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情商课笔记之二 关于爱情的公开课
关于爱情的公开课
听陈果老师的课,让我对爱情,对于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有了更丰富的认知。虽然人们都说,爱情是与理性无关的,如果非要在爱情中加上理性的话,爱情就不纯粹了,爱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纯感性。但是,就像陈果老师说的,爱情只是在激情阶段的时候,是感性的,脱离一切的,好像整个世界都只有对方一个人,其他都是虚空的,然而,激情只是爱情的最初阶段,很小的一部分。爱情中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把这段爱情维护下去,使激情变成温情延续。因此,我希望我和我的爱人,都可以有理性的爱情观,有把这段感情维护下去的智商与决心。
下面是她讲课的内容,与我的笔记。
1.有一本书叫做《爱的艺术》,这本书是古罗马人奥维特写的。但是大家知道在古罗马,“艺”是指的“手艺”,“术”是指的“技术”,所以他的《爱的艺术》完全是讲的如何去泡妞。第二本书就是弗洛姆写的《爱的艺术》,这是本非常精彩的书在九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时候,这本书在复旦的学生里面几乎是人手一册。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一下这本《爱的艺术》,每个人看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心得的。
2.说到爱情,相信目前没有人能说我对于爱情是洒脱的是自如的。我觉得没有人能够做到这点,当他碰到真爱的时候。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到了,那我的解释是——你尚未情到浓处。所以,在我们讨论爱情的过程当中,就理论层面,我们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无知,当然就实践层面,我们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很无能。
   但是,我希望大家至少能够保证一点,那就是当我们面对爱情的时候,我们是真诚的。(真诚。我们在生活在学习在爱情在人际关系里或许能够容忍的底线有很多,可我始终容忍不了欺骗。欺骗,是对人的情感的最大伤害。在宗教里面,不论是哪个宗教,欺骗是个重罪。因为你不但在伤害别人,在拒绝别人,在拒绝别人的真情实感拒绝别人的真诚,同时,你在欺骗的同时已经把别人当成了一个弱智,把别人当成一个傻瓜在耍。你没有把对方当做一个对等的人。如果你在拒绝别人的情感至少是把他当做一个对等的人,你在尊重他。但是如果你欺骗了别人,你其实就是把对方当做了一个比你低一等的动物。)
关于初恋
有一句俗话说,你这一次的恋爱失败并不代表着你下一次的恋爱失败。但是,如果你的爱情观是失败的,那么这注定你每一次的恋爱都会是失败的。如何在爱情中既保持清醒,理智,同时又能保持住那份热情。为什么初恋是重要的。是不是因为初恋是第一次,所以它特别重要。是不是意味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恋爱对象就要比你第一次的恋爱对象你的初恋情人更逊色。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初恋是重要的,只是因为初恋它终结了你之前的恋爱空白,但是你有了初恋,你的爱情序幕由此揭开。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初恋情人,她的恋爱观直接导致了你的恋爱观的产生和形成。失恋的人通常会出现两种怀疑,一种是觉得世界上没有真爱,一种是世界上有真爱,但是那不属于我。而这都是错误的爱情观。
她说的一句话我决定一生铭记:当我们面对爱情的时候,至少是真诚的。
关于几个混淆
1、爱与被爱的混淆
当我们陷入爱情的时候,我们很少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去爱我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怎么样才能真正地恰到好处得去关心ta?ta需要什么样的感情,我能不能提供?或者,也很少有人会考虑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在爱情的过程当中让我自己变得更加豁达,变得更加大气,更加大度,让我更懂得尊重,更懂得包容,更懂得关心,更懂得奉献。
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在你面对爱情或者即将进入爱情的时候,这些问题你真的认真考虑过么?但是下列这些问题,有些人是必然会考虑的:第一个是,如何使ta只爱我?第二是,如何才能使ta更爱我?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才能使大家都爱我?这个很正常,你不要认为那是贪心。因为在社交活动中,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让大家都爱你,至少你是为了制造被爱的可能性。第四个问题是,如何能够使我自己作为一个爱的宠儿被爱包围着。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在面临爱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爱的问题已经转变成了被爱的问题。这样有什么结果呢?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把爱比喻成一种服务的话,那么大多数恋爱中的人很少考虑如何为别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如何去为他分忧解难,如何在他众叛亲离的时候基于我对他的理解始终给他默默的坚定地支持和关怀。我们很少去提供这样的服务,但是我们会经常需要别人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服务。这又是一个被爱的问题。(那些一味只希望被爱的人,其实根本不懂得爱情。他心安理得得让对方为他付出,然后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别人的爱。他以为自己生活在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中,以为这就是爱情。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给予没有付出,没有施与爱。我从前一直以为这只是单纯得人性的自私,原来是真的不懂爱情。)我们常常会把一个爱的问题,错误的理解成了一个被爱的问题。如果把爱情比作一个服务的话,我们经常是在索取服务而不是在主动的奉献服务。
我们在恋爱的时候经常考虑的常常是以下的问题:
如何让他只爱我?如何让他更爱我?如何让所有的人都爱我?而不是他需要我为他做什么?我怎样才可以帮到他?我怎样做菜可以让他感受到我的爱?
