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期家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找点实惠的东西
找点实惠的东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66
魅 力 值:127
龙    币:1677
积    分:593
注册日期:2009-10-11
 
  查看找点实惠的东西个人资料   给找点实惠的东西发悄悄话   将找点实惠的东西加入好友   搜索找点实惠的东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找点实惠的东西发送电子邮件      

为什么日本鬼片比美国恐怖片更吓人
七格
  
  妖怪就在口袋里
  
  口袋妖怪(Pokemon)是如今小孩子都知道的一款掌上游戏,但在当年的发源地日本,电脑技术还没发达时,玩口袋妖怪的都是把牌放自爱口袋里,然后各自拿一张出来,比比大小,小的就得把牌输给对方。从游戏规则来说,这类似中国当年用香烟壳子比大小的游戏,但想想看,那么多妖怪都印在纸牌上,还放在随身的口袋里,让小孩子揣着到处玩耍,如果世界上还有什么民族是和鬼神之间零距离接触的,那么日本应该算是一个。
  
  日本毕竟在很北的地方,四周又全是海,到了冬天晚上,缩在屋子里烤火时,面对外面黑压压的大风大雪,各类灵异在头脑里慢慢腾起也就不足为奇。在这个向来将山海当做鬼怪统治世界的岛国地域,幽灵文化的力量绵延到今天依然令人惊叹:科学主义的除魅运动,永远只是在客观世界里打转,但在日本人的主观世界里,鬼怪简直就是与天地齐其经,日月同其明。当有一天,全世界电影观众都被《午夜凶灵》给吓得坐立不安时,日本恐怖文化的声誉也到达了顶点。
  
  恐怖文化并不是全部集中表现在恐怖电影范畴里,实际上只要鬼是贴身而在的,那么关于鬼的故事就会是无处不在。即便是充满绿色和希望的宫奇骏作品,比如著名的《千与千寻》、《幽灵公主》,里面的妖怪世界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宫亭楼阁,而也正是因为鬼怪世界和人类世界很多地方都一样,这就让观众更容易接受这么一个熟悉的鬼世界。相反,一味表现地狱阴森可怕,或者天堂纯净光明,倒也能在视觉上产生不错效果,但同时也拉远了人鬼之间的距离。距离一拉远,看鬼的人就会心理上有安全感,对他们来说,进电影院仅仅是感受刺激。
  
  对于人鬼二元对立分得清清楚楚的美国文化来说,他们要做出完全的心理恐怖片是相当困难的,对他们而言,更拿手的是用粘液、血浆以及结满蜘蛛网的骷髅来表现猛鬼或异形,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些都仅仅是惊悚片。但日本电影里所有的恐怖素材全部来自日常生活,电话铃声、玩具娃娃、地铁轨道、发旧的照片、不辨方向的树海、可以塞人的壁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鬼的恐惧,莫过于“鬼神附体”,而到了日本,鬼神更是进化到了无处不在,成了万物有鬼论。这种弥散化了的鬼世界,通过日常物品的上手性,直接就和观众熟悉的生活世界发生了勾连。所以在观看《午夜凶铃》这类电影时,一半的恐怖来自那个一身白衣的贞子向你走来,还有一半恐怖,是来自你自己家里的电视机和电话。
  
  本来,鬼世界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恐惧在幻想界里的投射,但是,当这个投射不能和现实生活有个清晰的分离,而是粘连在一起时,那么,日本特有的恐怖文化就产生了。这就是为什么看西方的《猛鬼街》或《杀出到黎明》时,我们也就不断被镜头切换给吓那么几下,看完后心情一松,但看完《咒怨》后,总感觉自己身边的世界似乎都有了些改变,好像身边每一样物件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恐怖的灵异,传说中的魂灵附体,从前是散播在破碗、杯盘、油灯、纸伞上,今天则是作祟在电脑、手机、MP3和轿车里。
  
  
  死人就在你身边
  
  表现现实主义的题材也同样渗入鬼意识。诸如高仓健演的《铁道员》,一开始观众只知道主人公父亲在回忆和女儿及妻子的各种温馨故事,直到影片最后,观众才会恍如隔世地发现,他原来是个游魂。类似的以死者视角进行叙述的电影还有很多,欧美也有,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欧美这类电影刻意要表现的是前后情节上安排地巧妙,是一种破解谜底的乐趣,但日本这类电影的目的,更多是本身在影片意境上就需要。
  
