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如儿
如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583
魅 力 值:321
龙    币:95612
积    分:39477.3
注册日期:2003-06-16
 
  查看如儿个人资料   给如儿发悄悄话   将如儿加入好友   搜索如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如儿发送电子邮件      

今年赶上入学高峰,增加学位严格规则,北京六个区中小学入学政策发布

昨天,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公布了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六区政策基本保持稳定,继续稳妥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的入学方式。面对今年的入学高峰,各区通过深挖潜力、完善入学机制等,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学位增多满足入学需求



■海淀 预计增加1.6万学生



今年,海淀区小学入学人数预计达到4万人,初中入学预计达到2.7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或将增加1.6万人。为此,该区加大学位供给,从加快推进新建改扩建工程,到抓紧实施回租回购增加办学空间,从学校内部挖潜增加供给,到各学段之间的动态协调合理布局,目前学位供给总量已保障今年的入学需求。



■西城 拟增三所全区招生小学



西城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拟在展览路街道、大栅栏街道和广外街道各新增一所全区招生的小学——西城师范附属小学展览路校区、西城区康乐里小学和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广外校区。至此,该区有12所小学全区招生。该区还将深入实施“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推动19所小规模学校向更优质发展。



■东城 优质学位供给量多了



东城区今年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全面优质品牌化建设,增加优质学位供给量。各学校加强入学需求前瞻预测,结合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保障学位供给。



推进多校划片为主入学



“多校划片”,在各区入学政策中高频出现。



东城



东城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积极稳妥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的入学方式,继续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入学,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12月31日后取得的家庭,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西城



西城区明确,凡不符合“六年一学位”要求、2020年7月31日后新购房产或户籍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本市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在片区内登记入学工作结束后,依据学位情况按相对就近原则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派位入学。



朝阳



朝阳区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等因素,按就近原则,根据适龄儿童少年报名志愿(或意向)以随机派位等方式进行统筹分配入学。登记入学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7年6月30日之后取得的家庭,以统筹派位方式入学。



海淀



海淀区今年将继续实施新建校多校划片的政策,继续执行“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2022年1月1日后,海淀区户籍但学籍不在海淀区的本市就读小学毕业生,其户口所在地址与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申请在海淀区升入初中的,在区内协调解决”等政策。



石景山



今年,在已有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安排的基础上,石景山区推进新建小区实施多校划片入学方式。



丰台



丰台区自今年9月1日起,小学阶段转入的学生,初中入学时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读初中;明年起,新增教育资源学位用于多校划片入学。



非住宅类不动产



不作为入学依据



海淀区延续去年提出的“在2022年5月1日后(含当日)取得的规划用途为办公、商业、公建、酒店等非住宅类型的不动产权证书不能作为入学依据”政策。该区教委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完善对空挂户及办公用房、地下室、过道房、车库房等非住宅类不动产的审核。丰台区也明确,非住宅性质的用房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东城区和朝阳区将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审核,特别是严格对过道房、地下室、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的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等条件的,均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西城区明确,相关部门将共同审核入学资格,继续加大户籍、房产等适龄儿童入学信息采集表所填报内容真实性的审核力度。对于弄虚作假、伪造证明证件材料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相应入学资格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2023-04-27 17:35:5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9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