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7130
魅 力 值:3890
龙    币:39473
积    分:24638.9
注册日期:2002-01-07
 
  查看又见炊烟个人资料   给又见炊烟发悄悄话   将又见炊烟加入好友   搜索又见炊烟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又见炊烟发送电子邮件      

以前存的一篇文章,参考一下吧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1:随班就读、双拥
小升初除了主导的推优、特长、点招、派位等入学方式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非主流的入学方式,比如像随班就读、双拥、选择私立学校等
  随班就读:
  这是我国一种保障残疾儿童在普通中小学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一种制度。因为涉及的范围极小就不再作详细说明,不过作为小升初的一种升学方式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双拥:
  在部队工作的现役军人的子弟,可以不经过其他升学方式而直接升入对应的中学。
  私立:
  在基础教育阶段,北京市的私立教育整体水准与公立学校的差距十分巨大,私立学校生源质量也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比。小升初家长如果想以私立方式升学必须做谨慎选择。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2:条子生
2010年小升初坑班叫停后,公办NX条子横飞。今天就来说说条子生的问题。
  什么叫做条子生
  也就是后门生,在小升初升学中某些具有特殊社会关系和背景的家长总能行使一些“规则”,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满意的升学机会。进入所谓的NX。
  条子生升学流程
  每间好学校都预留了大约10%(只是概数)的学位给人家走关系户的,这个工作要在春节前后就做好,提前和学校打好招呼。听说热门的学校由于条子太多,还要PK一番,这个PK不公开的,题目也是学校自己出,竞争也没那么激烈。
  北京哪些学校的条子生多
  8中的条子多是事实,但是条子比价厉害的应该还是4中,和人大附中吧。据说副总理级的条子每年有10个左右。越是牛校接受条子的可能也就越多,而且来头应该都不小。
  怎么看待条子生
  很多家长之所以大声疾呼恢复统考,想让孩子获得比较公平的机会也是重要因素。现在,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范围,优势教育资源逐渐向强势背景家庭倾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例提高的比较快。
  某种意义上讲,小升初的结果实际上已成为各个家庭最终对决的产物。这对于孩子的接受教育是不公平的。小升初点招、共建、特长、推优的头一匙鲜应该都是条子先尝的。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3:定向
某些中学由于传统的、历史的或其他的原因与一些小学有着升学上的牢固关系,它们每年都定点接收这些小学的学生,接收量一般还都比较大。
  定点接收中,学生学习的好坏、学校的推荐都很关键。教育强区的重点小学很大一部分都有“定向”接收的中学,这使得重点小学毕业的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大部分重点小学的学生最终参加大派位的很少也就不足为奇。
  比如,实验二小与实验中学、北京小学与北京8中、黄城根小学与北京四中、史家小学与北京2中等。定向与共建很相似,但本质是不同的。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4:直升
九年一贯制学校指的是9年制教育的学校,小学毕业后都可以直接升入本校的初中部,避免了小升初时学生、家长诸多的苦恼,但遗憾的是目前多数北京市直升的学校,很多学生在中考、高考中的表现平平,这些学校在中学阶段一般都在二流中下徘徊,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年级通常被称为1年级、2年级……,至9年级。目前北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约20所。由于近几年来家长对小升初择校的愿望日渐强烈,有些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初中部已出现学生流动的迹象。
  看看北京都有哪些比较优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景山学校
