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最美的机器人故事 最轻松的科幻小说 (评论: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2013-02-01 16:15:55   来自: 椅子和盆友 (作为屌丝,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的评论 [点击查看图片][点击查看图片][点击查看图片][点击查看图片][点击查看图片] 5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对于爱好科幻小说的诸君来说,应当属于久远的回忆了吧。
  毕竟在科幻小说这一类型里,法则、定律、科学技术都是最容易过时的,那么有什么理由,在看过复杂的“矩阵世界”之后,在俯瞰过十万光年的“银河帝国基地史全传”之后,还能拿起这本以“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为主要科学元素、看起来很薄很“过时”半个多世纪前完成的机器人故事《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呢?
  把这个问题拿去问了一位喜欢机器人故事的朋友,友人却说,在阿西莫夫的作品里,她最爱的就是这本《我,机器人》了,首要原因也很简单,这本机器人故事读起来最轻松。
  
  最轻松的推理型科幻小说
  翻了一下《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故事“外核”是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接受记者采访,她讲述了关于机器人的9个故事,故事“内核”就是这9个可以独立成篇的故事。苏珊•凯文讲故事的顺序基本按照机器人发展历程来进行,9个故事整合出一部“机器人发展简史”。
  阿西莫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开创了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这一全新的科幻小说逻辑,更借助机器人的“失常”状态来“颠覆”自己提出的法则。
  一边是颠覆,另一边则就是破解,每一篇故事的核心冲突,都来自破解“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漏洞,这“破解”也是读者和小说主人公一起经历一场紧凑而又风趣的“推理”。
  融合了科幻和推理两种类型小说特点的阅读体验,仅仅以每个故事平均20来页的篇幅就能“潇洒”完结。在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当下,这本机器人故事还真是能让读者在闲暇时刻轻松进入一场比一场精彩的科幻“舞台剧”。
  较之一般的科幻小说通常都是在最开始的20页里为营造一个陌生感、科技感、悬疑感的故事环境而努力;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则免去了阅读门槛过高、进入时间太长的麻烦。
  作为硬派科幻小说家代表人物,阿西莫夫的小说逻辑严谨有序,因而,虽然是用极简单的方式来讲故事,却不代表阅读这本书可以浅尝辄止。
  
  最简单也最深刻的“人机共处”范式
  这本阿西莫夫写于1940到1950年间的机器人小说,比美国人乔治•德沃尔1959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还早了一段时间,虽然此前,“机器人”一词,已于1920年由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提出。然而在1942年阿西莫夫首次完整提出“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之前,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描述还笼罩在一股“机器人威胁人类”、或者说“机器人反抗人类奴役”的忧思与恐惧中。
  台湾科幻译者叶李华认为,起初阿西莫夫只是对于“引人同情的机器人”这一故事范式情有独钟,而当他提笔写机器人的时候,逐渐将机器人想成是由工程师制造的工业产品,它们具有内建的安全机制,不会对主人构成“威胁”;又因为是用来执行特定工作,所以跟“同情”也没有干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酝酿,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开始部分显露于《理性》、《骗子》这些1942年之前创作的故事中, 到了1942年3月,阿西莫夫发表了《转圈圈》这个故事,水星采矿机器人围着矿区进退两难的时候,机器人机械师多诺凡和鲍尔从“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开始分析机器人“失常”的缘由——这是阿西莫夫首次提出“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作为机器人正子脑中最根深蒂固的三个原则,也是机器人一切行为的根源。
  
