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colinsleeper
colinsleeper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4784
魅 力 值:196
龙    币:9786
积    分:8947.4
注册日期:2009-08-12
 
  查看colinsleeper个人资料   给colinsleeper发悄悄话   将colinsleeper加入好友   搜索colinsleeper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colinsleeper发送电子邮件      

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 孙云晓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麻州安多弗的11岁华裔女童叶诗雯近日以2203积分晋级为大师,成为美国国际象棋史上最年轻的女大师棋手,比目前纪录保持人、加州华裔王安妮年轻了4个月。

叶诗雯表示:“我喜欢和水平高的人下棋。”除了下棋,与其他女孩一样,叶诗雯有多种爱好。她喜欢游泳、打高尔夫球、弹钢琴。虽然叶诗雯很爱象棋,但是以后她打算成为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或是女警察。

由此可以看出,11岁的叶诗雯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棋艺,成为美国最年幼的国际象棋大师,关键在于她内心喜欢挑战,胸怀卓越目标,追求不断的进步。

追求卓越,勇于挑战是孩子取得成功必备的良好品质,但这种勇于挑战困难的品质,需要有很强的抗挫能力。挑战困难就意味着需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失败,任何人做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有诸多的问题和挫折,如果没有一颗坚韧的心,缺乏承担失败的勇气就不可能走向成功。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一些父母在培养孩子时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觉得要想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让孩子多经历失败,或是让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压力,甚至让孩子去挑战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的事情。

今年3月《华西都市报》报道了四川的一名爸爸,无论春秋冬夏,都会让一岁左右的儿子光着身子在街上行走,且每天让孩子露天洗冷水澡,给孩子所谓的磨砺教育。这种随心所欲不尊重孩子身心成长特点的教育方法,引起育儿专家的批评,因为这很可能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除了身体健康外,忽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一味给孩子挫折感,还会造成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比如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到过的“习得性无助”现象,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的表现就是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从而使自己个人的内心充满了无价值感,丧失信心,变得自暴自弃或者对未来缺乏信心。这不仅不利于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反而有可能让孩子内心变得更加脆弱和自卑。

那么,孩子的抗挫能力究竟该如何培养?

首先,父母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孩子从刚出生时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对未知的探索冲动。从孩子能爬能走时,父母就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妙,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弄脏衣物,或弄乱家里的瓶瓶罐罐而限制孩子的自由,同时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给予鼓励。如果教育得当,到了中小学时孩子就会变得兴趣广泛,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时父母就可以进一步发掘孩子身上的潜能,发现他的兴趣,培养他的爱好,这对孩子未来事业的发展和人生的方向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

其次,让孩子在做事中拥有成就感。孩子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很多时候是做事的成功体验让他们着迷,他们喜欢完成事情之后父母的称赞,别人的羡慕。所以,孩子的每个进步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肯定,父母对孩子真诚的肯定和表扬,都是孩子成就感的来源。

再次,让孩子自己承担相应的职责。许多孩子敢于面对挑战,是因为他们有承担失败的勇气,而这种勇气,很多时候都是在其自我承担中获得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太顺,直至孩子受到大的挫折,摔了个“大跟头”不肯爬起来时,父母才知道自己对孩子过度溺爱让他丧失了承担的能力。

所以,父母要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学会自我承担,比如让孩子自己定闹钟起床,自己处理与伙伴的矛盾,自己去验证自己的想法等。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2015-04-22 15:16:1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9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