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christy
christy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3936
魅 力 值:2438
龙    币:27887
积    分:15159.5
注册日期:2002-04-16
 
  查看christy个人资料   给christy发悄悄话   将christy加入好友   搜索christy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christy发送电子邮件      

麻雀姐姐说的事情让我想起一本书,很好看,推荐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胜过千年 本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也是他迄今最成熟最大气的作 品。 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的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洁,叙事直 接,有汪曾祺和孙犁等前辈作家遗风。因而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 构成言说的艺术,都能拧出作家的汗水。更为重要的是,作家唯有用此语 言,才有对应和表现作品的内涵: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和人类生态,因为 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自在。人与人之间虽说来往不多,但并不孤独;与人 对话的中国文化和浮生百姓,却因为极端注重现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 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说贴心话、温 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这样的孤独体验每个国人都有;这样平视百姓、体恤灵魂、为苍生而 歌的小说自五四以来却是第一部。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 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 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 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 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有关。话,一旦成了人与 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 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由此,我们忽然发现,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这种累,犹如漫漫长夜,磨砺着我们的神经祖祖辈辈。 为了摆脱这种孤独和累,书中的人们努力制造着声响和热闹。于是喊 丧,便成了书中主人公杨百顺崇拜的职业。与戏子手谈,成了县长的私宠 。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的民族还在继续为此付 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一样。不管你导演了多大的场面,也不管你举行了多 少个庆典。因此,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们在《论语》和《圣 经》之间徜徉,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对话的千年思考中徘徊…… 当然,阅读本书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 所依托和慰籍,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 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这是它的序

--
2012-07-31 15:54:0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7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