  景山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品牌校。作为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试验的学校,景山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育英学校
  育英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学校,是海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杰出代表。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
  近年来,嘉铭分校中考合格率达100%,优秀率50%,中考70%的学生进入重点校。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5:寄宿
拥有寄宿资格的中学,在小升初的时候可以独立招生,一般都可以全市招生。
  目前北京比较好的的寄宿学校不是很多,也就十一学校、101、师达、海淀外国语还算不错。
  初中阶段,如果家长能抽出时间照顾孩子。还是不建议初中阶段寄宿。孩子在初中这三年,是性格和习惯形成的第一个关键期,对于不可逆的成长过程,错过了,就等于放弃了,不太合理的打算,除非你家实在没有监护人可以替代,可以用别做后悔事来形容住校,不过,管得住自己的孩子也有,但毕竟少数,让孩子住校的赌注有点大了。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6:子弟
一般是说教师的直系第二代或第三代在小升初的时候可以不经过其他任何方式,由所属小学上报升学名单到各区县教委备案并获得批准就可以直接完成小升初到对应的中学升学。
  比如说,海淀区各大学的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师子弟直接升入西城区最好的中学之一三帆中学(师大二附中初中部)等。北大老师的孩子可以去上北达资源或是北大附中。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7:特长(华罗庚杯 走美杯 学而思杯 巨人杯)
特长生主要指在科技、文艺、体育三个方面表现突出、在升学前一年内取得相应比赛、竞赛名次获得证书,经过各区县教委特长生资格认证,参加测试合格,从而被重点或传统对应项目中学录取。
  根据北京市的规定,各种考级证书不再作为特长认证的任何依据,只有比赛、竞赛取得相应的名次才有资格获得认证。作为一种小升初升学的方式,科技特长生在教育三强区录取的比例、人数都是最多的,其次是文艺各项目、录取比例最少的是体育。2009年东城、西城、海淀特长生总的录取比例,东城区约10%,西城区11.48%,海淀区最高为13.68%。
  特长小升初升学建议:经向多位特长招生老师打探,他们提出如下建议,以提高录取率。
  A.多确定本区几所目标学校。锁定目标学校后,请一定找出这几所目标学校重叠项目最多的特长,最终锁定两所,因为一般每个学生只能报两所中学参加特长测试。重叠项目多,特长培养就可以有针对性,即学一项特长即可涉及到至少两所以上的重点中学,增加录取的机会;
  B.文艺、科技特长小学入学后开展越早越好,以便积累到5~6年级间产生与众不同的成果获得较好的名次;体育特长,如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仅为升学考虑,应在小学三年级后开展,超过四年级再开展体育特长培训就很难在5~6年级期间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了;
  C.确定特长,取得进步、获得名次后要多与目标中学相应的负责老师保持联系,特长生的录取不仅仅在6年级最后的测试时刻,很多会提前测试、优先录取,如果到最后由于时间紧张、学生骤增即便有不错的特长成绩,可能都无法获得测试、面试的机会;
  D.就自身的特长项目适当关注其他教育强区的对应目标重点中学,一旦未被本区重点中学录取,其他区的特长招生时间错开了,你的特长成绩若被那所学校认可,对方愿意接收你,完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以“共建”的方式录取你,这就看你的特长“长”到何种程度了,总之,也要用实力说话。
  特长生,可能是还能摆在台面上说的小升初入学方式,但是其实特长生的水也很深。有些学校并不是真的想招有特长的孩子。只想利用特长生挤出一点点的名额去招自己想要的根本没有特长的孩子。这个在没有点招指标的学校尤其明显。
  真正招特长生的学校里面的故事更多。想走特长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搞清这个学校的管乐老师出自哪里。这很关键,在北京的地面上,特长生小课老师一般分两派:
  1、军乐团派。这个派系在小升初的特长行业里是最黑最狠最不讲道义的一个派系。声誉也很不好。什么钱都敢拿,多少钱都敢收。这个派系主要集中在lgf、by等校;
