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花世界
花世界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028
魅 力 值:27
龙    币:23976
积    分:8417.5
注册日期:2013-06-24
 
  查看花世界个人资料   给花世界发悄悄话   将花世界加入好友   搜索花世界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花世界发送电子邮件      

【科学育儿】我要,我就要!家长怎么办?

晋晋3岁了。由于父母工作忙,3岁前他基本上由爷爷奶奶陪伴。老人家对孩子特别疼爱,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如果没有被满足,他就会大哭大闹,爷爷奶奶没办法只好顺着他。慢慢的,晋晋在爸爸妈妈面前也这样,甚至躺在地上打滚。有一次妈妈带他上街,去之前他们约定只能买一个玩具。可到了街上,晋晋买了一把玩具枪后,看到恐龙又要买。妈妈对他说:“我们之前约定只能买一个玩具哦!你已经买了枪了,不能再买恐龙了。”可晋晋怎么也不听,非要买不可,并开始哭了起来,嘴里不停地说:“我要,我就要!”妈妈安慰了一会儿不管用,就生气地说:“再哭,我就不理你了!”晋晋不但没有停止哭闹,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地上打起滚来。妈妈实在没办法,只好又给他买了一个恐龙玩具。

(案例提供 湖南省郴州市白露塘镇快学堂幼儿园 喻素妮)


像案例中晋晋这样任性、执拗的行为表现,生活中很常见。许多家长或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或是迫于情境的压,只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事后,他们就会发现,孩子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案例中的晋晋为什么会出现“不守约定”且“无理取闹”的任性行为呢?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原因分析


与孩子记忆的无意性有关

此年龄阶段的孩子记忆缺乏目的性,无意记忆占优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印象深刻的事物比较容易记住,而对不感兴趣或印象不深的事情比较难记住。同时,受大脑前额叶等脑区发育的限制(相当于电脑内存),此阶段的孩子难以将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储存并提取。因此,他们的记忆不会像成人那样有目的、精确。就像案例中的晋晋看到自己喜欢的恐龙玩具时,就把之前的约定全忘了,眼里只有恐龙。因此,家长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责怪他不守约定。


与孩子的自制力弱、情绪易冲动有关

从会说“我”开始,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萌发自我意识,3岁左右有越来越强的主观能动性,常常会对成人的安排、建议和指令表示抗议。同时,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外露。因此,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很多孩子都会因为失望而哭闹、耍脾气。所以晋晋在被妈妈拒绝后,他的表现是正常的。


孩子听不懂“反话”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趋向于表面化和简单化,有明显的片面性。案例中妈妈对晋晋说“再哭,我就不理你了”,晋晋听不懂妈妈的“话中有话”。因此,案例中晋晋内心的失望加上被妈妈威胁的痛苦,所以非但没有如妈妈所愿停下,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家长不会拒绝孩子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让孩子高兴才是爱他,所以不忍心看孩子哭,不愿意拒绝孩子。长此以往,当要求没被满足时,孩子就会以各种方式“要挟”家长。这种现象在隔代教育中更为常见。案例中的爷爷奶奶与晋晋之间的互动模式就是这样的。另一方面是祖辈家长和父辈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会让孩子反应更加激烈。比如晋晋在爷爷奶奶那里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而在妈妈这里却不行,对一致性的追求让他听从自己的内心,所以更难忍受妈妈的拒绝,结果情绪反应更加激烈。




面对孩子的“任性”,家长该如何做呢?


应对策略



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与我们成人不一样,他们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不开心,就直接体现在言行上,不分对象、不分场合,这是他们的特点。因此,家长在心理上要充分理解和接纳孩子。当孩子的情绪失控时,大人要作情绪管理的榜样,不要对孩子发火,更不应该威胁孩子。可以蹲下来抱着他,对他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不给买,你很难过。”给孩子做情绪表达的榜样。


建立界限意识

幼儿的思维是模式化的。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与孩子建立起界限——合理要求给予满足,对于超出约定界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一次也不要迁就。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样大人和孩子都会感到舒适、安全。从某种程度上说,建立界限其实是对家长的考验。


适当冷处理和转移注意力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纠缠不休。当孩子情绪激烈、大哭大闹时,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对孩子的各种哭闹“置之不理”“不为所动”,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哭闹没有用,就会停止哭闹。此外,家长也可以利用孩子注意时间短、容易分散和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特点,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

如果运用了上述方法,孩子还是像案例中的晋晋那样哭闹不止,该怎么办呢?首先,将孩子带到一个人相对较少的地方,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安全与自尊心,又可以让孩子单独面对你,排除他人的干扰。其次,不要离开孩子,也不要对孩子发脾气、讲道理,只是安静地一直陪伴他,直到他停止哭闹为止。期间可以帮他擦擦眼泪和安慰他,如“妈妈爱你,知道你很喜欢,但是我们有约定,我不能答应你。”让他感受到你和善的态度和坚定的原则。最后,等孩子停止哭闹,情绪平复后,再跟他讲道理。这时,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总之,纠正孩子的任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家人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式。但处于性格萌芽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家长善于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时洞察孩子的心理状态,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选自《学前教育》家教版



--
一花一世界
2020-02-03 15:37:5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2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