家一天孤独且充实的生活:老夫老妻的爱,像空气,不需要有语言的交流,却重要的不可替代。)
同时一个甘于孤独一定是热爱思想的人、热爱读书的人——因为这是始终让我们充满情趣、创意的源头 ,因为思想的宽广才能带来快乐的持久,帕斯卡尔说过,人在宇宙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微粒,但是比这个微粒更小的头脑却能思考整个宇宙。孤独使思想者与思想者的交流更加畅通,读书时你会出现“羽化”自我消失,物我两忘的快感, 读书投入时,仿佛对方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是你自己一直想说却无从表达的话——it's me。这种交错时空的共鸣,智者一生的思考你一瞬间畅然的饮下,你尘封在角落的疑惑顿时豁然;孤独者也喜欢冥想,在冥想的过程中与自然对话,与思想、灵魂的交流,灵魂不是囚禁在我们肉体的皮囊之中,灵魂是弥漫的,当我们快乐的时候,能看到一棵小草的快乐,当我们轻盈的时候,能看到一朵云彩的轻盈,让自己的灵魂能够弥漫的更远,能够过得更自如;孤独者的有趣是真实的有趣,任何迎合和模仿,任何的乔装打扮的根源只会是乏味,大城市里往往就充斥着虚假的繁荣和快乐,和感情上的矫揉造作,在闲聊、恭维、取乐的过程中既看不到思想也看不到灵魂,这一切都是假的。你必须知道,真实是最高的高贵 ,“美没有领域,美只有真假之分”,“以真为美”(周晓燕),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中老者的皱纹不是展示丑的,恰恰相反,那是一种真实的美。真是善和美的前提。冥想与祷告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和一团虚空对话,在黑暗中自己反观自身,你看到了很多曾经被忽略的东西,对性格的发展非常有益。
“我”的朋友“无用”?
很多人认为孤独者是没有朋友的人。错!
只有孤独的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有弥足珍贵的朋友。
首先,纠正人们对朋友这个词的滥用。朋友不是酒友、玩伴、寂寞时的慰藉者、精神的避护所 ,不是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扎堆的往往不是朋友,是寂寞的部落 ;朋友不是对你的任何观点和态度都持有赞同、迎合态度的人、显示出自己的软弱的妥协,不是盲目的拥护者。朋友很多时候对你很严厉、甚至近乎苛刻 ,因为他不忍心看你继续堕落;朋友很少是一见如故的,就像情侣一见钟情也是很少的;朋友不是你可以不假思索、一股脑来输出烦恼、抱怨的人,否则你就是自私的,是在利用你的朋友,不是无原则的相互扶持、分担 ,要替对方思考,而不是作为语言垃圾箱、情感垃圾桶 ,自己觉得烦恼、痛苦的事为什么要加诸到对方身上?抱怨是一种毒气,是债务的推卸。
朋友应该是无用的——无功利之用
复旦的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功利之用、“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交朋友不是为了利用、庇护、或是一个安全的宣泄渠道,不是为了索取。朋友是为了奉献有爱要付出, 为什么要爱他?因为这个人让你感受到了精神上从未有过的默契感。朋友如空气、如水 ,“并不时常想起,但却无处不在”,朋友带给我们的“同在感”。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危机时,往往不会找朋友帮忙,而是找一些利益界限比较明晰的人帮忙 ,友情跟爱情一样,如此晶莹通透、纯洁美丽 ,不忍心因为个人的原因,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让朋友承担起一些功利之用、给他带来麻烦。
交朋友是因为爱他。爱他,就不要给他制造麻烦,就不要让他为自己多操心。真的爱父母,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他们太操心,因为他们为我们做的已经太多了;朋友是如此重要,不会让他承担功利之用,无需任何感官的刺激。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是日用品,朋友是奢侈品:一旦拥有,就觉得心满意足。所以,请不要对朋友有任何实用性的要求,当我出现危机的时候,你不需要为我做任何事,你只要陪着我,此时或许只是相互握手,但已足够。精神上的默契感和同在感已经足矣。有你在,我就不孤独。
真正的朋友从来都是违背工具理性的;从来都是违背任何世俗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的。所以工具主义者是不会有真正的朋友的。 只有先放弃“有用”这样的想法,才可能会有朋友。 朋友的前提是真诚, 即跟朋友在一起时,我可以做我自己。在平等的原则下,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说话。 甚至可以不需言语,安静思考。 他在我面前可以做他自己,我认可他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不强加任何原则。
衡量友谊最好的标准就是:跟朋友在一起时,内心是满足,比满足更高的是安宁。
没有任何需要去做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得不要说的话、没有为了打破冷场而非要投入的热情,朋友带来的绝非热闹的人气,朋友真正做到的是让我们更好的领会独处的快乐,远大于一个人独处的快乐。因为一个人独处时会恍惚、不安、怀疑,跟朋友在一起时,绝对的安全、宽松、安宁、契合。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最低档次的,当只有通过说话才能沟通时,你们两个的关系很远,说话的声音越大,你们的关系越远。关系亲密、你知我知时,一个眼神、一次握手足矣。跟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时,无需语言、无需刻意的矫饰、无需动作。 因为朋友是健康而安宁的空气: 在一起时,安静但不冷清,基于长年累月的信任和相互的理解,形成一种宽松的氛围。
朋友间要有“理解的同情”“同情的理解”
同情:感同身受的情感。似佛教中的慈悲心:同体大悲。
当你没有时间而拒绝我的时候,我不会以之为然,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你,我也必然这么做,我知道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朋友之间,就像跟空气一样,相互共存着,却不会有干扰、不会尴尬、不会拘束。
人与人之间很费力的事是解释。朋友间,无需解释。 你有真正的朋友吗?