  2、学院派。学院派又分两个集团,第一集团是中央音乐学院派。第二集团是中国音乐学院派。这个派系做事比较稳健、含蓄,运作成功率高,要价合理。比军乐团派好得多。这个派系主要控制着bz、rdf、101、11等校。想走特长的家长首先要搞清派系,再想怎么运作孩子的升学。
  小升初处处是陷阱。尤其想走特长的孩子的家长,要多加小心哎,江湖险恶啊!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8:占坑
2010年的小升初似乎总是风雨几多,寒假前,教委发文叫停所有坑班,紧接着,诸多的坑班听课了。坑班叫停之后,家长曾一度迷茫,这曾经爱恨几多的坑班,这个时候似乎是一剂安慰剂亦或者是镇定剂。说说坑班的那些事……
  坑班就是确定目标中学后,报名参加目标学的培训或与目标学校有关的培训,沾上一个位置,等待参加最终的录取考试。占坑分为:金坑、银坑、土坑和粪坑。
  “金坑”是指与最顶尖的中学录取关联性最大的培训班,而且这种培训班又确实与这所中学有最紧密的联系,不上这个培训班就不可能通过“点招”被录取。
  “银坑”学校的知名度、录取力度次之。
  “土坑”指的是在重点校里最一般的,即便上了这所中学,未来进入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占这种坑的人数比较少。
  “粪坑”基本就是说与升学、录取没有什么关系,可对方又不明说,但又让你交钱培训,属于误人子弟,信息不对称的家长容易上当,也是最让人憎恨的坑儿,说白了就是陷阱,需要谨慎提防。
  小升初的家长谈论的主要是金坑和银坑。
  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要让孩子同时占好几个坑,有时是金坑与银坑相组合,一旦某个坑没站住,就让下一个坑接上,如此反复,博取被重点中学录取的机率。很多小学生时间、精力有限只选择所占的诸多“坑”中的一、两个去培训,其他的只参加考试,这也是很普遍的。这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大量的学生占了太多的坑,很多情况下一个学生被好几所中学同时录取,但只能选择一所就读,其他录取的学校的名额就浪费了,又挤占了别的学生升入这些中学的机会,这种假象又进一步加大了很多培训班占坑难、竞争压力大、学生、家长心理紧张的现象。
  因此合理而不盲目占坑对大多数学生都是有利的。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9:点招
2010年的点招,101发起第一炮,而后,清华附、四中、十三分、三帆陆续开始……今天就来说说点招的那么些事儿。
  点招:这是一种不公开、不透明却很有效的小升初招生方式。
  在很多区县,特别是在教育强区的东城、西城、海淀区存在得尤为明显。简单说,就是许多重点中学通过自己办培训班或与某个机构联合办培训班或授权某个机构办培训班或虽不办培训班但定期考试等的形式选拔学生的一种独立而“违规”的制度。
  说它独立,是因为它不受任何别的招生方式的影响独立运作且卓有成效;说它违规,很明显这与目前的教育系列的法律、法规有明显的抵触。小升初所谓的乱象、家长的、学生的苦不堪言主要来自这里,但因为它升学的有效性、相应中学的优质性使这种升学方式变得让许多家长又恨又爱,骂在嘴上,动在学上!由于目前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教育又不均衡,重点中学怕招不到好学生,学生又怕上不了好中学,“点招”就自然合理的诞生了。
  据测算,2009年教育三强区东城、西城、海淀它们各自的“点招”名额,占各区升学学生总数的比例惊人的相似:22%到24%左右。
  在点招中,数学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英语,授课、考试的难度很大或相当大,是真正的选拔性的,完全超越了基础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既然是选拔性的,即意味着多数人的淘汰,越知名的中学淘汰率越高。
  “点招”不仅需要家长、学生体力、时间的付出,更需要家庭金钱的付出,如果从小学一年就开始“点招”的学习,我计算了一下,上所谓顶尖的综合培训,花费超过10万人民币是很平常的。为了避免淘汰当分母,在“点招”中就产生了“占坑”。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10:大派位
大派位:
  也就是划片入学完全由电脑抽签完成,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最公平合理的升学方式。但由于教育质量区域性的巨大差异、学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师资的差异性、高考制度的强力选拔性等因素影响,大派位只有两三年被较严格执行,后来被不下10种的入学方式所打压,目前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以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大约分别44%、 33%、40%。
