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娃娃馆馆长
娃娃馆馆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1115
魅 力 值:568
龙    币:2027
积    分:1338.1
注册日期:2005-09-01
 
  查看娃娃馆馆长个人资料   给娃娃馆馆长发悄悄话   将娃娃馆馆长加入好友   搜索娃娃馆馆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娃娃馆馆长发送电子邮件      

专家巧支招:改变宝宝入睡时间拖得太长的法宝
专家巧支招:改变宝宝入睡时间太长的法宝


记得半个月前,娃娃馆刚开始对外招生时,就经常碰到家长前来向我咨询宝宝入睡习惯的问题,各种各样的不良入睡习惯都使得宝宝入睡的时间托得很长,这几乎是一件令人所有父母头疼得问题。连半个月前送到我们娃娃馆里来托管的小凡(2岁1个月)也不例外。他妈妈刚送来时不放心,所以连续陪伴了好几天,不过负责护理和教育他的小静老师早已经很有经验了,小凡妈在娃娃馆陪伴的几天时间内小静老师就已经调整好了小凡的一些不良入睡习惯,使他在半小时以内就能独自入睡了。
宝宝入睡习惯不好通常会带给父母们很多负面的情绪体验,不仅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也严重影响到父母育儿的信心,还容易形成不良的亲子互动模式。
在心理学里,婴儿初期与母亲的交往互动模式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宝宝成人后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模式,都是由最初的母婴交往模式发展演变而来。所以,母亲角色的扮演者(妈妈、老人、育婴师或保姆)非常重要,需要有极大的爱心、耐心与专业知识。
做早期家庭教育研究近十年了,我发现其实很多宝宝的入睡不良习惯---要抱着才能睡的、要在推车里才能睡的、要捏着成人的脖子才能睡的……,这些都不是家长刻意想要惯出来的毛病,而是爸爸妈妈们没有注意掌握好陪宝宝入睡的技巧,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宝宝形成了不良的入睡习惯,结果让自己后患无穷。
这不,昨天上午,又有一位妈妈来到娃娃馆在做个案咨询中问道:我的宝宝1岁3个月了,从她出生起我就一直喜欢哼唱歌谣陪她入睡,没想到现在变成了每到睡觉时,除非我不停地唱歌,否则她不会在床上躺着,更不用说睡觉了,我连嗓子都唱得有些哑了。跟她急吧,她还更来劲,哭个没完……牟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
其实她的宝宝会觉得比妈妈更很冤,因为她认为:妈妈向来都是这样陪我入睡的,凭什么突然开始凶我?虽然宝宝不会说话表达,但已经用愤怒的哭泣来向妈妈提出抗议了。
原来啊,是这位妈妈认为宝宝已经长大了,虽然还没找到宝宝入睡困难的真正原因,但却开始要求宝宝改变固有的入睡习惯,致使宝宝产生了对抗心理,结果是宝宝变得比妈妈更急,和谐的亲子关系遭到破坏,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宝宝探索出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控制妈妈的本领。
在这里,我就将在家里如何调整宝宝入睡习惯的办法写出来,供爸爸妈妈们参考。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1、适当增大宝宝的大运动活动量,使宝宝到睡觉时身体有倦意
2、让宝宝的一日生活变得有规律,生物钟就会定时向宝宝发出想睡觉的信号
3、爸爸妈妈不要因为白天上班没时间陪宝宝,所以晚上回家就与宝宝疯玩,使宝
宝兴奋过度,反而不易入睡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宝宝逐步学会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来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一点,刚开始时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贵在坚持。比如说——
A、妈妈可以向宝宝说:“宝宝我困了,我们再唱一首歌就该睡觉了。”妈妈放慢节轻声奏唱完
一首舒缓的曲子后,可再次提示宝宝:“好啦,一首歌唱完了,我要睡觉了。你也睡吧,要
不等会儿你玩累了再睡吧。”然后装睡。刚开始宝宝肯定很难配合,但请注意——妈妈不能
急,更不能发脾气,要有接纳宝宝的心态,而且表情语气要平和,但必须一直保持态度坚
决,可再重复向宝宝示意一次自己很困(解释原因,让宝宝逐步理解)必须要睡觉,然后坚
持不理宝宝,直到宝宝睡着为止。通常情况下坚持3-5天就调整好了。
B、 当然,也可以说:“妈妈要去卫生间,你先躺着等我”,然后在门口呆片刻后立即返回,以
后逐渐延长宝宝等待时间直至宝宝独自入睡。

宝宝入睡困难,这几乎是绝大多数家庭都会碰到的问题。请爸爸妈妈们记住了:改变宝宝固有的不良入睡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要从多方面入手,逐步进行调整,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以向宝宝发脾气,否则会给宝宝带来:我不好;没人喜欢我,连爸爸妈妈都讨厌我;我不喜欢爸爸妈妈,这个世界真讨厌等各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使宝宝形成退缩或反抗型的心理倾向。所以,请爸爸妈妈们要慎重对待宝宝入睡习惯问题!

当然了,宝宝入睡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就暂时探讨到这里。如果您在育儿生活中还遇到了别的难题,您可以给我发信使或拨打电话:82955205。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娃娃馆馆长》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娃娃馆馆长 http://t.163.com/mujuan
2005-09-09 07:48:2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