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搬运工
搬运工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556
魅 力 值:84
龙    币:405
积    分:385.9
注册日期:2012-05-12
 
  查看搬运工个人资料   给搬运工发悄悄话   将搬运工加入好友   搜索搬运工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搬运工发送电子邮件      

(7) 急诊室里惊险的一幕
在北美行医的故事(7) --急诊室里惊险的一幕 2010-07-20 20:57:12

做医护这一行, 时时刻刻如同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出错,甚至酿成大祸。

试想,偌大一个医院,十几个科室,几百号医生护士,每天照顾上千号进进出出的门诊、住院病人,要使这台庞大复杂的机器协调运转,各个部件都得设计精密,各尽其职。

可惜,人不是精密仪器,更不可能完美无缺,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众所周知,急诊室在医院里是打前站的,受伤的,急性发作的,来不及约医生门诊的,等等各色病人,统统来急诊室报道。先由护士初查,然后主治医复诊。病情轻的,简单治疗后放人;严重的,当然就要找各科主治医来收病人住院。

我拨通了急诊室的电话。急诊的主治医Dr.Smith听起来经验丰富,介绍了这位重病号的情况。

N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我被安排在医院妇产科值夜班,负责接收治疗当天临时来本院没有固定医生的病人。外面空气闷热异常,似乎一场雷雨将至的征兆。午夜时分,我一口气接生完两个孕妇,刚坐下来想喝杯水,嘀···嘀···,BB机收到急诊室的呼叫。

Tara,一个21岁的黑人姑娘,单亲妈妈,产后10天,是在市区一家医院生的孩子,怀孕期间及生产过程都很顺利。

今晚,Tara突发极度头疼,双眼视线模糊,于是被救护车风驰电掣地送到医院。急诊前台护士一检查,血压175/110mmHg(正常值应低于140/80mmHg)。另外,血液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血小板降低。

依据这些临床症状和检测数据,Dr.Smith诊断出Tara得的是罕见的“产后子痫”。这个病是妇产科最“骇人听闻”的并发症之一,严重了会导致全身抽搐,肝脏破裂,有生命危险。所以,上降压药之后,Dr. Smith命令护士开始给病人输静脉硫酸镁点滴,以防止抽搐。在这同时,他又通过BB机紧急呼叫在妇产科值班的我,是要由我检查病人后,收进妇产科的重症监护室。

我一听,情况紧急,马不停蹄地赶到急诊室。

急诊室里人满为患,35个房间里全是病人,医生护士个个脚步匆匆,脸色凝重。不知是天气不好,还是运气不好,反正今晚急诊室是一片“黑云笼罩”(这儿的美国医生戏称很忙的值班是有“Black Cloud”)。

来到Tara的房间,我敲了敲门,没人回应,只好悄悄进去了。灯光下,活动病床上躺着一位年纪很轻的黑人女孩,半睁着眼睛,似睡非睡的样子;旁边没有家属陪伴,主管护士也因事不在。

我喊了声Tara的名字,只见她努力地睁开了沉重的眼帘,布满了血丝的眼球朝我翻了一翻,挣扎着说了声:“医生,我浑身烧得难受”,便又倒头昏睡过去。

这一幕,看得我直发憷。不对呀,子痫病人不是没接触过,不似这副麽样;用硫酸镁治疗虽有副作用,像头昏,轻度肌肉松弛等等,但没见过看上去这样虚弱的。难道,她病情加重,抑或她有吸毒?(这个区,吸毒的人并不稀奇)。

正百思不得其解中,蓦地,冥冥之中有个声音提醒了我。

我走到Tara的静脉输液袋前,仔细读了上面的标记,中间大字写着:硫酸镁溶液600毫升,剂量是每小时输2克。袋子上方一角用小字写着:容量共50克。再往下一看输液泵的速度定的是600毫升一小时。也就是说,病人接受的是每小时50克的剂量。

天哪,主管护士,把硫酸镁的剂量算成了正常的25倍!

糟了,硫酸镁中毒可不是闹着玩的,呼吸肌麻痹,心跳停止,都可能发生。

我快步冲出门,对着护士的工作台喊道,“我需要护士立刻来9号房间!”

主管护士马上出现,我请她解释输硫酸镁的剂量,她豁然醒悟,赶快停止了给药。

值得庆幸的是,硫酸镁在我来之前不久刚刚开始输,所以,床边监测器上显示的呼吸心跳指数,均无太大异常。病人还不用给解药。

把Tara住院治疗安顿好后,我又回到急诊室。因为,我决定要把问题究竟出在哪搞个水落石出,避免此类情形继续发生。

我找到Dr.Smith, 和他沟通了这次人为的医药事故。他立即找来护士长和主管护士,询问了情况。原来,这个护士以前没有给过硫酸镁,药剂师在药袋上标记又不够明了,本来有疑问应该亲自打电话向药剂师咨询,可因忙顾不上,临时问了旁边一位护士,就急忙上了药。

忙中出错,加上粗心大意,不负责任,险些出了人命。主管护士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脸色发白,写满了愧疚。Dr.Smith和护士长对这次事故严肃对待,提出会向科里汇报,计划研究出一套使以后给药更安全的方案。

我明白,自己也曾经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医疗事故,在医院里时有发生。美国航空业有一套多年形成的系统培训方法:由小事做起,平时训练从上到下,层层把关。这样,才能避免飞机失事,并在紧急情况下做到滴水不漏,转危为安。

医学和航空有共同之处,都是人命关天,所以医院管理要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美国医学界在大力推广复制航空界的“安全管理系统(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训练法”。看来,我们这家医院也要跟上形势,将安全系统不断改进啊! 

不知不觉地忙碌了半夜,窗外渐渐亮起来;一场虚惊过后,病房里又恢复了平静。我倒了杯咖啡,坐下来。隔窗望出去,雷雨过后的天空,碧蓝如洗,旭日东升。

回想起急诊室经历的一幕,我真有些后怕,假如我晚到一刻钟,假如我没检查输液袋,假如。。。后果会是怎样呢,我不敢想下去。。。

说来也怪,我平时井水不犯河水,很少关心静脉输液,那是护士们的管辖范围。可巧得是,心中那个小小声音,在那个关键时刻,及时地跳出来,提醒了我,避免了一场不该发生的重大事故,挽回一条宝贵的生命。

正琢磨着,医院的喇叭里传来了牧师晨祷的声音(这是此间教会医院每天清晨的惯例):

“愿万事互相效力,让爱主的人得益处。。。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

牧师安详而恳切的声音,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渴的喉咙,一种说不出的感恩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万事皆在造物主的掌控之中,只要相信他,依靠他,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就会有平安和喜乐,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远志明 新浪视频】幸福婚姻第一讲:认罪悔改
该网址不再展示
(此文由搬运工在2012-06-01 19:13:20编辑过)

--
【视频40分钟】:从学者、律师到牧师-----刘同苏,候君丽夫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2ODk0NjU2.html
--
2012-06-01 09:09:1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0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