  其实西方更多的表现手法是引进天堂或地狱。像《人鬼情未了》里,死去的人最后背后的光茫,神圣得让观众睁不开眼睛。而其他各类恐怖电影里要被打入地狱的各类僵尸恶鬼,大多最后也是被十字架被逼得跳回原来的世界,于是我们的生活秩序再次恢复。
  
  日本文化也有相应的天堂和地狱构造,但更多的是来自佛教神话以及本土的幽灵文化。由于大千世界的构造充满平行宇宙论的色彩,而幽灵文化也是伴随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日本的天堂人间地狱三重结构是混成一体的,虽然在各类动漫中,被打入异世界的故事是层出不穷,但诸多异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通道实在太多,鬼神来回穿梭的交通设施也太发达,更妙的是,人物在不同世界里的切换,不是仅仅根据你活人还是死人,好人还是坏人,而是更看中你的因缘造化,所以活人在地狱穿梭或者死人在人间漫游,真的是见怪不怪。
  
  本来,中国传统鬼文化在死人贴近日常世界这一点上,也是和日本鬼文化有一拚,尤其是动画片《小倩》(其实三部曲的《倩女幽魂》也可圈可点,道道道,实在是胡说八道哈哈)一出后,宁采臣和小倩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在人间阴间之间切换得如鱼得水。但是和日本妖怪文化比起来,这一点成就实在是小得可怜。想来想去,这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鬼文化主要还是落实在“忌”上。中国本土儒家文化过于昌盛,看看聊斋志异的原版,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内容还是要把鬼从我们的现存秩序里排挤出去,要是在这排挤过程中,遇到个别有良心的鬼,则是努力将它争取过来,最好结果是最后它还了阳,转成好人。所以,我们的鬼文化里,人鬼之间的世界虽然也混合,但绝不贴近。
  
  然而日本鬼文化却是混合而贴近的,所以那里的死人和活人可以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至少生活一段时间。就拿《银河铁道999》这样的早期儿童文学来说,里面的雪女就是和铁郎同处一室,互相关爱,最后为喝滚烫的荞麦面而化做了水。在日本民间传奇里,雪女是专指那些在深山大雪里被冻死的姑娘。
  
  
  美感就在灵异中
  
  当年孔老夫子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于是所有正史都端正起面孔。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其实也端正过面孔,实在是后来柳田国男、小泉八云这些十九世纪的民俗学研究者过于伟大,硬是将民间流传的妖怪文化,以西方神话学的治学方法,强行搬运进了学术殿堂,今天日本能有如此庞大的动漫产业,实在是和当初知识分子乱谈怪力乱神有关系。也许本来要是蒲松龄、纪晓岚之后,人们能将志怪类笔记小说进一步发展拓深,今天中国的鬼文化将不再是粗陋的洞穴游览幽冥洞府,弄一些愚蠢笨拙的机械装置来展示阎罗小鬼,因为迷信是一种社会心理需求,正像做梦本来就是我们的个体心理需求,需求本身并无所谓对错,发生对错的地方是供给:如果我们供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原始思维,比如两年或三年赶超英国,那么这才是迷信的危害。反过来,谁会批评在艺术的想像世界中,《幽游白书》里浦饭幽助与户愚吕那场在妖怪世界里,超越一切道德规则的生死决战呢?那场决战是如此的超凡脱俗,看得冥王父子目瞪口呆,纵观人类文学描写中决斗场景,只有荷马史诗里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的对战,才可与之同日而语。
  
  同样,在《恐怖宠物店》里,我们能欣赏到哥特风格的画风,在《十二国记》里,片头我们就能看到冰岛埃达史诗里最后的劫日场景,在倾向于给女孩子看的《犬夜叉》里,我们能发现传说中的四魂之玉,至于给男孩子看的《圣斗士星矢》里,印度神话中国神话北欧神话更是穿插其中。
  
  毫无疑问,今天发达的资讯,已经将古代的不同地域的神话给交织在了一起,这种杂揉风格让妖怪世界的元素更加丰富,也让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神谱或妖怪志正在被一次又一次更新,而这方面的集大成者无疑便是日本,在他们的画笔下,河童、发鬼、络新妇、天井下、杀生石等等,要什么模样就什么模样,完全突破了用人类来做演员带来的限制,可以说,没有这些妖怪,就没有想像艺术,而在将来的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引领下,这想像艺术的边界,将被推得更加遥远,更加灵异,而日本的鬼文化,也将赢得整
2009-10-14 17:04:4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90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