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语迟的孩子”-----一对姐弟双胞胎的训练历程2
2016年2月24日上午,妈妈带着姐弟俩如约来到中心上课,姐姐一进门就找上次课里做精细练习时用到的“球”给我们的老师,我们还是感到很惊喜,隔了好几天,还担心呢,还能记得和我们老师互动,看来第一次课的信任关系建立的不错,内容也是感受比较深刻。弟弟依然是到处逛来逛去的乱玩一通。 上次课周日,我们就和家长做了今天工作的计划,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分离”,同时容忍弟弟寻找大人的哭的声音。 开始热身活动了一下后,老师们开始行动了。妈妈自动的“藏了起来”,果不其然,孩子好像有心灵感应一样,弟弟开始哼哼着找妈妈,老师引导着,“妈妈去楼上了,我们去看看”,弟弟一边哼哼一边爬楼梯(妈妈悄悄去了外面),这时候,姐姐也跟了出去,也找妈妈,姐姐没有一点哭声,就是到处找,姐姐明显受到弟弟情绪影响,本来她要玩楼上沙盘室离得沙子的,弟弟一离开,她也跟着走了。 结果,楼上没有,来到楼下,“妈妈去给宝宝买好吃的去了”,老师接着引导,弟弟这个过程中哭声逐渐增大,在楼下转了一圈,又被老师往楼上引导,“再去找找吧,可能在楼上”,姐弟俩又爬楼梯上了楼,弟弟突然喊出“妈妈”,老师鼓励他,接着叫妈妈,妈妈听到了就能回来了,然后让弟弟坐在楼梯处,不要动,叫妈妈,老师去找妈妈,弟弟又喊出来了,老师去外面叫来妈妈,说了一下情况,等孩子又叫了妈妈后出现了,让孩子感受呼叫与应答。 回到感统教室,弟弟应该是哭累了,有点犯困的样子,看来在家里没怎么哭过(课后与家长沟通得知,在家根本不让弟弟哭,奶奶听了心疼),老师就逗弟弟,姐姐则安静的在感统教室钻阳光隧道,捡“豆子”等。稍微稳定一下后,妈妈又“悄悄”离开,弟弟又重复前面的行为,找了一会,老师引导孩子喊“妈妈”,较前面一次,能更好更快的喊了,妈妈又出现了。第二次找妈妈过程中,姐姐跑进沙盘室玩沙子,太投入了,自己尿了裤子都不知道,看来,两个孩子一些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与语言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关系,语言和能力互相制约。 快下课时,爷爷奶奶也赶了过来,弟弟见到爷爷奶奶,那叫一个开心,笑的和花一样,往奶奶身上爬,但姐姐没有反应,或许重男轻女吧,老师们建议,在家里多抱抱姐姐,尽量少抱弟弟。 很感谢妈妈的配合,也能感受到妈妈忍受弟弟哭的那种心痛,孩子的能力,是要给他机会,给他空间才能发展出来,替代过多和包办过度,往往使得孩子总也长不大。 走的时候,两个孩子都摆手和老师说再见,说拜拜,这也是不错的开端,期待孩子们后面的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