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胖墩儿
胖墩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4536
魅 力 值:9289
龙    币:19892
积    分:16426.5
注册日期:2003-03-19
 
  查看胖墩儿个人资料   给胖墩儿发悄悄话   将胖墩儿加入好友   搜索胖墩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胖墩儿发送电子邮件      

就来介绍一下《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今天下午搀和了几句古典吉他独奏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话题(http://bbs.hlgnet.com/showid.php?page=1&work=&boardid=10&rid=8298790&theid=8300224&up=1),就有人来问这个曲子的技术细节。真是有意思啊,回龙观里喜欢玩什么的都有。也不清楚unknow的宝贝公子在一年之后会把吉他学成啥样,以前有段时间,我也很迷恋这东西,呵呵。就找出一些资料,稍微组织一下,写给那位朋友和喜欢该曲的所有朋友。古典吉他这东西,欣赏还可以,学起来可是挺痛苦的。
 
 
 
古典吉他独奏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简介
作者:泰雷加
 
 
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南部名城——格拉纳达城之内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由中世纪统治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王朝所建。历经西班牙内战战火的洗劫,阿斯图里亚斯王朝的覆灭,格拉纳达城与阿尔罕布拉宫都被战火摧毁。作者弗朗西斯科·泰雷加仿佛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眺望这座宫殿,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乐曲的结构类似三段体,但又与普通的三段体有很大区别。乐曲为3/4拍,A段主题为a小调,充满西班牙风格的灰暗曲调中淡出一丝忧伤,用白描手法勾勒出阿尔罕布拉宫的断壁残缘、杂草丛生,这个阿斯图里亚斯王朝的见证人历经沧桑,昔日的风光已经不在,这是阿尔罕布拉宫现状的写照;B段主题为A大调,色彩顿时转为开朗明快,极尽阿斯图里亚斯王朝的强盛繁荣与阿尔罕布拉宫的金碧辉煌,与A段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主题中美好而苦涩的“回忆”;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乐曲在C段以一种复杂的宁静结束,流露出作者对阿斯图里亚斯王朝从辉煌到没落扼腕叹息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在演奏技法上,这一乐曲从头至尾都运用了“轮指”,在高声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依次在一跟琴弦上拨出音长1/32的三连音,同时在分解和弦的伴奏声部,为拇指适时安排有多处“泛音”,其技术选择充分发挥了吉他的音色特征。《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弹奏技巧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它已经成为各国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之一。在我国,大致从1986年起,《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成为古典吉他通级考试中步入五级的必会曲目和必弹曲目。

世界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乐队曾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并指挥演奏过此曲。轻音乐版的《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结构仍是类A-B-A的三段式,A段和C段由排箫演奏,辅以小提琴伴奏,B段是由大鼓和打击乐器为主担当。在保罗·莫里哀巧妙的配器下,乐曲主题表现极为出色,令人称绝。这首改编的轻音乐曲被收录在保罗·莫里哀的《伊比利亚》专缉中,同时被改编和收录的还有另外一首古典吉他独奏曲《爱的罗曼史》。

记忆中,当年我学吉他时,我的老师把阿尔罕布拉宫喻为“古西班牙的圆明园”,尽管这个说法有待推敲,却也形象、也不无道理。
(完)
 
 
 
阿尔罕布拉宫的废墟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曲谱



 
 
 
 
 
现代古典吉他之父:弗朗西斯科·泰雷加(Francisco Tarrega)的生平简介
 
1852年11月21日~1909年12月15日



 
 
吉他音乐自从比维拉时代以来,历经几度兴衰。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索尔、朱利亚尼的影响力早已远去,而此时钢琴音乐的发展、管弦乐团的扩大化,几乎完全挤掉了吉他音乐的地位。事实上,这个古老的乐器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迷的阶段。这个时候,一代大师泰雷加的出现,为吉他的再度复兴奠下了基础。

弗朗西斯科·泰雷加-伊克西亚(Francisco Tarrega-Eixea),1852年11月21日出生在西班牙的比利亚雷亚尔的一个教堂附近。泰雷加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是长子,他的父亲Francisco Tarrega-Tirado和母亲AntoniaEixea-Broch都在附近的教会工作。

父母都要工作,小弗朗西斯科只能由保姆来照养。一次,他趁保姆不注意跑出了家,结果不慎掉到了附近的水沟里(也有史料记载,由于小泰雷加过于顽皮,保姆故意将他扔到了水沟里)。多亏附近居民的及时营救,泰雷加算是保住了一条命,但是,由此产生的眼疾和体弱多病却伴随了他一生。

随着泰雷加的成长,父亲开始替他的前途担忧。为了让泰雷加即使完全失明也可以自己谋生,他们来到了卡斯特隆(Castellon),拜访盲人音乐家乌戈尼奥·路易斯(Eugenio Ruiz),请路易斯教授泰雷加学习钢琴。路易斯的音乐课程严格而规范,为泰雷加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路易斯成为泰雷加的音乐启蒙教师。

