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九头拙鸟
九头拙鸟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九头拙鸟个人资料   给九头拙鸟发悄悄话   将九头拙鸟加入好友   搜索九头拙鸟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九头拙鸟发送电子邮件      

理性与情绪&讲真话与政治-有感张维迎任志强言论风波
  “反思改革”一直是经济界热门话题,张维迎教授一句“改革中利益受损最大的是领导干部”招来一片骂声,以《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一文(点此查看->张维迎原文《理性思考中国改革》)回应,又引来骂声一片,甚至有人贬低“作为硕士论文都不及格”。老实讲,九头拙鸟认为此文的立论和说理都相当严谨,不愧是一篇“理性”的好文,这决不是因为九头拙鸟曾经是光华的学生而这么讲,当然也决不是说骂的人看不懂这篇文章,在九头拙鸟看来原因如下:

情绪与经济规律
张维迎的“官员利益补偿”论引来一片反对,无独有偶,不久前地产商任志强讲的“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很正常,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同样招来一片声讨。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当前的社会状况是弱势群体吃不上饭、无钱就医、无家可归,直接面对的是生存问题,在这样一个时机,作为强势群体的经济学家和地产老板出来讲“官员利益补偿”和“穷人区富人区很正常”,是不是太不合时宜?老实说,他们说的都是经济规律,他们也不希望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治理社会靠经济规律,但是搞政治却要照顾情绪,不仅光要照顾多数人的情绪,即便是少数人的情绪也要照顾,因此,有些话能讲,有些话是不能讲的,幸亏他们不是官员,否则只有引咎辞职。

主流与非主流
从古到今,社会从来就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区别在于主流的的观点或政策是被政府接受的、可行的、易操作的、总体有利的,而非主流往往是情绪的发泄,当然有时也不乏闪光点。主流的东西因其中庸、考虑当权者利益并兼顾多数人利益而能够实行,但主流的东西常常是挨骂的,从儒家文化到李鸿章、曾国藩再到当前政府,都是如此,因为社会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总会损失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主流的东西往往需要怀柔。光华一直是出主流经济学家的地方,厉以宁老师就没少挨过骂,希望张维迎老师再接再励。

真理与谬误
  张维迎教授的文章引来不少专家逐字逐句的评论,任志强先生的富人区穷人区论点也引发大讨论。究竟谁是真理谁是谬误?亦或谁都不是真理也不是谬误,各对一半?这需要实践来检验,也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检验。任志强先生举例哥白尼的“日心说”几百年才得以昭雪来说明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张维迎教授的观点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过,重要的不是是否真理,而是要成为主流,只有成为主流,才能被实行,才能对社会有用,才有机会得到检验,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理论争鸣。

讲真话与政治
  很多时候,讲真话需要勇气,也需要良知。小孩敢于说出皇帝没有穿新衣,哥白尼坚持“日心说”遭到杀害,张维迎教授和任志强先生又何尝不知道讲真话的后果?我佩服敢于讲真话的人,我自己也讲真话。然而,政治似乎天生与真话不相容,有些事确实是做得讲不得的,有些事却是讲得做不得的,所以成熟的政客往往满口谎言,这是做人与为政的智慧,于国家、于人民确实是需要的。学者呐喊,政客跟进,不失为一种为政之道,但是作为呐喊的学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确实需要勇气与学识,愿社会更多一些张维迎、任志强,于民生民权总归有所好处罢。
(此文由九头拙鸟在2006-03-21 14:00:49编辑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九头拙鸟》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2006-03-21 13:58:4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8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