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海西
海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18
魅 力 值:17
龙    币:74
积    分:37.9
注册日期:2005-12-15
 
  查看海西个人资料   给海西发悄悄话   将海西加入好友   搜索海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海西发送电子邮件      

李跃儿巴学园圣诞戏剧表演图文全集
巴学园风格的圣诞节




李跃儿/文


图片/微微爸 大胡子





来源李跃儿教育网论坛:http://cw08130.chinaw3.com//bbs/forumtopicread.asp?id=5779


《街舞》照片链接:http://www.tty.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00&ID=349551&page=2


《睡美人》与《白雪公主》及其他照片链接:http://www.tty.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00&replyid=349892&id=349892&page=1&skin=0&Star=1






去年的圣诞节是在天通苑西三区儿童之家过的,没有戏剧,没有舞蹈,惟一的节目是阿秋上来作了一通大家听不清的演讲和四位家长比赛吃东西,踩气球活动也几乎是由大人完成的。

昨天是李跃儿巴学园在北京过的第二个圣诞节,最先入园的孩子已在巴学园里呆了一年零九个月了,已经初步显露出了巴学园孩子们应有的状态,那就是自主,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团队精神,有合作能力,有文化感受能力,有投入和专注的工作热情,有很好的审美能力,有创造和想象能力,这是一群眼睛放着亮光面带微笑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孩子。

我提前一周提醒老师们该准备圣诞节晚会了,但学前班的课程不能停,到上周三我去巴学园检查时,发现孩子们在排演戏,排练的方式跟平常一样,孩子们完全投入地在为同一场戏工作,可是一次排完之后,他们认为工作已经结束了,便都去选择了其它的事情,没有重复练习的意思。

这种工作是由群体完成的,对于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孩子而言,也就意味着不可能集体重复。于是,意犹未尽的孩子会将剧情发展并自发组织继续进行,已经尽兴的孩子会立刻离开去选择其它工作。要求孩子们集体重复不是巴学园的风格,因为这会强行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旨意去做,使孩子无法寻找到自己内在的指引,这种极不情愿的情形会使孩子不自然地付出心力,造成心力透支,进而造成对听从他人指令的反感。

所以,儿童不应该像成人那样为了节目的效果进行一次又一次近乎严酷的排练。巴学园组织圣诞晚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使孩子们欢乐,其次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聚会,什么是开会,什么是讨论会,什么是演出等,在同一个关于聚会的刺激下,不同的孩子会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获得不同的关于聚会的感受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这样的聚会,这就是巴学园的教育方式。所以,昨天家长们所看到的,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巴学园式的圣诞晚会。

身为巴学园的总园长,我也只是向老师们发布了需要准备一下的指令,中间检查了一次准备情况,开了一次布置分工的教师会议,除此之外我不再参与,所有的节目全部由老师和孩子们依靠自己的能力编排,所有的服装及道具都是由老师们自己设计并亲手制作。我只在昨天早晨帮助老师们化妆,中午12点赶到回龙观云趣园三区帮助布置场所。

听老师们讲,街舞是孩子们自己排演的,开始的时候老师曾帮他们编排了几个动作,但当音乐响起来时,孩子们全都随着音乐自由发挥去了。最初,孩子们一天只排演一次,可是最后一天,不知怎么回事,孩子们突然兴致大发,一个下午竟然重复跳了七次,老师们只有在一旁吃惊欣赏的份儿。听老师讲,池亦洋要求同伴们跳最后阶段所有人都得趴下,匍匐前进。在这个舞蹈中,即便老师们认为不好看,也只有建议修改的权利,如果建议不被采纳,就只能按照孩子们的意思去演,因为孩子们有权力决定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自己,包括街舞这个节目。

戏剧的排练过程也是这样,演戏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很好的大脑工作机会,也是很好的集文学、美术、音乐、肢体语言、团队合作为一体的平台。巴学园每周都有戏剧课,但从来没有在同一天或者同一月重复过某一出戏剧。孩子们没有看戏的机会,平时老师不讲究给孩子们教动作,要孩子们根据戏文情节去感受去体验,然后创造出属于个人的表达方式。