幸运的是,另一位盲人音乐家曼努埃尔·冈萨雷斯(Manuel Gonzalez)也在卡斯特隆。冈萨雷斯别名“马利纳”,是当地颇受欢迎的吉他演奏家。他靠演奏生活,可以用自己的吉他轻而易举地征服听众。冈萨雷斯把泰雷加领进吉他的世界,教给他演奏技法。作为一个瓦伦西亚人,吉他的精神早已融化并流淌在泰雷加的血液里。由于小泰雷加天赋很高、进步神速,老师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对泰雷加水平的提高有实质帮助。

1862年,另一位对泰雷加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出现了,这就是当时驰名西班牙的吉他演奏家朱利安·阿尔卡斯(Julian Arcas)。阿尔卡斯1832年11月25日出生于阿美尼亚的马利亚,尽管当时只有30岁,但他却已常在欧洲各地举行音乐会。泰雷加对阿尔卡斯在卡斯特隆的音乐会期盼已久。那场音乐会的精彩程度,令泰雷加终生难忘。

泰雷加的父亲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他四处奔走,终于使儿子有机会在阿尔卡斯面前一试身手。泰雷加在吉他上的造诣和潜力给阿尔卡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阿尔卡斯建议泰雷加能够去巴塞罗学习音乐。

对于一个象泰雷加这样的家庭而言,凑足前往巴塞罗那的费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年幼的小泰雷加并未珍惜和很好地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一直受到父母以及保姆监管的泰雷加,只身来到巴塞罗那,立刻感受到向往已久的轻松和自由。很快,他就跑出了亲戚家,和当地的街头少年打成一片,出入于咖啡屋、酒吧之中靠弹吉他赚钱。父亲知道后难以容忍和接受,随即亲自来到巴塞罗那,费劲周折,在一间咖啡屋找到了泰雷加。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一起返回卡斯特隆的车费,还是靠泰雷加再次演奏吉他才得以解决。

西班牙无疑是一个吉他王国,在这里,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吉他。可以想见,一个十岁的少年,能够在吉他王国以演奏吉他挣钱,实属不易,这也反应了小泰雷加所具有的水平。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泰雷加不得不以在音乐会上演奏钢琴来挣钱贴补家用。与此同时,他也凭手中的吉他,赢得了各地青少年的尊敬,甚至一些名人也被泰雷加的吉他技艺折服。泰雷加的名气与日俱增,凭借在音乐会上的出色表现,他得到了布里亚纳(Burriana)市里一个娱乐场的专职钢琴演奏的工作岗位。从此,泰雷加的生活变得有规律了,早晨起床便开始练习吉他;下午来到娱乐场演奏钢琴;随后教几名学生;回家后再插空练习吉他;晚上又到其它酒店和娱乐场所弹钢琴挣钱。他每天都非常忙碌,有时候,吉他练习不得不推到深夜进行。为驱走睡意,他常常要用冰水泡脚,为不影响家人休息,他的吉他练习常常关在厕所进行,并且还要用毛巾捂住琴弦以消减音量。泰雷加的吉他成长之路异常艰苦。

这段时间对于泰雷加的一生非常重要。一方面,他静心研究阿瓜多、索尔等古典吉他名家的作品;另一方面,钢琴的演奏生涯加深了他对钢琴作品的理解,使他开始尝试把钢琴曲改编为吉他曲。与此同时,名气越来越大的泰雷加遇到了另一位影响他一生的人,这就是布里亚纳的富商安东尼奥·卡内萨·门达亚斯(Antonio Canesa Mendayas)。门达亚斯一直很欣赏泰雷加在音乐上的才华,表示愿意为泰雷加继续深造提供资助。

卡内萨的出现,至少给泰雷加的音乐生涯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变化:第一是使泰雷加拥有了一把托雷斯吉他,第二是资助泰雷加去马德里音乐学院深造。

1869年,泰雷加开始在安达路西亚等地办个人演奏会。通过阿尔卡斯的音乐会,泰雷加早就认识到一把趁手的吉他对演奏的作用,然而,演技高超的他却缺乏这样一把吉他。卡内萨得知后,立即带泰雷加去拜访安东尼奥·德·托雷斯(Antonio de Torres, 1817-1892) 。托雷斯是吉他史上的天才制作家,被誉为“吉他的斯特拉蒂瓦里”( 斯特拉蒂瓦里,Stradivari,1644-1737,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家),阿尔卡斯当年开音乐会所用的吉他就是由托雷斯制作的。

在托雷斯的作坊里,泰雷加的精湛琴艺令托雷斯赞叹不已,他随即取出一把得意之作送给泰雷加:“这才是配得上你的吉他!”从此,这把“宝琴”跟泰雷加形影不离。据说,这把吉他也曾由于“使用过度”,而被送到巴塞罗那的吉他制作家加西亚(Enrique Garcia)去修理,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其音色才得以复原。此即,泰雷加的演奏心情与水准产生了不小的起伏。