  如今,大派位比例的高低,已被很多人作为衡量一所小学教育质量高低、生源质量好坏、家长对教育重视与否、中学愿意录取与否的标准。一所小学最终参加大派位学生的比例越低越受家长重视,因此也左右着家长的选择。以大派位方式升学的学生,即便被本片重点中学录取绝大部分是不能与通过推优、共建、“点招”、特长、子弟等方式录取的学生混合编班就读的,部分学校甚至在师资上也给与不同的待遇。
  大派位,正有逐渐演变成弱势家庭、弱势群体、“问题”学生、信息孤岛者升学方式的趋势。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11:共建
共建
  某些具有实力和背景的大单位和一些优质小学、中学签有共建协议,学校每年都会给这些单位的直系子女一些升学指标,共建单位要向学校交数目不等的钱,这些钱有的由这个单位出,有的由学生家长出,统一由单位把钱给教委,教委留一部分,返给学校一部分。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出一个单位共建班的名单,写明各个区招收共建生的几所学校。
  共建只是学校给一个考试的机会,是否能上还要看孩子自己的能力。绝大多数重点学校,在共建问题上能做足文章,既获得共建费用又可以使招生录取名额变得机动灵活,许多看似根本不可能录取的学生主要就是通过共建的空间完成的。共建享有一项“特权”:不受行政区域、学籍、学生实际居住地、户籍的任何影响。因此,社会呼吁限制共建的呼声很高,但目前并没有彻底解决的迹象。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12:推优
推优也就是小派位。是指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学生能够升入优质中学而采取的一种类似于选拔的升学制度,符合要求后和统测分数高低无关,所有填报志愿的学生均由计算机抽签完成。
  目前北京市公开明确具有推优制度的区是:
  东城区,基本要求是连续三年三好生,参考5年级统测成绩,规定推优的比例是15%,任何一所小学都是15%,2009年这个区推优成功率为80%,真正的推优的比例是12%;
  西城区,基本要求是三好生,连续获评次数越多越有优势、5、6年级统测成绩不低于540分,规定的比例是30%,每所学校都是30%,2009年推优成功率76.5%,真正的推优比利是23%左右;
  海淀区,基本要求有40多项,每项打分,满分是100分,其中获得“干部”资格的学生占的分数最多,学习成绩占9分,规定的推优比例是普通小学11%、“重点”小学15%,总的比例是13%。2009年推优成功率66%,实际推优比例约为8.58%;
  崇文区,基本条件是5、6年级统测成绩大排名,前100名进入汇文中学,其他学校依据统测分数段一次录取,总比例超过20%,每个学校没有比例限制,完全看统测分数;
  朝阳区,基本条件没有公开,人为掌握程度,全区只有不到100个名额,1%的比例都不到,真正优秀的中学很多不在推优范围,推优在这个区实际没有任何意义。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13:自选
自选这个方式也是没有任何家长透露过的。我到过很多中学,很多老师抱怨招不到好的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对“好学生”的情况不了解,也不可能在人力如此有限、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要求学校去了解更多学生除学习以外的情况。那么怎么让学校更多了解到学生的情况?综合一些重点中学招生老师、专业老师的意见作如下建议:
  A:不要仅在毕业年级,也就是6年级再向目标中学作自我推荐。重点中学小升初招生方式的回旋余地是很大的,如果一个学生自认为学习比较好或获得了某些荣誉或有某些特长,应该从4年级开始多瞄准几所目标中学,经常与“对口”的老师保持联系,比如,你学习很好,取得了学科竞赛的优胜要与这几所目标中学的教导主任或教学主任建立联系;比如,你科技有特长,要与目标中学的科技辅导老师联系;再比如,你有文艺特长要和目标中学负责这方面的老师建立联系;又比如,你获得所在小学的各种荣誉和职务要加强和目标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的联系等等,这样就可以不断强化老师对学生名字的人知,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优势就会持续性了解,小升初进入目标学校的机会相当大。
  一位重点中学招生的老师告诉我,6年级我们收到的学生简历很多,有的家长写得还很多,老师在那么短的时间根本看不过来,只有书面的材料,没有感性的认识,做出录取的选择是很困难的。而有感性认识的时会被首先关注和录取的。
