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dionysus
dionysus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930
魅 力 值:202
龙    币:4051
积    分:1688.3
注册日期:2004-06-19
 
  查看dionysus个人资料   给dionysus发悄悄话   将dionysus加入好友   搜索dionysus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dionysus发送电子邮件      

[转载]央视曝光中小学教育“潜规则”引发热议
央视曝光中小学教育潜规则引发热议
该网址不再展示
2009-11-6 9:33:06 罗湖家园网
  罗湖家园网讯:“择校、择校费、奥数、升学率、重点班、违规补课、有偿家教、培训班,条条让人闹心,件件让人操心。”央视近期曝光了中小学教育存在着的八大潜规则,在网友中引发了热议。“八大潜规则虽是冰山一角,却积弊之深令人震惊。”网友们纷纷呼吁应向目前盛行的潜规则开火,真正根除附着在教育领域的这些顽疾。

  数不尽的教育“潜规则”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形成的多项潜规则,央视近期曝光了其中八个,这八项教育潜规则分别是:第一,“免试就近入学”异化为“争相择校”;第二,择校费“被自愿”;第三,奥数改头换面;第四,升学率还在争第一;第五,“重点班”改名“创新班”;第六,补习班挂名“家长委员会”;第七,“你的学生我来教”;第八,全日制培训班集体异地补课。

  “中小学教育中的潜规则,其实早已‘广为人知’,不是什么秘密了。我们都曾深受其害,但也无可奈何。”“八大潜规则没有虚假只有遗漏。”对央视近期曝光的教育潜规则,网友们共鸣之余,也纷纷盘点自己遭遇的教育潜规则。

  网友“刘景刚”说,一些学校校长的调整,教师的城乡调换,学生择校,各种毕业证,都已经明码标价,在一些地方教师节沦为送礼节,学生调座位和当班干部都要花钱。

  网友中,学生家长为数不少,对于教育潜规则,有着更深的切肤之痛。网友“八月鼹鼠”坦言,儿子经常回家对他告状,个别老师对补课的学生既耐心又热情,对不补课的同学就爱理不理。真该整顿一下这些潜规则了!网友“梅花苦寒来”气愤地说,滥收费现象,举办各类补习班到处可见,可以说是“屡禁不止”。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是一片净土,可别玷污了孩子们纯洁的灵魂。

  一些网友无奈地表示,教育部门明令不得分重点班,学校就建创新班;明令禁止自愿捐资助学与升学挂钩,但无数家长不得不“被自愿”捐款;明令禁止给中小学生以分数排名次,但分数排行榜层出不穷……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学生及其家长,只能为顺应各种“潜规则”逆来顺受。

  “潜规则”=“钱规则”

  “有潜规则,就有利益链。教育潜规则其实就是‘钱规则’。”有网友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育潜规则的实质。网友“晓凌”认为,其实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教育部门也并非不清楚,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其实都是一个“利”字闹的。虽说教育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可有些人拿起了“金饭碗”,收入明显增加了不少,同时学生家长们的支出也成倍增长。对此网友“南方小朋友”也有同感,他表示,当利益主宰教育时,各种唯利是图的教育手段便会层出不穷,即使政令禁令再多,教育机构同样会换汤不换药地换个马甲重新再来。

  “教育潜规则是利益的产物,在利益驱动下,教育不仅仅是有失公平,更多的是让教育没有了秩序,让孩子和家长甚至教师在潜规则下,对教育产生了错误理解。”一位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跟帖中,网友矛头纷纷指向如今的应试教育。网友“碧翰烽”痛心地指出,时至今日,升学率的高低仍然决定着一个学校名气的大小,分数仍是绝大多数学校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也是能否进入快班或实验班的唯一标准。学习好的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免学费的照顾,还可以拿到奖学金,学习差的学生自然成了“谁都不待见的大多数”,这里面固然有传统教育体制落后的因素,但全民应试教育在中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确非常巨大。传统教育陋习不改,素质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与此同时,一些网友也看到,应试教育让学生和家长“被自愿”“择校”、“补习”、“竞赛”……学生因为考试而学习,教师因为应对考试而教育学生。在商品经济社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劣悬殊,家长们一个个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潜规则”也就大行其道。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潜规则成为学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压抑不住的冲动。

--
先生,虽然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2013-11-05 20:41:1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47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