巴学园的戏剧课只是让孩子们自由地感受戏剧,也就是自己演给自己看。这种方式在舞台上就会显得过于随意和生活化,还没有升华到带有专业意味的艺术层面(这需要长期的专业艺术的输入和欣赏经验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年六一的演出是老师带着孩子演的,这次是巴学园孩子们第一次独立的演出(第一次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在演戏的时候想到观众),所以排演时,老师给孩子们输入这次演出的观众与巴学园演出时观众之间的不同,输入这种大的聚会与巴学园平时课程之间的不同,说服孩子们吸收老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为了实验每一次的改造效果(不是同一种动作的重复练习)必须多来几次。新来的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如天通苑巴学园的元元、丫丫,回龙观巴学园的方菲、尹尹、元元等。回龙观巴学园大多数孩子自主意识还不是那么强烈,比较容易吸收老师的意见,但天通苑巴学园的佳艺、冷明(微微)、池亦洋、佳佳、阿秋、栋栋等却很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在老师给他们演示的时候会认真去看,但演示完后,就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加以改造。

如佳艺扮演的白雪公主,场上的舞蹈是老师建议的,但舞蹈的动作却是自己编排,如咬一口苹果被”毒死”了,”毒死”时的所有动作都是自己所编。王子池亦洋见到公主佳艺,老师演示的动作是两手伸开,说:啊,美丽的公主!然后扑过去亲吻公主,却被池亦洋自己改成跑过去坐在公主的身边,深情的看着公主,并说了自己设计的一段话。遗憾的是巴学园没有胸麦设备,所以观众也就无法听清那奶声奶气的充满情感的台词了。

节目的准备过程就是这样。





另外,这次老师非常辛苦,每天孩子们放学后,老师们准备道具和服装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左右,还要排练自己的节目。晚会结束后,老师们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大李,明年一定早一点通知我们。” 为此我也非常惭愧,因为在我的心里,这样的演出是不需要过分准备的,以至通知晚了。

本来准备三点整演出,结果绝大部分演员和家长三点以后才到达,老师们只好以最快的速度给孩子们化了妆。最让老师担心的,是孩子们到时不愿上场怎么办,因为选择或不选择演出是他们的权利。又因为孩子们从来没有独立为巴学园小朋友以外的人们演出过,事先也没有在大舞台上彩排,而这些都是演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现在让他们上场,结果实难预料。没想到第一个合唱的节目孩子们是那样忘我地沉入在歌唱之中,老师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作为指挥的王丽老师其实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孩子们都在大声地唱着。

排练时,老师们曾经动员孩子们上台独唱,但应者瘳瘳。没想到合唱结束之后,孩子们纷纷要求登台独唱,聚会既然是为孩子们办的,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上台展示自己权利,这就是家长们所看到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上台演唱的背后内幕。节目的意外增加,使得一些事先排练的节目最后不得不取消了(因为演出时间太长了) ,其中有回龙观巴学园的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模特秀和精美的小品。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回龙观巴学园准备的《睡美人》和张云妮老师的主持,令人叫绝,尤其是<睡美人>的舞美,真是美得难以言说。我从小爱好戏剧,又搞过许多年的舞台美术,深知一个戏文再好,如果演员扮相和舞美平平,这个戏剧就会大打折扣。一部好的戏剧一定伴随好的服装设计,好的舞台美术和好的演员阵容,而这一切在《睡美人》中都达到了“国际水平”,无论从色彩搭配还是人物造型都非常完美,这是老师们创造的杰作。更使我欣慰的是,六一时还缩在妈妈怀里喊不上台的回龙观的孩子,这次面对黑压压的观众却表演得那么自然放松,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甚至与天通苑的孩子不差上下。孩子们进步真是太快了,我认为这是孩子和家长们送给我们巴学园最好的圣诞礼物。

家长们的支持也让我们温暖无比,开演前叶子和大项送来了音响,逍遥爸和雷溶逍爸送来了电暧气,云迪的妈妈带来了那么多精心制作的食物(这启迪了我,咱们一定要组织一次家庭厨艺的家长沙龙,让像云迪妈妈这样的能手向大家传授技艺),这里除了特别感谢圣诞老人小雨爸为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之外,我还得向他说声抱歉:他穿上圣诞老人服时,我说了句不能动(其实是指发礼物时不能动) ,于是他便听话地一动不动地坐到了终场(中间因为忙于拍摄,竟忘了关照他一下,以给他解禁)。

正像小乐乐爸所说,巴学园是孩子、家长、老师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继续努力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我们巴学园越办越好!













(此文由海西在2005-12-27 03:28:46编辑过)
2005-12-27 03:23:1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60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