因此,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面疲于追逐如何让自己被更多人爱的资本,努力使自己显得更可爱。而这个可爱经常就被偷换概念为漂亮的外表,幽默的谈吐,得体的举止……这一系列的社会评价标准。我们努力用各种优秀的要素武装自己,试图用尽所有的办法让别人更爱我,却忘了真正获得爱并不是因为你外在标准的提高,不是那些易衰老,易流逝的东西。
大家的基本观念都认为,如果喜欢我的人越多,就说明我越有魅力,就说明我越强大,我越美。但是,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值得商榷,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往往当一些东西需要我们去证实的时候,这是不是正好就证明了这个东西本身就值得怀疑。当你需要通过别人的追求来证明自己的魅力的时候,这是不是本身就证明你没有自信?当你需要一个爱的对象在你的面前要不断对你说我爱你,这是不是本身就证明了你内心深处有强烈的自卑感,证明了你对这份爱情的不确信,所以你需要通过她的口水来打消你的疑虑。这也是个问题。
但是,怎么样的情况下你才能产生爱,你才能够获得爱。真正获得爱并不是由于你的外在标准的提高,这些东西太虚幻了,而且这些东西太容易成就了,太容易衰老了。马克思告诉我们。
马克思说的:只有爱才能播种爱,只有信任才能播种信任,只有给予才能播种给予。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条件优秀,追求者甚多的人,反而不容易拥有持久幸福的爱情。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守不住爱情,爱是被烹饪出来的。以为被呵护就是在恋爱,这是最大的误区,当你没有在付出的时候,你就无法得到真正的爱情。
其实在爱的领域当中,大家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的话,会发现给予其实会比接受更令人快乐。你们千万不要误解,我在给予的时候是不是我的自我在流失,我的自我在消耗,而且全消耗到他那儿去了。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观念。因为你能够给予,说明你很富有,说明你很丰富,说明你很强大。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到:贫穷是如此的卑劣,它之所以卑劣,是因为它叫穷人们受尽了苦难。但是它最卑劣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因为它使穷人们没有办法得到给予的乐趣。
我不知道有很多慈善家他们慈善的动机是什么。如果你是在用慈善换取你的名誉,那么这不是爱。但是如果你在慈善的过程中你在帮助的过程中你自己感觉到你提供的帮助给了你最大的快乐,这就是真正的爱。
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在奉献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在损耗自己,而是把自己身上的活力输送给他人。并且我们是在加倍的快乐,因为这个快乐原本只有我一个人在独享,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然加倍的不只是快乐,包括你的知识,包括你的理解,包括你的尊重,包括你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也包括你的伤感和你的烦恼。
因此,我相信,我们在给予的时候并不是在损耗自己,而是在传递我的活力,在分享,这恰恰证明了我的丰富,我的富裕,既能够加倍快乐,也能够减半痛苦。

2、爱的对象与爱的能力的混淆
  花花公子都是爱无能。很多人羡慕花花公子,觉得漂亮女孩走马灯似的换。其实他是爱无能,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维护一段爱,认真品味一个爱的对象,甚至没法为了爱去创作一些情趣。支撑他的是一种猎奇心态,他对每个外表美好的人都想去探索。他根本不懂得欣赏美。关于花心大萝卜一类的人的心理,他们为什么在快要确立一段关系的时候又立刻扯断?那不是爱,仅仅是一种好奇心,一种猎奇心理。他们没有爱的能力,他们不懂得欣赏美,不懂得欣赏看似平淡却十分特殊的美,他们根本不懂得欣赏长长久久却温暖的美。他们内心世界不丰富,但是外部条件却很好。于是就出现了外部的出色和内部的贫乏之间的张力。所以他们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谁越是接近他,就越是会通过那层薄薄的魅力的表层,看到他内心深处的空洞。这是他不能忍受的,因为他已经被鲜花被掌声包围惯了,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正视那个非常贫乏非常无趣的精神上的自我。所以一旦有人走近他的心灵了,在这个时候他一定会把这根线索扯断。因为他不能够冒险。因为真的走进他心灵的人也许会发现那里并不是一座漂亮的殿堂,那里只是一片空地,而且是没有任何植物的空地。
恋爱是一个热度与持久度的结合体。
我们常常抱怨,为什么我的爱情还没有出现?也常常把原因归结于恋爱对象还未出现。但其实我们从不缺乏爱的对象,只是缺乏爱的能力。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希望有一片纯洁的浪漫的净土来弥补我们的缺失,因此,我们选择了爱情。所以我们认为爱情就应该是浪漫的,充满幻想的。却忽视了爱情是需要经营、维护、和修复的。这些阶段中都需要我们有爱的能力。
