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窗外有棵香椿树
窗外有棵香椿树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2913
魅 力 值:143
龙    币:1503
积    分:1687.6
注册日期:2008-07-06
 
  查看窗外有棵香椿树个人资料   给窗外有棵香椿树发悄悄话   将窗外有棵香椿树加入好友   搜索窗外有棵香椿树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窗外有棵香椿树发送电子邮件      

看看昌平教委关于上学难问题的回复,明年入学的儿童家长更要头疼了
知道入学难,政府为什么不增加回龙观地区的中小学校?

在回答网友对回龙观育新学校大规模扩容的一个质疑帖子中,昌平教委声称“昌平教委非常关注教育质量提升和名校建设,但为缓解2013年入学难且其他引进学校尚不具备招生条件的情况下,也只能希望基层学校内部挖潜,全力缓解小学入学难。”

令人困惑的是,难道政府部门真的不知道2013年入学难吗?如果真的不知道,这几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用来干什么呢?一般百姓都知道,2007年-2012年为本市生育高峰,再加上非京藉学龄儿童,这就意味着2013-2018年将是入学高峰,这样的推理不难吧?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增加几所中小学校呢,而非要把现有的学校撑爆呢?比如,今年回龙观育新一下子增加了八九个班级,那么今后几年是不是还要继续扩容呢?急剧膨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是不难预见的,这已经让很多孩子能够入学的家长充满忧虑。

而且,这样的扩容也真正解决入学难的问题,据说无房无户的孩子,即使在片区之内也未能就近入学,尚在痛苦之中挣扎。作为一个京籍孩子的家长,本人对这些孩子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这些孩子如不能顺利入学,他们的父母会情何以堪呢?情急之下,会不会做出一个过激的言行呢?如果连最基本的教育需求——入学都无法满足,都成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还怎么好意思谈稳定、谈发展、谈中国的未来呢?

当然我们知道,建几所学校绝非易事,必然牵涉到方方面面,但为长远计,即便如此,也不应该是政府部门不作为的理由。希望教育部门有更大的作为,让老百姓有机会多一些溢美之词,而不是埋怨。

提问时间:13-07-29 00:18 提问者:窗外有棵香椿树


您好!建小区的教育配套设施建设问题,不是当地教育部门的负责,而是由开发商负责。 近几年,昌平小学入学形势和全市一样进入迅速增长期。主要原因是本市户籍人口出现了周期性高峰和外来人口持续增长的双重因素叠加而导致的。 同时,新建小区的配套学校建设与小区入住不同步,不建、缓建现象较为突出,也造成了部分地区小学入学压力的加大,尤其在回龙观居住区、天通苑居住区、昌平城区、北七家、沙河等地区较为紧张。 区教委将通过扩大学位、整合昌平区域内偏远地区公办校学位资源、充分利用已经审批的现有民办学校等来缓解入学压力。短时间内建学校,不是区教委所能承担的,涉及土地、规划、住建委、当地镇政府等方方面面,希望您能理解。

昌平区教育委员会 2013年8月15日
2013-08-17 00:27:0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41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