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韦小宝宝
韦小宝宝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6275
魅 力 值:2698
龙    币:17040
积    分:8971
注册日期:2002-09-02
 
  查看韦小宝宝个人资料   给韦小宝宝发悄悄话   将韦小宝宝加入好友   搜索韦小宝宝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韦小宝宝发送电子邮件      

从网上钩一点方平的访谈(俺对你怎么这么周到啊巴结啊?)
  南方都市报:我听陆灏说,你跟他聊天的时候谈道:搞翻译就像袭人一样,侍候老太太和宝玉时都是一心一意侍候的。无论是合译薄伽丘的《十日谈》,翻译勃朗宁夫人的《爱情十四行诗》,还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你都是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
  方平:我是一心一意对待我的工作。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因为我是爱翻译,一般翻译得不好,我也不大高兴翻译。像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总是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扑上去。

  南方都市报:第一次看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什么时候?
  方平:第一次大概是看梁实秋和孙大雨翻译的,解放前出版的。后来才看英文版。

  南方都市报:什么时候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
  方平:1953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

  南方都市报:在你之前,已经有好几位名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了。
  方平:有曹禺、梁实秋、朱生豪、孙大雨、吴兴华、卞之琳等人。曹禺在解放前翻译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为了四川的剧团演出的。一般我们的翻译都把莎士比亚的作品作为文学作品,曹禺是第一个拿莎士比亚的作品作为戏剧来翻译的,作为舞台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用来演出的,不是专门作为文学作品出版的,他是剧团的编剧,就是为了演出的。为了演出而翻译,首先要琅琅上口的。朱生豪几乎把生命都贡献到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上,很年轻就去世了,这是很遗憾的。第一个译完莎士比亚全集的是梁实秋,他译了三十多年。当时有一笔基金,由胡适来主持,胡适请两个人翻译:梁实秋和闻一多。闻一多翻译诗体的,因为闻一多是诗人,后来闻一多没有翻译。梁实秋在大陆译了一些,最后在台湾译完。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人命一定要长(大笑)!

  孙大雨和卞之琳也译过诗体版。孙大雨是第一个用诗体来翻译的,但是孙大雨后来已经老了,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卞之琳翻译《哈姆雷特》用诗体,是很精彩的。我们这个《新莎士比亚全集》是一个诗体版,我们根据莎士比亚原来诗体的格律,翻译了一个新的全集。朱生豪的译本已经没有版权了,现在有几个出版社就用这个版本,有些出版人把他的译本夸得不得了。我对朱生豪是很敬仰的,但是我们的工作应该比前人更进一步。朱生豪把意思讲明白了,他的出发点也是这样的。我现在想把我这个已经出版的版本再修订一遍。

  南方都市报:你原来写诗对翻译诗体的莎士比亚有没有影响?
  方平:有的,原来我的诗没有写好,后来放弃了,但是对用诗体来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是有帮助的,对语言的感觉有影响。莎士比亚的诗写得很好。

  南方都市报: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花了你翻译生涯最多的精力?
  方平: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要你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这里来。以后还要继续花精力,有一种寄托。我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是最花精力的,但是最受欢迎的是两本书:一本是《十日谈》,是1958年出的,这个很怪,1958年是政治形势一浪高一浪,这个书被一些人看做“黄色小说”,居然顺利出版了,很多人喜欢。贾植芳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对我说:我的夫人给你作媒,我很喜欢《十日谈》,想请你送一本。我当然很快就送去了。曹辛之、黄永玉等朋友也喜欢这本书。另一本是勃朗宁夫人的《爱情十四行诗》,我的许多读者朋友很喜欢这本书,有个法国的朋友专门打电话来,说翻译得很优美。
2006-06-30 08:39:2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1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