陈果老师说道现代教育越来越缺乏对于爱的教育,她外婆那个年代的课堂会交给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妻子,好丈夫,如何做一个好的Listener 而非总是Speaker。
她给我们提到一个很严峻的社会现象:爱无能。
代表就是那些Play boys&Play girls。表面上看似最博爱,最爱情泛滥的他们其实内里是最缺乏爱的能力的那一批。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沉下心,认真的对待一份感情,没有办法跟爱人一起创造情趣。他们不停的换对象仅仅是为了满足那一丝丝猎奇心、好奇心而已。他们没有办法去理解和享受:
看似平淡却特殊的美。
长长久久却温暖的美。
他们只是耐不住寂寞而已,需要借由外部的力量去驱逐内心的孤独。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才能享受独处,自得其乐。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Play boys&Play girls经常会在一段关系即将确定的时候将它割裂。原因就在于一种恐惧感。他们不愿意让其他人走进他们的内心,看到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面空洞的内心世界。

3、激情与爱情的混淆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激情就是爱情,这是肯定不对的。当然,我们应该承认,激情是爱情的一部分。而且在原本你没有激情之前,你的这个火炬是光秃秃的,但是激情却帮你点燃了这个激情的火炬。所以,激情是爱情的一个前提。但是,激情不是爱情,因为爱情关注的不仅仅是点燃这个火炬,它更关注的是这个火炬它能燃烧多久。
两性之间产生爱慕的过程:发现--关注--吸引--偶遇--交流--害羞--注意对方--嫉妒--表白--进一步熟悉--两情相悦--木已成舟--下一个起点。
  偌大的世界,遇到他,世界确是如此之小
  如何将激情维护成温情?确立关系--相互热吻--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爱情在激情散尽之后,一定会回归平淡。
  爱会帮助别人成长的同时,也使自己成长。
昙花一现的爱情,它其实不是真正意义本质意义上的爱情,或者如果我们非要用一个“爱”的字的话,那就是由一个特定的对象点燃的爱的感觉。但是爱情它怎么可能只是种感觉呢?感觉来的快,走的也快,就跟喜笑怒骂一样。如果爱情只是简单的能够用一个感觉来概括的话,那我们这么多人怎么还在追逐爱情,它有什么稀奇的,何必去珍惜它。
爱情,它更需要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情。爱情接下来的历史是由两个人共同撰写的。
激情不是爱情的全部,仅仅是Part of。
就好像点火炬,激情让我们点燃火炬,但是真正重要的不仅是点燃而是它能燃烧多久。点燃火炬不是终点,
而是下一个起点。昙花一现的爱情,我们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爱情。最多只是被点燃的爱的感觉而已。(一瞬)
爱情在激情之后会回归平淡。电影的结局总是男女主角KISS之后出现旁白,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为什么不继续拍下去呢?因为,继续下去就会是争吵,和好,再争吵,再和好……的无限轮回。因此我们只有在激情过后的阶段,用力经营自己的爱情,在帮助你的爱人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成长,保护好你爱的人。这样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度一生。

4、性与爱的混淆
一份完整的爱情并非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也不是罗素的“唯性论”。精神的默契与肉体的融合在爱情中缺一不可,而且经常会互相促进。
 作为一个成熟的、有知识的、受过教育的、年长的女性的观点,完整的爱情并不是柏拉图式的,也不是罗素的唯性论。
真正的爱情:精神的默契,肉体的融合。也不是独立存在,互为体系的。
一切会很自然,过程会非常纯真,没有负罪感。
与爱无关的性行为。两个条件,人类的生理本能,(也是动物本能,人是高级动物,人有思想和感情,有别于其它动物),但不是胡作非为的借口;(物质利益交换,金钱与肉体的交换,可能有短暂的欢娱,而不是爱,是一种等价物的交换,)。
但是,满足生理本能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千万不要犯法,(有人为此强奸);千万不要伤害别人,(让她身体受损);千万不要伤害自己,(性行为导致自己感染各种疾病,无法正常生活),(12月1日是艾滋病日)。——————————————————————————————————
写在最后:我的大学真的过的很不满意。尤其是在听过陈果老师的课之后,我更加懊恼万分,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真的很大。仅仅是她的一节思修课就能够到醍醐灌顶地为我解决爱情观的问题,我无法想象假如所有的课都有这样的好老师的话,我现在该会有多大的提高呢?但是,外部的东西我没有办法去改变,唯有改变自己。我需要更加主动的学习。去吸取更加有分量的知识。
———————魏伊晨

--
2011-10-12 12:12:1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79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