如:真正的告别应该有更多的纪念、怀想、回味的空间,而不是喧嚣、醉酒——言语的暴力、行为的暴力。真正的朋友之间的相聚、精神上的分享一定是二人世界的。
两个人之间要找到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已经不容易了,要找到三个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更难了。两个人交谈可以很自然,无须刻意。三个人交谈时,其中必有一人会游离在话题之外,此时其他两个人出于友好会需要把他揽进这个话题,刻意说他会感兴趣的话。真诚无需刻意、无需矫饰,哪怕这种刻意具有善意,
交谈最好的状态是:当我跟你交谈时,我的眼里、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友情之美乃是人的灵魂之美,而灵魂之美必经时间的磨练,必经生活的考验。不要轻易地称对方为朋友:我们很多时候了解的不够深,不知道对方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是什么,不知道对方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什么,不知道对方的品性、个性到底是什么。所以,不要忽略时间的功能,不要低估时间的犀利。我们往往太心急,急于说我们是朋友,好像从此以后我们就不再成长的了,真正的朋友是在同步变化的,彼此相互扶持着,相互成长、成熟。
患难与共的朋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建立起来。,你我能否成为朋友,是由时间决定的。
朋友无需定义。人类的语言是如此庸俗,以至于当我们产生真正的怦然心动和震撼时,我们往往会说“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庸俗的语言难以承载如此丰富无限的情感。而朋友所有的特质都是高悬于庸俗之外的,都是 超脱于庸俗之外的。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必须都是头脑清醒的人,这很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孤独者才能做朋友,惟其如此,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友爱、什么是依赖、什么是独立、什么是鼓励;才不会出现主角、陪衬人这样不平等的关系。
朋友之间,两个人是平等的,相互扶持;朋友双方是不会以友谊来相要挟、相约束的;朋友是为了让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变得更自由。所以,侵占朋友的时间也是一种罪恶。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朋友之间见面前要先预约——你怎么舍得打乱朋友预先安排好的时间计划?朋友是帮助彼此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对方。当我们了解了朋友的真性情之后,要竭尽全力去呵护、捍卫、保护他,但这种保护是不需回报的,甚至不需要任何回应。
高尚而真实的情感是朋友唯一的基础,也是一切的基础。友谊会毁于虚伪、矫饰,你无须解释,我足够了解你,所以不会怀疑你。因此,在成为朋友之前,相当严格的怀疑是必须的。朋友不会取消孤独,而是教会你如何更好的领受孤独,让你在孤独的时间不会再觉得冷冰冰的,因为有朋友的同在感、精神的默契感。此时的孤独是温情的状态、充实而美丽。
(所以孤独和友情并不矛盾。)
孤独不是姿态,是一份真正的境界,是心灵的一份诗意的栖居,因此不需寻找什么特定的安静的角落。孤独或许表现出沉默,但孤独与沉默没有必然关系,(沙漠中的托钵僧)。抽烟或是饮酒,只是用一种麻痹的手段或是摆酷的手段,来营造一种孤独的虚假的表象。孤独者是思想的、精神的流浪者。 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人是孤独不了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寂寞者而已,抽烟只是用你寂寞的烟灰点燃孤独的冷清。
孤独没有某种形式可循:孤独不是刻意培训自己、让自己具有某种思想、某种气质;孤独是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人离开母体之后,便再也没有与任何人在物理上同在过。(上帝是孤独的,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了男人和女人,所以人也是孤独的,真理也是孤独的,所以真理会挑选少数的几个人去寻找它);孤独是我们的命运,但这绝不是糟糕的事,当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时,顺从的、恭敬的领会它,这种命运是幸运的,思想者在心灵上孤独的,孤独者是极其丰富有趣、拥有最诚实可靠的朋友。
思想源于孤独(梭罗《瓦尔登湖》、卢梭《孤独者的散步》),孤独是一种恩赐!
有孤独心吗?