卡尔卡西或阿瓜多时代,古典吉他的尺寸比现代古典吉他小,形状也具有局限性,那时不得不把吉他架在右腿上来演奏。索尔、阿瓜多等大师都曾为改进吉他的持琴姿势做过各种尝试,包括借助小桌、脚架等,但收效甚微。直至托雷斯放大了吉他的标准尺寸,泰雷加用新尺寸的吉他摸索出了新的演奏姿势,这才大大促进了演奏技巧的发展。吉他的新尺寸和新的演奏姿势,自然成为现代古典吉他的标准。泰雷加和托雷斯历史性的相遇,为古典吉他的重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1872年,西班牙国内社会动荡,19岁的泰雷加开始了两年的兵役生涯。吉他非但没有从泰雷加的生活中消失,反而给他在兵营中带来了很大的声望。一场场的营房演奏会令他倍受尊敬。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生的挚友——卡希尔·弗尔迪亚(Carcir Fortea)。

随后,盼望已久的求学机会来了……

1874年,在卡内萨的资助下,22岁的泰雷加终于踏进西班牙最高的音乐学府—-—西班牙音乐学院―――去学习音乐。在这里,他师从米切尔·加利亚纳教授(Miguel Galiana)学习钢琴,跟随里法瑟尔·赫尔南多教授(Refacel Hernando)学习和声学,学习成绩出类拔萃。

求学的过程异常艰苦,泰雷加不得不挤用业余时间继续钻研吉他。当时,钢琴是最为流行的乐器,而吉他被认为不适合音乐会演奏,用途仅仅在伴奏上。在西班牙音乐学院里,吉他自然没有地位。一次偶然的机会,校长埃米利奥·阿利埃塔(Emilio Arietta)听到了泰雷加演奏吉他后惊叹不已,立即安排了一个机会,让泰雷加在全校教授面前弹奏吉他。利用这次机会,泰雷加演奏了自己创作的作品,以及改编的几首钢琴名曲。这次演奏,使传统的音乐教授们对吉他的认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们甚至建议泰雷加放弃钢琴的学习而去专攻吉他。教授们的评价坚定了泰雷加研究吉他的信念,但泰雷加并未放松钢琴的学习,在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他还跟随加利亚纳教授继续学习了两年钢琴。

通过对钢琴的学习,泰雷加对被奉为至高地位的钢琴作品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他日后成功地改编为吉他曲打下了基础。同时,他根据吉他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掘出大量吉他所独有的演奏技巧。

1877年秋天,泰雷加在马德里的阿兰布拉剧场举行了自己第一次音乐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校长阿利埃塔在当时的新闻中这样评论:“弗朗西斯科·泰雷加是为吉他而生。他是吉他的救世主,他征服了钢琴!吉他需要泰雷加,泰雷加可以凭借吉他开创自己的音乐世界!”从此,泰雷加也得到了“吉他的萨拉萨蒂”(Pablo Sarasate,l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的美名。

在以作曲和钢琴的最高奖毕业之后,泰雷加从巴塞罗那开始了旅行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音乐界和广大民众的高度评价。随着在巴黎和伦敦的音乐会的成功举行,他的声望拓展到了整个欧洲……

不少二十世纪上半叶主要吉他演奏家出自泰雷加的门下,其中包括廖贝特、福特亚、普霍尔等人。他在演奏技法上,尤其在弹弦上别开生面。他还使泛音奏法,尤其是八度泛音奏法,成为吉他常用的一种演奏技法而大大丰富了吉他在音色方面的性能,这使当时已经没落的吉他重获新生,将吉他这把古老的乐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难想象,如果西方音乐史上没有了约翰·塞巴斯堤恩·巴赫会怎样。同样,如果没有诞生泰雷加,“吉他”,这个被贝多芬赞誉为“田野上的小钢琴”的乐器,也许会在李斯特、萧邦领导的钢琴革命浪潮中被淹没。作为吉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泰雷加被称为“现代吉他之父”。

达到近现代吉他音乐最高峰的泰雷加,更展示出作曲的才华。他的作品多达八十多首(另外一说法是四百首以上),其中经典之作甚广,如《阿拉伯风格随想曲》、《前奏曲》、《泪》、《阿德丽塔》等等,都是最高水平吉他演奏会上脍炙人口的保留曲目。特别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被称为古典吉它“名曲中的名曲”。
(完)
 
 
 
这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一个音频介绍:http://www.sxlfyz.cn/hxjxw/sgls/Alhambra.wma

再提供两个不错的录音版本:

1、古典吉他版,mp3格式,4.6MB。音质很好,值得收藏,只是下载速度很慢,需要耐心呵
http://www.guitar86.com/upload/chotel/04-Recuerdos%20de%20la%20Alhambra.mp3

2、萨克斯-轻音乐版,mp3格式,4.2MB。适合作为舞曲。听着这个音乐,想起了十多年前北医、北邮、北师大、北大的周末舞会,很多美好的往事啊
http://210.28.39.107/sjweb/enjoyment/music/ablgdhy.MP3
2006-04-26 22:54:5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61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