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sandy_qiu
sandy_qiu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311
魅 力 值:883
龙    币:13936
积    分:7946.7
注册日期:2007-05-07
 
  查看sandy_qiu个人资料   给sandy_qiu发悄悄话   将sandy_qiu加入好友   搜索sandy_qiu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sandy_qiu发送电子邮件      

马老师推荐的书及其他资源
推荐书
1. 法律类:
 《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 王泽鉴
法律思维是非常严谨和精致的。遇到一个案例,知道如何去分析,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只是国内的教育,太不重视这一块。你读书的时候,这方面的训练可能还没开始。这几年国内一些好的法学院才开始抓,但师资不行,不如自学。
读懂了这本书,整个人的思维乃至气质,可能都会随之一变。这是我自己的体会。
法律思维是非常严谨和精致的。遇到一个案例,知道如何去分析,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只是国内的教育,太不重视这一块。你读书的时候,这方面的训练可能还没开始。这几年国内一些好的法学院才开始抓,但师资不行,不如自学。
读懂了这本书,整个人的思维乃至气质,可能都会随之一变。这是我自己的体会。
 老王的天龙八部也不错(不知具体所指)
 《耶鲁精神》
2. 学习类
 《师友杂忆》钱穆
 蒙田的随笔
 《吃掉那只青蛙》该网址不再展示
很多也是老生常谈,不过系统看看也不错。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但很平庸。有些人活得轻松,却有不错的成绩。为啥?这本书里有答案。
人生的价值,来自20%的行动,其它80%的行动,只能产生20%的价值。
所以重要的不是忙碌,而是抓住有价值的事。
有价值的事,通常都是不愿意去做、抗拒去做的事,作者把它比喻成青蛙。假设我们必须吃掉一只青蛙,我们总是犹豫、逃避、推辞,总之能不吃就不吃,能推多久是多久。
作者的建议是,如果我们必须吃掉青蛙的话,就首先吃掉那只最大的青蛙。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以后准备交给我儿子。
其它的建议也不错,关键是系统。
初中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和老海同学一起阅读。
 学会提问 副标题: 批判性思维指南
这本书初中生就应该看看,未必完全看得懂,但读完后,孩子应该能知道,批判性思维很重要,而且是有技巧的。以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会注意这方面,持续地坚持,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我建议父母先自己读一下,对父母也会有帮助,通读之后,就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了。比方说,孩子写完论文之后,可以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孩子自我检查,父母也可利用书中的知识,引导孩子思考。
我在小屋读过一些初中以上的孩子的文章,文采不错,但内容很弱,这与孩子不会思考有关。初中以上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有反叛精深,但缺乏思维能力,所以很容易做出一些肤浅而偏激的判断。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能教育孩子如何思考,不但对学习有帮助,也能帮助孩子培育相对健全的人格。
批判性思维是人格独立的前提。但在目前的体制下,这一方面远未得到重视,我的学生中这方面的缺陷特别明显,所以我会让他们看看这本书。本科和硕士生都有人看,看后反应还不错。但我总觉得晚了些。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在初中以上阶段就开始。
内容好,指引也具体,将来指导孩子会有帮助的,特别是男孩子。
男孩子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在我看来是不可饶恕的恶。
3. 哲学类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托马斯・内格尔
 《麦克米兰-哲学百科全书》(MacMillan -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Donald M. Borchert)第二版(英文版)[PDF] 该网址不再展示
4. 历史类
 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
 严耕望的《史学三书》
 雷海宗《中国的兵》,可以给你儿子看,雷是大家,书不厚,晓畅易懂,却颇富史识,是大家手笔。绿山墙有。我以为男孩子还是要有些家国天下的情怀,对本国的历史与文化,保持一份温情与敬意,而对世界历史文化之兴替,亦有一份好奇和探索之心才好,如此方能有大格局与大胸襟。
5. 科学类
 爱因斯坦《自述》,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德)爱因斯坦著 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 杨建邺,爱因斯坦传——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海南出版社,2003.
