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叶子
叶子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1383
魅 力 值:6688
龙    币:33539
积    分:17958.9
注册日期:2000-09-06
 
  查看叶子个人资料   给叶子发悄悄话   将叶子加入好友   搜索叶子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叶子发送电子邮件      

转帖小巫书稿:男孩女孩,不一样的养育
转帖小巫书稿:男孩女孩,不一样的养育

2002年初,Sam将满2岁,我们全家去新西兰参加丈夫小弟弟的婚礼,并连着春节,一起休了将近6个星期的假。

一天下午,我和婆婆带着Sam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处儿童游乐场。这里是一大片土地上,零零落落地安置了几架大大小小的游乐器具,供不同年龄的孩子玩耍。Sam在适合他年纪的一组滑梯攀爬器具上正玩儿的高兴,一位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爬上来,只见三个大小孩子身上都长满了红色的疹子,有些看来是被挠破的,流着黄水。婆婆悄悄地对我说,看这三个孩子不知道生了什么皮肤病,别让Sam在这儿玩儿了。于是我们带着Sam离开那里,去玩儿了一会儿跷跷板和其他的小型器具。

Sam很快腻烦了这些小零碎。他一直在观望远处一座高高的滑梯,这时候干脆走过去。那架滑梯,我从远处看就知道对于Sam来说太高了。在那上边玩儿的,都是七八岁以上的大孩子。Sam走到滑梯脚下,没有立即登上梯子,而是先抬起头向上看看。显然他也意识到滑梯太高、梯子太陡,便犹豫着。我上前说,“妈妈帮你上去吧?”Sam很不耐烦地拒绝了我,对我嗷嗷地叫,我只好走开。但是他没有跟着我离开,而是站在梯子旁边,仰着脖子往上看着,犹豫着。几个大孩子从他身边爬上去,他观察着他们,同时自己的脚也试探着爬了两步梯子,但是又停了下来。他看着那座滑梯,明显地恼怒它的高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然而每当我上前试图说服他——要么让妈妈帮着爬上去,要么我们走开,去别的地方玩儿——他都好像被激怒了似的,对我发脾气,推我走开。

我和婆婆只好站在一边,耐心地等着Sam,等到他终于决定放弃,默默地走开。随后他要求吃奶,我把他带到背静处,吃了几口奶,他的心情好转起来,又找到合适自己的器具去玩儿。

我对婆婆说,你看,这就是典型的男性行为。

当时我正在阅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Michael Gurian的两部著作——《男孩的奇妙》(The Wonder of Boys) 和《好儿子》(The Good Son),初步了解了怎样更加有效地养育男孩儿。

作者认为,所谓的女权运动搞了几十年,并没有给女性带来怎样的益处,相反倒是将男性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令人惶惶然不知所措。那是因为这些运动的立足点以及理论的根基就是错误的,总是想淡化以至抹煞男女之间的差异,让男人变得更加多情更加敏感也就是更加女性化,那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过去几十年,学术界和社会都坚定不移地认为,男女没有什么天生的差异,所谓的不同都是后天养育造成的。然而根据最新的基因和行为学研究,人们终于意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别是天生的,是不同的基因使之然。

过去横行了几十年的论调,终于被全部推翻,我们要重新认识男女的差异,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施行分别的养育手段。

原先的理论说,男女各有23条染色体,22条完全相同,不同的就是这第23条,因此男女之间应该没有太多差别。对持这种论点的人我想说,别忘了,黑猩猩和我们人类的基因,99%以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有不到1%。然而就是这不到1%的差别,使得黑猩猩是猿类,我们是人类。

这奇异的第23条染色体,给男孩和女孩带来了千万条不同之处。

驱动女性的荷尔蒙叫做血清素,它是爱的激素,让女孩子天生就喜欢和人打交道,关心、爱护、照看别人。男性大脑分泌的则是睾丸酮,进攻的激素,让男孩子天生就更具竞争性、侵犯性和支配性,更加关注物品,喜欢快速移动的物体(电视、电脑、电子游戏等等,都是为男性大脑设计的)。

在睾丸酮的驱使下,男孩子生来就喜欢挑衅和冒险,需要第一时间马上满足自己的任何欲望,更加容易急躁、恼怒,更加容易感到压力,也更需要极端、激进的手段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男孩子要求独立的时间比女孩子早。

就拿婴儿来说,男孩子更喜欢玩儿玩具,女孩子更喜欢盯着人看,这在我自己的两个孩子身上就有应验:Sam在半岁之后才开始边吃奶边看着我笑,Miranda却早在一个多月就这样了;而Sam对玩具的兴趣和掌握,都比妹妹大大超前,Miranda到了4个多月,还是对玩具没有表现什么兴趣,更愿意赖在我们怀里看周围的人。

