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幸福丁丁妈
幸福丁丁妈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1355
魅 力 值:779
龙    币:4079
积    分:2155.2
注册日期:2005-12-27
 
  查看幸福丁丁妈个人资料   给幸福丁丁妈发悄悄话   将幸福丁丁妈加入好友   搜索幸福丁丁妈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幸福丁丁妈发送电子邮件      

阅读观察 | 其实,没有不爱看书的孩子
(本文选自爱丁岛亲子悦读馆微信公众号:aidingdao-reading)

“我的孩子x岁了,就是不爱看书,怎么办?”

常常听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但是当我接触到孩子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曾经给一个班的二十几个孩子讲绘本故事,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无论他们平时是否喜欢看书,每个孩子都听得十分认真。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后来这个班里的一个(被妈妈认为不爱看书的)孩子,来到书馆里,在书架边闲逛,忽然眼睛一亮,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刚好是那次读书活动我给他们讲过的。那个孩子拿起书,认真翻看一遍,我能看出他的眼神有些不安,因为有不认识的字,自己读起来有些困难。后来他又无意在书架上发现了同系列的另外一本,他特别高兴,拿着书请妈妈帮他讲,结果妈妈说“你去自己看吧”。只见孩子翻了两下后,就跑开没再看书。

我们可以认真的想一想,为什么孩子喜欢听故事,却不喜欢看书呢?家长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看这个问题,那是因为看(读)书本身是需要能力的,当孩子还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时候,他是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协助的。这个支持和协助的过程就是亲子共读的过程。

如果一个孩子,在7岁以前没有很好的亲子共读的经历,那么等他到了7岁上了学认识了字,就认为他自然会喜欢看书,这个想法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虽然认识些字了,却并不代表他一下子就拥有了阅读能力,就能够获得读书带来的乐趣。如果一件做起来没什么乐趣的事情,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呢?如果因为不爱看书,不仅不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反而是指责和批评,那他怎么可能会对书产生感情呢?

我们再来看看小宝宝。 一个1岁多的小宝宝发现一本书,眼睛盯着书,拿起来,放到嘴里咬一咬,然后又用力抖一抖,发现有好多页组成,尝试翻开书,看到更多的图画。假设这时候,妈妈在身边说“来,妈妈给你讲故事”,我们不难想象,这一次的“听故事”的经历会让宝宝发现,原来这本叫作“书”的东西不光是一些图画,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然后慢慢的,随着妈妈给宝宝讲越来越多的书,孩子自然会爱上看书。可是,同样是上面的场景,当宝宝咬一咬,摇一摇,翻一翻之后,妈妈没有跟上来,没有给他讲,那么对他来说,这本书不过是一些装订在一起的有图画的纸而已。孩子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去喜欢这些花花绿绿的纸呢?

无论对咿呀学语的宝宝还是对已上学识字的学生,其实都是一样的。如果在他前面6-7年的成长经历中,书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大的乐趣的话,怎么会因为认识了字,就一定会喜欢上看书呢?更何况,一二年级刚刚认识的那些字,即使喜欢看书的孩子,一下子去独立阅读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也还是需要大人能给他讲的。

所以,我相信,没有不爱看书的孩子,只是他们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支持和帮助。那么该如何给与孩子支持和帮助呢?英国著名作家儿童阅读研究者钱伯斯先生特别强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选书,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如何与孩子聊故事,如何创建适合孩子阅读和成长的读书环境,这些都需要父母和老师花大量精力去做。本篇不对这些进一步展开,只是希望家长们首先能够认识到,当发现孩子“不爱看书”时,先不要着急下结论贴标签,不去担心不去指责,只是在相信和支持的态度中,多花些时间陪伴,多给他讲读,一点一点去帮助孩子创建良好阅读环境,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去做,也可以做到的。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幸福丁丁妈》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15-04-20 13:23:3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93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