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音乐满屋
音乐满屋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308
魅 力 值:866
龙    币:7827
积    分:6104.3
注册日期:2009-09-15
 
  查看音乐满屋个人资料   给音乐满屋发悄悄话   将音乐满屋加入好友   搜索音乐满屋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音乐满屋发送电子邮件      

[琴如人生]关于钢琴启蒙教育的一些建议
新学期,想要报名学钢琴的孩子很多,小屋里咨询的家长也不少。
前几周做了一场家长交流会,因为暴雨的关系,只通知了一些就近的家长参加。
在这里把交流会的一些内容共享给大家。
乐满屋在回龙观3年整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期望孩子能够了解接触和热爱音乐,而并非是要专门钢琴演奏的学习。
但是因为中国音乐教育本身的不够重视和匮乏,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三,四岁就开始着急希望让孩子通过学习钢琴而开始学习音乐。但是钢琴的技巧性,却让孩子无法在3,4岁这样的年纪能够轻松驾驭,而导致根本无法体会音乐真正的乐趣。
我曾经形容过,音乐世界如同一座绚丽的花园,孩子有美好的想象和憧憬,钢琴只是实现这个花园的工具之一。但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音乐教育却是,让孩子拼命去学会如何正确甚至是专业的使用工具,但是却从没有给过孩子想象描绘整个花园的美好。最后孩子的确学会了如何正确专业的使用工具,但是他们的心里却失去了对整个花园的热爱。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首先要学会使用的工具不是钢琴或者任何乐器,而首先是我们的耳朵和嘴巴倾--倾听和歌唱。只有心里有音乐的人,才能够听到音乐的美妙。而西方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也说过:不会歌唱的人,一辈子都不会热爱音乐。
在这里,给所有希望孩子能够了解和热爱音乐的家长一些比较实际和简单的建议:
1 孩子从胎教开始,就对音乐有倾听的能力,所以三岁以前可以选择莫扎特,巴赫,肖邦,舒伯特等音乐家的古典音乐作品,当做生活中的背景音乐使用。这种浸泡式的音乐教育,会在孩子五,六岁真正开始学习器乐非常明显的显现出来。
2 三岁左右,也是孩子对音乐好奇和敏感期,这个时期可以选择一些音乐早教课程,做为孩子音乐素养的早期培养,比如奥尔夫音乐,妙事多音乐课程等。让孩子通过肢体的协调来感受音乐的韵律。
3 四岁~五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已经开始发展,可以参加一些音乐启蒙课程,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对一切的热爱,都要以了解为基础。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了解音乐的最基本构成。
4 五岁~七岁,是最基础钢琴技术的学习阶段。但是仍然不能以钢琴技术的快速上升为主,而是要重视将孩子三岁开始到五岁期间对音乐的情感和能力的累积与钢琴的融合。这一时期,孩子三岁以前对音乐的累积开始显现。
5 七岁以后,音乐的祭奠足够深厚,才能够专注于钢琴技术的练习与提升。这一时期所体现的是孩子之前培养的所有音乐能力:包括音乐的想象力,乐理知识能力(唱谱和识谱),钢琴技术基本功等。

在这里单独说明一下钢琴技巧。很多家长都很认可一种说法,就是一定要打好基础,否则很难改。的确如此,但是对于五~七岁的孩子,究竟那些技巧是必须的,那些是可以后期慢慢调整改善的。这里虽然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建议,但是包含着我在中央院教授身边4年的学习听课经历。
1 弹钢琴不是单纯的手指运动,而是整个身体的协调和协作,所以不能一开始就局限于手和手指,相反更重要的是整个人,肩膀的放松,大臂的柔和通畅。最后才是掌关节以下手指的支撑。所以老师不能够仅仅关注手指,而是从一开始孩子面对钢琴就要帮助孩子寻找一种放松和通畅,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也是放松和通畅的。
2 至于很多家长有误区最严重的,关于手型。见过很多孩子,弹到很难的级别了,依然还在努力保持所谓握鸡蛋的手型,并且是老师严格要求必须做到的。只想举一个例子,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通用的语言,那么我们弹琴如同说话,轻松,柔和,通畅的表达让人舒服,也可以激烈的发泄内心的愤怒,或者悲伤。那么我们在表达这些不同情感的时候,我们的表情,嘴形是始终如一的吗?肯定不是!所以,我们弹奏音乐的手指,手臂就如同我们表达音乐的表情和嘴巴,肯定会因为表达不同的情感而生动的变化,而不是僵硬的一种模式。所以真正在乎的就是掌关节与手指能够很坚固的支撑,便足够。所谓握鸡蛋的手型,是指刚刚面对钢琴,不进行演奏的时候一种自然的状态。而不是贯穿整个音乐的演奏。

之后是几点对音乐表现力上的一些建议。从开始跟随中央教授学习,她几乎所有参加考级的孩子,都是优秀成绩,而非通过。所以我也一直暗暗激励自己,因为所谓优秀成绩,并不是单纯因为钢琴技术,而是评委能够感受到孩子了解音乐,并且能够很准确有感情的进行表达的一种能力。去年,终于一个孩子,考三级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欣喜的是,我从最初一个只注重钢琴技术的初级老师,慢慢开始积淀出了被认可的音乐理解与内涵,并且能够教会孩子如何表达。
1 不要单纯学习《小汤姆森》《巴斯第安》这些外国启蒙教材。而是应该加入中国音乐的学习。音乐是语言,我们要从与我们母语最相近的开始渗透和学习。其实如《小汤姆森》中所有的曲目也是美国最古老的一些民歌和儿歌,所以适合的是他们国家的孩子启蒙学习音乐的,只是钢琴所谓舶来品,我们也一同认为这些教材所谓权威。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入中国音乐元素,每个国家民族的音乐,都与他们的语言习惯相同,所以孩子更容易理解本民族的音乐。
2 启蒙阶段,孩子一定要先能够完整和流畅的唱出音乐旋律。《卡尔.威特的教育》曾经说过,语言的表达代表着孩子的思维,如果语言表达混乱,那么意味着思维的不清晰。所以如果孩子无法完整流畅的演唱出旋律,那么就意味着孩子心里的音乐思维还处于混乱状态,这个时候再加上手指的弹奏,一定只会更加混乱。
3老师一定要帮助孩子清晰音乐旋律的构成。让孩子能够清楚乐句的划分,如同我们说话,每一句之间要有呼吸,有情绪的转换,这样的表达才更加清晰舒适。音乐也如此。

这些年一直坚持学习和修炼的两件事情:瑜伽和钢琴
生命中一切美好事情都是想通相同的,而音乐和瑜伽都是起源于生命的最本质的美好。
所以瑜伽老师说:瑜伽的本意是连接,技术上最重要的是稳固呼吸与放松
中央院教授这些年所传授与我的音乐感知也同样: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乐思的连接,稳固的呼吸与放松通畅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和技术。

最后给所有想要为孩子选择学习一种乐器的家长最为重要的一个建议。
什么样家庭环境的孩子适合学习乐器:
父母有一方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保证孩子有比较规律和稳定的作息时间。虽然乐满屋一直不赞成家长陪同上课和课后的陪练,但是父母要对孩子的学习关注而非管束,但是如果家长没有精力和时间够给予孩子学习关注,尤其是课后时间完全交给老人照顾的孩子,学习器乐的过程会非常艰难。

最后感谢所有对乐满屋关注和支持的观里家长们~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音乐满屋》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12-08-07 15:53:1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7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