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yuner_2001
yuner_2001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yuner_2001个人资料   给yuner_2001发悄悄话   将yuner_2001加入好友   搜索yuner_2001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yuner_2001发送电子邮件      

请理解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及解决方法
今天带二宝出去玩,碰到一件事情,一个小女孩,大约2岁,向着妈妈哭闹,并且大发脾气。因为我在另外一边带孩子玩,所以具体原因不太清楚。只是那个孩子太可怜了,我实在心疼孩子,所以带着二宝过去看下情况。周围还有几个带着孩子的大人。我想安慰一下孩子,但没有找到说话的机会,大概听了一下原因,是因为一个小木头棍,别的孩子可能弄坏了,可是孩子想玩,妈妈不让玩。母女俩的战争一直持续着,孩子反复哭闹,妈妈发脾气,最后还打了孩子两下屁股,孩子当然哭闹得更厉害,妈妈这个时候妥协了,给孩子拿了一个木头棍。看得出妈妈还在生气,从妈妈的表现来看,对孩子吼叫发脾气,还打了孩子,自己也很后悔,所以后来她把孩子抱起来,到别处去哄孩子了。从今天看到这个孩子和妈妈的状态来看,这样的事情,应该不是偶然发生,可能隔几天就会再现。
类似这一幕的情形,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只是发生在不同的孩子和家长之间。每每碰看到这种事情,我特别想对家长说,你要温和的拥抱孩子,让孩子哭出来,把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此种情景发生的时候,往往外人还无能为力。我特别理解孩子,尤其孩子过了两岁,没有以前那么乖巧。我记得有些家长说,和孩子相处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实际上我们还没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心理学的解释说,孩子到了两周岁,有些孩子可能早些,有些孩子可能晚些,这时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主意识加强,但是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相应的能力,这就是孩子哭的很凶,却表达不出来的原因。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也就是经常听人说的,这孩子主意大着呢,不听话,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但是现实经常有约束力,有相应的规则,有和小伙伴的冲突,同时还有大人的意见,这样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愿望和想法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常常通过哭闹和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足,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反应。孩子哭不是坏事情,说明这个孩子会正常的表达自己的失望和不顺心。经常听家长说,孩子有时表现为天使,有时又表现为小魔鬼,其实这说明孩子的表达能力是非常好的,不但会表达自己高兴快乐的情绪,更会表达自己失望和不愉快的情绪,看到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我也特别理解家长,带孩子本身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需要满足孩子的需求,还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以免发生危险,家长也是人,需要一直有耐心的对待,其实也很难做到。但是既然为人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发展,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习,同时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一直说某个孩子特别犟,特别不听话,如果家长不注意控制情绪,也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孩子,那么过几天这一幕会又重演,因为孩子从大人身上学不到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对于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家长,孩子会忽略事情本身,而被父母的情绪所影响。
怎么处理孩子哭闹呢?坚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原则,然后解决问题。
1. 孩子如果哭闹,甚至打滚,那就让孩子尽情的发泄情绪。
这也是小一点孩子表达和发泄情绪的方法,4岁以后的孩子,很少看到在地上打滚的,因为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到能够正常表达,孩子很聪明,能动嘴就不会费力气打滚。
2. 家长要积极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了。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要积极倾听孩子,根据孩子的状态选择是否拥抱孩子,如果孩子不让抱,不要强行抱孩子,孩子需要的是看见她的情绪,同时要表现出充分理解孩子,不要批评和打骂孩子,理解孩子一定是遇到什么事情,才会出现哭闹
3. 态度温和的和孩子交流,找到解决办法。
家长态度温和的问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了,能不能帮助孩子,让孩子不要着急,慢慢说。如果孩子表达能力还不是那么顺畅,家长可以用选择问答的方式,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大人可能没注意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时候问是不是要这个小飞机,孩子摇头,问是不想玩小朋友的小汽车啊,类似这样多问几次,孩子就会逐渐表达刚才哭的原因。如果别的小朋友正在玩,可能暂时玩不了,可以告诉孩子,别的小朋友正在玩,我们要等着别人玩好了再玩,或者以后再玩,或者其它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摔疼了,那就给孩子揉一揉,只要坚持温和的态度,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
4.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情绪瞬息万变,俗话说6月的天小孩的脸,经常看到孩子刚还在哭,转眼就笑了。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唱一首孩子最喜欢的歌曲,或者一起玩孩子最喜欢的游戏,等等。
5. 理解孩子,但不要纵容孩子。
我经常看到有些家长特别怕孩子哭闹,孩子一哭,就会轻易的给孩子许诺,买吃的玩的,而不是解决孩子遇到的事情。这种办法可能暂时能缓解孩子的情绪,但是留下的后遗症很多,不但没让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让孩子认为哭闹可以换来其它好处。
6. 想让孩子遇事脾气少一点,身边发脾气的人尽量少一点。
我带大宝出去玩,经常碰到和大宝年龄差不多的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也是两姐妹,大宝想和她们一起玩,而那两个孩子不让她加入,那个姐姐对大宝特别凶,不停的吼,说的话也不好听,还动手打大宝。大宝在家里没有这样的环境,所以看到她这么凶,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宝肯定在吃亏。但是我很少参与,孩子之间事情她们自己解决,我在旁边和二宝玩,那孩子的姥姥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她家孩子了,那个孩子说妈妈就这样对我凶,就这样和我说话的。孩子姥姥解释说,家里经常这样,她妈妈对她们也是这样。其实不用孩子姥姥解释,我都能想象的到,因为我碰到这孩子这样说话好几次了。如果想让孩子遇事少发脾气,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孩子会模仿的。
孩子无小事,对父母来说孩子的每件事情都是大事,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慢慢长大。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要多理解孩子。如果实在觉得孩子无理取闹,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或者追溯自己的童年,想想如果我们是孩子,我们希望怎么处理情绪。小区里边很多人认识我家孩子,都说很乖,真的是天生的吗,其实也不是。我家两个孩子都是两个旋,老大一出生,当时家里的阿姨说肯定不好带,俩旋的孩子脾气比较犟。老二一出生还是俩旋,但是孩子很少哭闹。我亲身的体会就是遇到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岁之前的孩子,孩子哭闹要及时响应,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一岁之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哭闹就是代表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大人积极倾听。如果有人说这也很难做到,一看到孩子哭闹,这个脾气就上来了,那么我想说,让我们先理解自己,因为我们自身也不完美,先接纳自己,然后克制自己的脾气。我说的克制,不是忍耐,因为忍字心头一把刀,我认为忍耐不但脾气不能改变,而且还会产生压抑,很可能心中的怒火更大。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做出勇敢行为而变得勇敢。”所以如果家长想改变自己的脾气,那就试试遇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自我控制一下,从尝试一次,尝试两次,尝试三次,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发脾气就如同拔河比赛,如果两边都坚持比赛,就会非常的累,僵持不下,但是有一边不坚持,另外一边一下子就松开了,并且想使劲也使不上。所以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也要学会不对峙,勇敢的放手,那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好。让我们多跟孩子交流互动,充分理解尊重对方,跟孩子一起成长,亲身参与孩子的成长,不害怕困难,一起面对困难,做孩子的好朋友好伙伴。
(此文由yuner_2001在2015-04-29 12:09:12编辑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yuner_2001》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2015-04-29 11:46:0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0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