  所以,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纵然可以有“玩乐、辅助、忠诚、欺骗、背叛、服从、指挥、领导……”种种,但只有符合“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机器人才是正常的,“人机共处”的范式也正基于此: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 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看似简单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其实不仅是机器人的伦理法则,也是人类对于自身的伦理观体现。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在《证据》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阐述,摘来与诸君共享: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也是世上许多伦理体系的主要指导原则。不用说,理论上人人都有自保的本能,这相当于机器人的第三法则。而每个拥有社会良心和责任感的‘好人’,理论上都会服从适当的权威;听从他的医生、老板、政府、精神医师,以及同事的意见;并且守法重纪,循规蹈矩——即使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安适或安全——这相当于机器人的第二法则。此外,理论上每个‘好人’都会爱人如己,保护他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这相当于机器人的第一法则……”
  在阿西莫夫冷静而有序的科学逻辑里,“人机共处”这一范式可以基于上述伦理准则。耐人寻味的是,阿西莫夫为“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标注了来源和日期——《机器人学手册》第56版,公元2058年。
  
  因而,当2013年的我们发现那些早已被运用于阿富汗和巴以冲突的战斗机器人沾上人类鲜血时,当好莱坞电影又一次以“机器人沦为杀人工具”的科幻大片来轰炸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力时,也不必太绝望。机器人伦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1942年虽已踏上征途,但鉴于机器人所保护的人类,尚未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人机共处”这一范式的实现,自然还有待磨合。
  
  最简单却也最美好的机器人故事
  美国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说,科幻小说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在哲学上它可以是天真的,在道德上它可以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甚而有些粗糙的……
  阿西莫夫的文笔以朴实见长,在《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中,没有多余的环境描写,没有大段的抒情,更没有点缀爱情故事,他笔下的人类,要么是冷淡的“老小姐”苏珊•凯文,要么是仅仅以对话来体现美式幽默的机械师鲍尔与多诺凡,如此看来,这本机器人短篇小说集的确在美学上是比较粗糙的,然而,不要忘了,机器人才是这本书的主角:
  当机器人“小机”踏着孤独的步伐离去,小主人葛洛莉雅强忍着眼泪的时候;
  当机器人“小机”的两只铬钢手臂(能将一根直径两英寸的钢条弯成麻花)温柔地、怜爱地搂着小女孩,双眼则冒出深深的、深深的红光的时候;
  当机器人速必敌猛然停下脚步,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仅带着轻微的、不定的摇摆,仿佛是一棵在微风中摆荡的小树……鲍尔喊道:“好了,速必敌。孩子,过来这里”的时候;
  当谁也无法战胜第一法则电位,那古董机器人蠢蠢地说:“主人,你身处险境”的时候;
  当鲍尔终于明白“小可爱”为何要坚持自己是优等生灵,为何拒绝服从命令的时候;
  当苏珊•凯文声音中的渴望之情掩埋一切,某些女性特质穿透博士的外衣向外窥探……跑到厄比面前,双手紧紧抓住他冰冷而沉重的手掌。“谢谢你,厄比。”……机器人厄比慢慢拾起抛在一旁的小说,却没有任何人看透“他”的心灵的时候;
  当第二任世界总协拜尔莱决定走进原子分解炉,不留下机器人曾经当政的任何证据的时候;
  阿西莫夫笔下不带一丝人性瑕疵的机器人,与其说是“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严谨和有序,不如说是人类对于美好人性的浪漫主义想象力的呈现。
  值得一提的还有,阿西莫夫以“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为创作经纬,科幻迷们所熟知的“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都是以这一原则为前提。
  因而,在阿西莫夫的科幻世界中,当他为未来写传记的时候,在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的“基地”系列里,谁可以和人类一起并肩前行,谁是地球真正的守护者,阿西莫夫似乎更偏爱机器人。
  就像是地球拥有卫星月亮一样,每当日薄西山,无论阴晴圆缺,总是月亮洒下清辉,于是黑夜才有了影子;
  所以,在阿西莫夫笔下,俯仰两万载、纵横十万光年的银河帝国史,真正的“上帝”不是哈里•谢顿,而是那个在一弯肥厚的星月上默默等待人类到来的机器人丹尼尔和他的同伴们。
  
  然而人类也不需要失落,以“辩证”的观点来看,曾经地球的主人是恐龙,如今是人类,未来会不会是机器人,谁又能肯定呢?
  




椅子和盆友 02/01 16:15
原文地址:
该网址不再展示

--
2013-02-05 13:05:0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1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