 瓦斯坦,A.,爱因斯坦和他的生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6. 写作类
 The Elements of Style
评论:该网址不再展示
下载:该网址不再展示。
 George D. Gopen & Judith A. Swan: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
下载:该网址不再展示
地下老师的点评
这种写作指南之类的书对于已有相当写作能力的人来说是有用的,对一般人恐怕意义不大
我总觉得,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关键,多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所谓好好读书,就要沉下来走进去,当你真正走进(而非走近)作品和作者,作品和作者也就走进了你。阅读的东西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作品的神韵、味道、色彩、呼吸就进入到你自己的血脉中了,你才会真正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成长,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我见识过不少阅读量惊人的家长甚至孩子,但他们的写作能力却似乎并无过人之处,甚至给人一种游离于空中的飘忽感,阅读了太多的东西却依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根基,他们和阅读对象只是发生了一种外部的关联而不是内在的交融,他们的大脑似乎只是知识和信息的通道,而不是思想和智慧的熔炉。因此,我虽然前面提到了多读书,多好书,好好读书,但最为重要的恐怕还是好好读书。当然能否好好读书跟一个人的性格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我觉得内心特别孤独的人容易把书读好,也容易把文章写好,因为孤独的人才可能去思考。在这方面,小屋曾经贴过的两篇作文给我印象深刻,一篇是笨笨虫转的关于流浪猫的那篇,另一篇是又见炊烟的儿子的《影子》,我从这两个小作者身上看到一种特别可贵的孤独品质,其实这种品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或都曾有过,但是却被愚蠢的家长们当做一种令他们不安的病态东西早早地扼杀掉了,101的那个孩子和炊烟的儿子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们都有一个能够欣赏并保护他们这种品质的家长,我相信,他们的这种孤独和孤独背后的反思精神一定可以帮助他们走得更高更远。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该网址不再展示
特别是要注意其中对阅读的分类。
他是分为四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大部分人的阅读都是停留在前面两个层次,所以阅读效率很低。真正成熟的阅读主要看后面两种。他提出了一些建议,虽然我有些不同看法,但还是值得参考的。
 夏丏尊、叶圣陶写过一些还不错,名字好像是《文章讲话》之类,你可以搜索一下
7. 博物类: 《一地虫声》《剑桥少儿百科》
8. 大学生读物
1,书我确实不知道怎么推荐。知识背景不同,各人的兴趣也不一样。
2、孩子既然在大学阶段,我以为读两类书总是好的。
2.1 关于大学的书,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大学,大学精神,好大学的历史等等。要读大学却不知道大学为何物,不知道好大学是什么样子的,总是说不过去的。
2.2 名人的回忆录或自传,看看他们怎么理解大学,如何度过大学的,以及大学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科研会有哪些影响。
具体书籍,通俗点的,人文类的,我比较熟悉的,大概有几本
1、何兆武,《上学记》。西南联大虽然艰苦,但血脉壮旺,所以培养出一大批人。
2、何炳棣,《读经阅世六十年》。史学内容较大。何老说,当年清华精神,就是不做第二等题目,所以他一辈子要做第一等学问。大学即确定此目标,并制定了自修计划,后来果真成为超一流学者。
3、萧公权,《问学谏网路》,政治学者的自传。
4、严耕望:《治史三书》,说的是历史,其实对人文社科的学习和科研具有很高的一般性参考意义。这是我最重视的一本书,将来我带学生,是必读书。
5、张五常回忆起读书和求学的经历,《卖橘者言》里有一些,其它散件其各种随笔。张现在虽然爱胡说,当年也是经济学界一等一的高手,对这些方面颇有心得。
6、冯象,《宽宽信箱》。冯是当代少有的功底深厚的学者,古典学的修养尤其好,宽宽是他侄子,这些信就是写给他的,涉及到很多对大学的理解,还可让孩子接触到古典学的知识,比起坊间俗论和博客乱论有价值的多。
7,钱穆,《师友杂记》也很好。
如果这些与孩子专业无关,读读也无妨。孩子有点广博的视野,可能会对专业有帮助。再说,孩子生来毕竟不是只为做专业人的,了解文史对孩子理解传统和当下亦有极大帮助。对文化和历史存了一份温情与敬意,可能会别有境界吧。
推荐视频
 该网址不再展示 长大要成人
 该网址不再展示世纪大讲堂20110924试答钱学森之问(饶毅)
 世界历史系列 古希腊文明的回声 (原链接已经打不开 可在土豆网上搜索)
推荐的博客——
该网址不再展示

--
惶恐的做着父母
2012-02-03 18:23:5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84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