  B.经常参加所在区教委组织的各种活动,争取斩露头脚,“富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生我们都爱要”;
  C.与上述所说的类似中学“对口”的本小学老师保持良好关系,争取获得向目标中学的引荐,被录取的机会特别大。这不是走后门,而是自己的优势特点被小学老师认可,愿意为你作铺路石。这也是学生“情商”的表现。“如果让老师欢你,不上好学校都难”——西城区一所市重点小学老师对我说。
  这里要说一件事,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在一所不错的小学读书,是大队长、班长、学习也很好还有文艺特长,她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有为孩子做更多的升学准备,推优落选后,没有任何一所区重点以上级别的学校接收,只能参加大派位,到了一所比较差的中学,孩子自尊心很受打击,这位母亲也常常以泪洗面,痛悔对不起孩子!我要说明的是,优秀的孩子很多,机会是创造的,不要过多沿袭传统的观念。

北京小升初入学途径之14:密选
这种方式是在小升初中家长从来没有提到的,根据我的调查和了解,我第一次予以公布。大家都知道北京市的小升初升学方式中有“推优——也叫小派位”、有“大派位”(注:关于大派位、小派位我在下面会有专门的条目)。在这两种方式背后有一种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密选”。
  小派位密选:大家都知道根据北京市教委的规定,每个区县对小学都有自己的“统测”,最重要的统测在四、五、六年级或五、六年级。这个对学生、学校是要排队的,只是不公开而已,只有少数核心人知道。既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各个区的各个中学也是不知道的。但各个区的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是非常想知道这个分数排名的,不说你也应该知道,他们想知道谁的学习最好。怎么办呢?教委是严格保密的,这点做得很好,应该肯定和赞赏。于是“密选”就产生了。
  我先拿西城区做个假设:大家都了解,在西城区要参加小派位一个重要条件是两年的统测成绩必须达到540分以上,甲学校是这个区最顶尖的中学之一,到小派位的时候,肯定会有特别多的符合540分的学生报这个学校,事实也证明最顶尖的中学报名的学生比录取人数多出很多,甚至几倍。小派位的规则是抽签,也就是凡是符合540分报考甲学校的学生都有被抽中的可能,当然落选的机率也相当大,毕竟符合条的学生太多了。
  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这所最顶尖的中学既可能抽到540分的也可能抽到550、560、570、580、590的,万一抽到低分的学生多就会影响生源的质量,能不能只“抽到”高分而少要些低分的学生呢?显然,电脑抽签时是绝对办不到的!
  于是,甲中学和其他顶尖的中学就开始在抽签前行动了:派人到某些小学了解每个班哪些学生统测分数最高(比如:前3或前5名)、哪些学生在全校最高(比如:前10或20名),当然这些分数都远高于540分。
  还有一种情况,密选不一定在两次或三次统测完成才开始,有的学生很突出,一次的统测就遥遥领先的话也会被这个区的顶尖中学高度关注。当然,密选在统测完成后、小派位开始前是最频繁的。
  当这所最顶尖的甲中学选中分数最高的若干学生后会做三件事:
  第一,征求学生意见是否愿来甲中学;
  第二,如果愿意来,在小派位的时候就要求这个学生所有的志愿只填甲中学的名字,争取被电脑“推优”;
  第三,如果电脑推优没推上,甲中学就会使用“共建”和招生机动名额予以直接录取。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并没有看上这所甲中学,坚持使用别的办法想升到更满意的中学,最后的结果却是进入了比甲中学差很多的中学。所以,密选的时候一旦被选上需要家长、学生谨慎斟酌。就这样,很多顶尖的中学总能获得最好的生源。所以在这里建议,在学校也要争取学习好些再好些,就多一次十拿九稳的机会。
  密选建议:
  A.密选制不仅在最顶尖的中学有,在区重点级别的中学也有,幼升小择校的时候可以尽可能选择教育质量好、数量多的中学所在的学区;
  B.区重点级别的中学一般只能在本片区小学密选,目标定位区重点的学生特别容易中选,分数比最牛的市重点级别的中学会低不少;
  C.校风、学风、生源质量较好的小学(不一定就是外地学生少的小学)更受市重点、区重点中学关照。
  大派位密选:与小派位密选的方式、操作完全相同,所以在学校学习好也是硬道理。没有被其他升学方式录取的学生,只要你的学习成绩不很差,区重点级别的中学密选的时候,被选上的机会很大的,而不必再像浮萍一样在大派位的时候听天由命了。

--
感谢一切一切在我生命里出现的事物
2013-06-08 13:20:5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24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