由于男婴注视母亲的时间比女婴少50%,使得许多男孩子被抱的时间大大少于女孩子。其实在肌肤接触方面,男女婴儿的需求量是一样的。而且,男性大脑对于身体的接触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他们需要在不断的撞击之中感受自己的力量,发泄体内积蓄的能量和情绪。象格斗、摔跤、橄榄球等项运动,就是为了男性大脑的这种特殊需求而设计的。

男性大脑比女性大脑至少大出10%,曾经有人拿这当作男性比女性更聪明的证据。但是造物主是公平的,虽然女孩的大脑小,但比男性大脑发育得更快,并且能制造出更大的胼胝体,即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相互联系的桥梁。由于胼胝体大小的不同,男性大脑左右半球的沟通少,女性大脑的左右半球却总在沟通,所以女性大脑的活动领域比男性大脑广。如果将大脑比作机器,女性的大脑永远处于运作状态,几乎从来不停止,还可以“一心多用”。男性则不同,他们的大脑工作时开启,工作完成后关闭,而且一次只喜欢专注于一件事情。

总的来说,男性的各个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都比女性迟钝。根源在于远古时代,男性的主要任务是狩猎,不适宜拥有太敏感的器官和同情心(见不得血和动物死亡前的挣扎,如何狠得下心来杀生?下不去手,岂不是大家都要挨饿?)。他们的空间感和距离感则比女性精确,因此小男孩比小女孩能够更加熟练地组合搭建块状物品。而远古时代女性的主要任务是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管理家务、采集食物、饲养牲畜,等等。比起追杀狮子鹿群,照料孩子需要更加细致入微的情感,收集植物、识别是否有毒,也需要更灵敏的感觉器官。

由远古时代的生活分工所造成的男女差异还有以下几点比较突出之处:

——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处理情感问题,因为社区活动比狩猎更加需要情感的力量。而男性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时,往往一时反应不过来,甚至几天之后才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男性有出色的抽象思维能力,因为狩猎和大规模的社会公共建筑的建造需要高超的抽象设计能力。

——男性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弱,因为他们每天从事狩猎活动,不需要语言和沟通。男孩的阅读能力比女孩差3倍。因为阅读需要左右半球通力合作,敏捷地做出快速反应。男孩的数学能力比女孩好,而男孩开口说话的时间比女孩晚一年以上。因为左脑发展语言,右脑发展数学和空间感。

——男性需要在集体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狩猎是一项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够完成的任务。很多球类运动,就是为了男性大脑的这种特色而设计的。

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但就像一部讲进化的纪录片解说词说的那样,“不过是一群穿着高级西装的穴居猎人而已。”我们的基因并没有跟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达,我们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无论你把自己的儿子打扮成什么文明绅士模样,骨子里,他还是一个小猎人,爱跑爱跳爱冒险,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

因此,养育儿子,就要了解男性的基因特点,根据他的需要,做出相应的举措。比如Sam在那座滑梯前的表现,就很典型:感兴趣的事情,无论多么艰难,一定要去尝试,这是睾丸酮的作用。曾有试验表明,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所以Sam很恼怒我对他伸出的援助之手。虽然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因为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因此我需要耐心一些,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当时我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我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失败感、打击他的自信心。

一旦接受了挫折,Sam需要证实自己对于生活还是有所控制的,并且需要实实在在的安慰,所以他要求吃奶,我也必须马上满足他的这个要求,让他感到安全、感到自己in control。

男性和女性对感情的表达,有天壤之别:女性倾向于语言,男性倾向于行动。早在Sam一岁多时,溶溶就对我说过,蕾蕾经常抱着她的脖子亲她,说,“妈妈好!我喜欢妈妈!我爱妈妈!”Sam呢?不到饿了想不起妈来,饿了就走过来,撩起妈妈衣襟就吃,吃完了扭头跑掉。但是如果妈妈要离开,他会表现出焦虑。

同情心也如此,女性愿意花时间倾听你诉苦,男性则更愿意找到具体帮助你的办法,否则他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养儿子,就要给他宽广的空间、奔跑的场地、和集体的氛围,鼓励他参加体育运动、集体活动,他才能够健康地发育男性的大脑。同时也别忘了多抱抱你的小猎人。

Michael Gurian认为,养育男孩子比女孩子需要更多的心血,因为男孩子的自律感没有女孩子强。其原因在于,人类女性的内在本能使她趋向最终创造并照料她的新自我—她的孩子。青春期的荷尔蒙每个月都提醒着女性她自身内在的潜力:完成人生最有实在价值的事业—生育并抚养她的孩子。…男性虽然在我们文化中享有诸多优越,却没有与生俱来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通道。

因此,男人穷尽一生,永远在追求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印证,这也是大多数男人把事业看的特别重要的原因之一。相对于女孩子,对男孩子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的培养,更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智慧。

--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林前》第十三章《爱的颂歌》
2004-10-11 17:07:0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7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