感恩心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爱。他对你的好,是因为他爱你,“端其心而落其行”,落实到行动是对你的理解、包容、奉献。 爱,归根到底是只付出、自我的牺牲、对他人的关爱。爱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在距离之外的暖意。但是我们往往容易铭记一个陌生人对我们的一点帮助,但却记不住离自己很近的人对自己付出。人既是近视眼又是远视眼,“近视眼”人往往缺乏远见,为一己之私欲,只想自己十年、二十年以后自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从来不真正考虑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办,“远视眼”只追求远处的一个个层出不穷的目标。把目光放在已经得到的东西。(犹太名族的远见:到处播洒善。“与众人为善,则生命永存”)人对自己亲密的人无比残忍、冷酷无情,认为理所当然,在父母健全的时候表示出你的感恩心。 (提到《自私的基因》)
中国人丧失感恩的传统——如果有一天,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播撒爱的种子,那么将不会存在歧视——民族的远见。
对一切都要感恩,身边点点滴滴的善意。感恩不是一句“谢谢”,是落其行。“涌泉相报”不只是对给你善的人,而是给与全世界你能看到的所有人——被善感染之后,要去感染其他人、分享给其他所有人。 不要拒绝接受爱,这不是软弱;不要害怕奉献自己的爱,这不意味着丧失,相反,从侧面反映了你的富足。
让你心存感激的人?回报了吗?
忏悔心
悔过是一个自杀的过程,面对现实,错了就是错了,不要解释。悔过,但不要矫枉过正。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不迁怒(不因个人情绪迁怒其他人)。不二过;《项链》:一个女人在用一生的辛勤、最美好的青春, 来维护一个承诺,她的虚荣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比她好很多吗,有的女人为了自己的虚荣出卖自己的婚姻。)
任何话,说多了就很廉价。“对不起”说多了就没有歉意了。真正的“对不起”是千斤重的,不仅是对你伤害过的这个人,更是对你自己的良知和道德的谴责。
忏悔和包容也是对立的,忏悔时不应指望对方能包容你、原谅你,这样的初衷证明你没有任何的抱歉,你只是希望使自己早日摆脱掉对方的指责,这是一种自私、功利的目的。同时,当你被伤害时,如果这种伤害能在时间中被抚平,那么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原因,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了此一生。




学习
模仿、效法、操练、实践,从外在的标准变成内在的需求,真正的学习需要谋求榜样的力量,需要精神的导师,用言行告诉你平庸和伟大的区别有多大。孔子和他的学生、耶稣和他的门徒正日在一起,老子“行不言之教。”
榜样在哪里?“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人、任何一本书都能教会你东西,所以我们要培养对人的鉴赏力和品味(摒弃虚伪的高雅,高雅一定是真的,蕴含高尚的真挚和高尚的道德),欣赏们、发现美、用美的心灵发现美的对象,得到更高的美,你已经成全了美的本身。“只有美德能够像磁石一样吸引出美德(爱默生)”如果你发现不了生活中的榜样,说明你根本不关心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以一颗清醒的头脑从善如流。
我们要学会思想,“思想的自由是最高的独立。”真正好的老师不会压抑任何学生的思想,不要因为“面包”压抑你婚姻的思想。
如何保持思想的自由? 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扪心自问;少一点自高自大,多一点自我检省;少一点夸夸其谈,多一点踏实践行;少一点偏听偏见,多一点海纳百川。《禅宗》
不要向任何偏见妥协,尤其是破除自己的偏见。人是在自我批判的过程当中,看到他人的勇气和智慧的,思想的自由是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相爱或者死亡,自由的思想是关键。(荐《一个女人的24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陌生的世界》及茨威格诀别词)
自由不等于放纵,要学会取舍,舍是丧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自由分主动和被动。在法律、本能、道德底线之内自由的选择。(康德“自由不是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时兽性;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不做,这是理性。”)
自由带着枷锁在跳舞,我们每个人要带着枷锁充分地跳舞,而且跳得非常精彩。

学会生存的原则:live and let live.
我要活也要让人活,我要有尊严也要让别人活得有尊严,我要活得精彩我也要帮助他人活得精彩。
不要在任何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损耗自己的健康,有因必有果,要珍惜现在的健全。
做高贵的人不做贱人的原则是: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迪德罗和记者的故事)(电影《十二怒汉》,当你要对一个人的前途下决定的时候,任何慎重的思考都不是过分的。)

后记:用了接近4个小时的时间边听陈老师气宇轩昂的讲课边来整理笔记,有好几次激动得落泪,积攒了20几年的某种信念和力量,包括还有一部分“尘封在角落的疑问”一下子豁然了,很幸福,也觉得很幸运。
最大的感受是达到了精神的共鸣。
关怀的前提是自爱与自我富足;要包容自己的命运,反抗只能造成束缚;孤独的本质是真实的自我,是完整的人;孤独者是有思想的人,孤独者的友情是弥足珍贵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自我反省的忏悔心让人更有勇气;学习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理智清醒的过程,寻找榜样的力量;生存的原则是live and let live……
无限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希望能够分享此文,把爱和同情传递开来。

--
2011-10-12 12:10:0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9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