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桉桉妈
桉桉妈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桉桉妈个人资料   给桉桉妈发悄悄话   将桉桉妈加入好友   搜索桉桉妈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桉桉妈发送电子邮件      

三年一次课的部分内容

用问题串起课堂------今晚的课程分享
      大语文三年级上上次课学了《小石潭记》,是在一派轻松快活的氛围里完成的,不但跟堂听课的我事后发现自己也能再次背诵了。隔了一次课,老师再考一次,孩子们轮流背诵,成就感满满!果然在快活中学得更好,体会更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课的上次课堂模式和上次不同,没说主题,从巴山夜雨四个字开始提问,一直到问出整首诗的背景和诗意,一直提问到让孩子们自己推断出“巴山夜雨”和“西窗剪烛”四字背后隐喻的意思。一首诗,几十个问题问下来,孩子们不但了解了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家信,回音,困境,隐喻的笔法,还体会了一把诗人的心情,再次学习了从个别字上读出心情的技巧。

        有技巧有设计的提问,不但有助于孩子们在课堂专注力的集中,更多是推动孩子们积极思维的能力!

        但是一篇孩子们没接触过的文章,如何让他们推理思维出更多内容呢?

        问题的设计,旁敲侧击的提示,耐心的引导非常重要!

      语文是要应用于生活的,所以《夜雨寄北》之后,“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又成了深化和补充,并在孩子们觉得“求同宿”不妥后,调侃改变为“同玩”否?孩子们在按自己的心意改动中,这首诗也就马上被记忆下来了。

        充满问题的课堂,虽然有压力,但更有欢乐!不知不觉中,这种哀叹,这种愁苦,这种期待,这种场景,就深深的印入孩子们的内心。

我是润泽慧语文教育的傅老师,和您一起分享关于语文的课堂故事。

相关推荐
语文课,让学生动起来
阅读 2140
你对钱的态度,决定你的下半生
广告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阅读 836
【语文教学】《词四首》整合教学设计
阅读 970
让复习课有趣有料
阅读 287

 


2019-01-10 10:16:2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9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