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蜂蜜小哥
蜂蜜小哥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94
魅 力 值:43
龙    币:611
积    分:242.4
注册日期:2012-08-10
 
  查看蜂蜜小哥个人资料   给蜂蜜小哥发悄悄话   将蜂蜜小哥加入好友   搜索蜂蜜小哥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蜂蜜小哥发送电子邮件      

推荐序——《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陪伴是最好的爱
非常幸运地读到《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但为人父母本能的爱很难有统一标准。我早已发现,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单就爱孩子的一颗心来说,所有母亲都是好母亲。与孩子共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开放的心态。
什么才是跨越代沟、进入孩子心灵世界的钥匙?怎样才能与孩子亲密无间地沟通与交流?书中的这位母亲,以她的亲身经历详细列举诸真实事例,描绘朴实自然的生活原景,留给人们启迪和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从经历了普通幼儿园的失败、选择北大幼儿园,到孩子上小学时权衡利弊,选择了优秀的清华附小,她认为宽松而高素质的学校,不仅能传播知识,还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作为母亲,她深知孩子生活圈的重要,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辞辛苦地“孟母三迁”,租房也要把家安在清华大学,让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为了让孩子终身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家人常常把书店作为休闲交流的地方,有意选择视角不同的书籍共同探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再辅以家长的见解,寓教于乐;在写作培养上,妈妈甚至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他们身体力行,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输得起”的人生态度……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为人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孩子成长来考量的。
作者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优秀的孩子之所以让老师省心,是因为父母在细节上注重孩子优良品格的培养。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他们依然能一直心无旁骛地坚持素质教育,最终使女儿顺利考取了北大。这一案例印证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必然对立与矛盾。这一点,很值得广大教师与家长认真研读与思索。不仅如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很多家庭不同,作者的家庭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全部家庭成员参与,默契合作。其中,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在父母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会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终身受益。从孩子无意识地去学、去做,到孩子有意识地去学、去做,这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标志。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为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
作者的实践,最终启迪我们和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不属于你,不属于我,他终究属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绩方面与别人攀比,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由此可见,在孩子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要用教育学的眼光与心理看待学校与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个方面的基础都打扎实了,让他把阅读、乐学、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等好的习惯养成了。
过程正确,结果就不会错。我经常提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今天我还想增加一个超越,那就是学习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会、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不要联手“折磨”我们的孩子,而应该积极和老师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启迪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培养孩子抬头看天的情怀,塑造孩子阳光开放的心态。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博士

看不见的“用心”
在李若辰从幼儿园毕业的这些年里,我和辰辰的爸爸妈妈也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他们对辰辰的付出令我敬佩,他们在教育孩子上的用心也鞭策着我。他们将培育孩子当做一个系统工程,不断地在父母、老师、玩伴和朋友之间转换着自己的角色。从他们的身上,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辰辰的开朗、乐观、宽容、好学、坚强、富有同理心等良好个性和优秀品质,无不和她父母所坚持的“快乐教育,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相吻合。
辰辰是幸福和幸运的,因为父母对她的爱是理智的,因为爱,他们要让辰辰拥有真正的快乐。为此,他们精心设计“家庭日”、“游戏时间”、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为此,他们努力经营家校关系,让辰辰喜欢她的每一位老师;为此,他们在多数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时候,带辰辰去博物馆、看流星雨、滑旱冰;为此,他们帮着辰辰照顾各种她照顾不过来的动植物;为此,他们持之以恒地关注辰辰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地观察着、记录着、引导着、支持着、欣赏着、享受着辰辰的成长。
当社会上很多人在责怪着“80 后”、“90 后”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时,一方面大多归因于他们是独生子女,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另一方面,大家又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地重复着那些大家认为不好的做法。似乎自己的孩子和同伴发生矛盾时,家长不替孩子出气就是不爱孩子;似乎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家长不找老师理论就对不起孩子;似乎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就耽误了孩子……很多家长,甚至学校和老师,正在“身不由己”地陷入一个教育的怪圈。
如果你希望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建议大家读读辰辰妈妈写的书。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读一读这本书。不要认为自己已为人师就是一名无所不知的教育专家了,其实每一位家长都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赏识每一个学生,用教师公正的爱关心他们,用伟大的人格影响他们,用广博的学识引领他们,让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如果你是一名家长,更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都只能在某个阶段成为孩子的重要影响者,而血缘关系注定了父母一生都要对孩子负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最能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是家庭。教育无小事,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您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在教育孩子上,不要让“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成为自己偷懒的理由,教育孩子的责任,学校和家庭永远都无法相互取代。
杨雪扬
北京大学幼儿园燕东园园长

--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2014-04-18 17:39:1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2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