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wesley
wesley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90
魅 力 值:71
龙    币:257
积    分:148.6
注册日期:2005-10-07
 
  查看wesley个人资料   给wesley发悄悄话   将wesley加入好友   搜索wesley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wesley发送电子邮件      

你好!我是跆拳道教练,还体育锻炼应有的时间和空间
还体育锻炼应有的时间和空间

--------------------------------------------------------------------------------
大家好!我是王教练
该网址不再展示 2005年10月20日09:00 河北日报

  不少中小学的体育课常常为其他课程挤占,许多孩子被作业压得没空锻炼,很多学校和社区锻炼场所不足……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广大青少年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圆圆是省会某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现在正在进行800米和1000米跑步的强化训练,为明年中考的体育测试作准备。“体育课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噩梦。”面对我们的采访,圆圆






沮丧地说。

  和圆圆一样,很多同学对这种强化训练都有些吃不消,进而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很强的抵触心理。笔者在走访了省会一些中小学校后发现,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很多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体育锻炼给学习让道

  上午8:20—11:45,4课时;下午2:30—6:00,4课时。每天安排满满的课程表上,几乎都是数学、英语、语文……不管上课还是自习,一周40多节课中仅有两节体育课。这是笔者在中小学生课程表看到的内容。

  省会某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小平告诉笔者,他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是根据课程表的安排而进行的,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自习,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晚上放学回家,还要在家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一直到10点钟,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

  学校是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然而学生的共同感觉是: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体育与美术、音乐并列,被看作是“小三门”,大多数学校每周的体育课时只有两节。而这可怜的两节课也常常被其他课挤占,体育课成为自习课的现象十分普遍。

  不仅正常的体育课不能保证,短短的课间也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大幅“挤压”。许多学校占用课间时间讲课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学校不许学生们课间时间搞体育活动,连出教室,去操场都被视做“违规”。

  体育锻炼给安全让道

  “安全第一,体育锻炼第二。”这几乎成了很多中小学校默守的潜规则。

  据了解,为了避免所谓的“体育安全事故”,担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碰撞、方法不当等引起安全事故,一些学校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学生在学校期间不能踢足球、翻单双杠、掷铅球等等。不仅课间禁止学生体育活动,体育课也仅限于简单的自由活动,不按教学大纲进行一些有难度、需要费力气的项目教学,甚至擅自取消了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这种情况在小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小平说,体育课内容基本上都是跑跑步、做做操,最多也就是和同学们打打篮球,没什么事就自由活动。采访中,笔者在省会某中学看到,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有的在楼道里聊天,有的则在教室里学习,楼下的操场上空空荡荡。

  很多学校锻炼场所不足

  按国家有关学校场地建设标准,每个在校学生必须拥有活动场地11平方米—15平方米,小学运动场地必须拥有200米-300米的跑道,中学必须有300米—400米的跑道,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必须拥有400米的标准跑道。

  很多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笔者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常常是几百名或者上千人挤在一个小小的操场上。由于没有运动场地,很多学生不愿意凑热闹,也就放弃了运动时间。他们常常在教室一坐就是一上午。一些老师打趣说,小胖墩们都是这样坐出来的。也因为这样,很多学生成了近视眼。

  当然,也有一些设施和设备形同虚设,或挪作他用。有的学校建有很好的体育馆,但除了用于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场外,其他学生几乎无缘进去活动。

  不仅学校缺乏运动场所,就连孩子们生活的社区锻炼场所也是少之又少。在一些新建的小区中,找喷泉找奇花异草容易,可要找到适合学生锻炼的场所就很难啦,仅能看到一些供幼儿玩耍的滑梯和适合老年人锻炼的体育器材。

  “体育锻炼缺失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导致综合身体素质下滑,还相对弱化了抗御疾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会妨碍他们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增长和心理心态的健康发育。”一位中学体育老师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易于掌握各种技巧性动作,责任感、荣誉感强,多数学生有着豁达合群的个性和团队精神。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是综合素质造成的,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多管齐下。”说起体育锻炼,河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部的林彦老师忧虑地说,从制度上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重视学校体育教育,以及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硬件条件,引进多元化的体育教育思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报记者 张淑会 本报实习生 王阿曼

昆泰大酒店
西点跆拳道馆
王教练

--
生活就是怎样!!
2006-02-20 15:15:2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7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