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过年童谣
过年童谣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11
魅 力 值:15
龙    币:14
积    分:16.1
注册日期:2006-09-20
 
  查看过年童谣个人资料   给过年童谣发悄悄话   将过年童谣加入好友   搜索过年童谣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过年童谣发送电子邮件      

上班族吃午饭太痛苦 网上叫饭最便捷
上班族吃午饭太痛苦 网上叫饭最便捷

相关数据

在三餐的饮食分配比例上,

早餐和晚餐摄入量都占全天摄入食物总量的30%,而午餐却占到40%,它为一天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是最重的,对人在一天中体力和脑力的补充,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超重人数达2亿,在15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中,慢性病的发作率达52%,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合理、不营养的饮食。

  他山之石

今年8月,上海政府发布了《上海市集体用餐配送监督管理办法》,以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患,保障用餐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统计数据说,上海目前向除学校以外的单位供应盒饭的合法经营者有180余家,日生产能力25万份。

“楼下的外卖都叫遍了,食堂的口味永远不对,自带的便当已面目全非。吃中饭太痛苦了!”对于每天都得在单位解决午餐的上班族来说,想不到,一顿简单的午餐,却成了一次痛苦的选择。

记者昨天中午来到国贸、永安里附近的一处写字楼,正是12点左右的午餐高峰,忙了一上午的上班族们三三两两涌出写字楼,迅速散向四面八方,没多大工夫,小馆子、洋快餐、街边小摊,就挤满了各路吃客。他们如何选择?吃得好吗?对于每天躲不过的中饭,他们有什么喜,有什么忧?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午餐方式 选择虽多 苦恼不少

选择一:方便快捷型

简陋路边摊5元钱盒饭

喜:省钱、方便、快速

忧:凳下污水横流,脚下满地垃圾

记者来到永安里等写字楼对面的小巷里,发现巷子两边摆满了简陋的路边摊,不少上班族正围坐在简易搭建的桌子边埋头苦吃,不少人西装革履,连脖子上的工作牌也没摘下来。

记者看到,几个摊子卖的都是饺子、面条,只有一个摊子在卖饭菜,一荤一素两个搭配,5元钱,用一次性餐盒装。摊主手中的勺子没有停过,两勺菜,一勺饭,吃客络绎不绝。记者发现,小巷的就餐环境并不好,地上满是垃圾废纸,也有不少车辆从小巷中穿行。

“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头天刚下过雨,这条小巷里污水横流,很多人就在污水边解决了一顿午饭。”正在吃一碗刀削面的上班族林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天冷了,吃饭人明显少了。春天夏天你来看,凳子桌子都摆到路中央了。”

林先生除了要和客户会餐,一般都在这条巷子里解决午餐。比起下馆子、吃快餐、吃食堂,他更愿意选择路边摊,“省钱是次要的,主要是方便快速,而且我对吃的要求不高。”

林先生说,西装革履的男士和正装套裙的女士,盘踞街边摊一角,飞快地吞下一碗碗刀削面,是他对这条小巷的经典记忆。“虽然我自己也可能是其中一员,但每次看到这种景象,都想发笑。”

选择二:联络感情型

凑桌下馆子,AA制

喜:吃得很爽,还和同事增进了感情

忧:吃饭成本劲增,浪费工作时间

刚刚来到一家IT公司上班的大学毕业生小王发现,公司里的人都很“阔气”,一到吃饭的点就呼朋引伴,相约到外面下馆子。而小王一般是去写字楼地下的职工食堂用餐,他觉得不好吃也不难吃,十块钱一份,两荤一素,跟大学食堂差不多。

但每次同事们有说有笑地回来,他总是有点“不入群”的感觉。有一天,他主动跟着同事们去吃饭,发现大家轻车熟路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东北小菜馆。让小王惊讶的是,三五个人一落座,服务员就笑嘻嘻地就来打招呼了:“老菜式?先来盆水煮鱼?”小王恍然,这家东北小菜馆俨然成了这群人的私家食堂了。

但吃了个把月,小王就有点“疲”了。他对记者抱怨说:“时间花费太长了,一顿饭,12点去的,1点半才能回单位。我毕竟是新人还得老实点,而且也确实耽误工作。”

每天凑桌吃饭,花费也高了,小王和同事实行AA制,常常一个人要掏二十元钱左右,“我觉得生活成本增加了,还常常‘不幸’遇上一桌不合自己口味的菜,吃得不好,还费钱。”

但另一位常年“凑桌吃”的赵先生却有不同意见,他告诉记者,每天中午和同事一起吃饭被他视为“增进感情”的良好途径。“一顿饭下来,大家有说有笑,比起平日闷在办公室里互相之间冰冷冷的舒服多了。”赵先生说,啤酒、可口的菜,让大家都很放松,自然聊一些更逗趣、更深入的话题,增进彼此的了解。“有时候,工作上的事儿,吃饭间不经意就解决了。”

选择三:实惠营养型

食堂自助,品种齐全

喜:在食堂吃到美味鸡腿,有中大奖的感觉

忧:到了饭点同事总喊“抢饭去喽”,感觉很硝烟

食堂通常与“难吃”、“菜式重复”、“排长队”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在一家国营单位工作的任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她的同事基本都去食堂吃午饭。“可能比起外头一些单位,我们的环境还不错,但每天到了饭点,食堂里人头攒动,排长长的队,也很折磨人。有些同事到了饭点就嗷嗷叫:‘抢饭去喽!’让人精神紧张,食堂仿佛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而在另外一些上班族的眼里,吃食堂就好像“赌博”一样。“我们的员工食堂在写字楼地下一层,空气特别不好,灯光昏暗,我一般不愿意去。但有一次偶然吃到很美味的鸡腿,就多去了几次,结果其后连续几天都是巨难吃的菜。”在东直门某写字楼上班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她形容吃食堂就像“赌博”,运气好今天就吃得不错,运气不好就像吃了一堆垃圾。

选择四:讲究保养型

自制营养药丸和糊糊

喜:昨天量腰围又减了一寸

忧:下午看电脑屏幕有点头昏眼花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周女士已经吃了一年多袋餐了。刚开始吃那些药丸和糊糊的时候,周女士有点不习惯,到了下午总饿。但一年后,她已经非常习惯每天吃“糊糊”了。

周女士告诉记者,最开始是想减肥,又觉得公司订的盒饭“很恶心”,试过几次后,觉得吃袋餐方便又卫生,而且忙碌的时候,喝一碗袋餐就解决一顿午饭特方便。

“现在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余四天吃袋餐,各种口味轮着换,芝麻糊、杏仁、海鲜、玉米……品种很丰富,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周女士兴致勃勃向记者介绍,但她也表示,因为自己对吃没太大兴趣,否则,真是少了一大乐趣。

营养师告诉记者,袋餐的饱腹感并不佳,如果挨不了饿,一不小心补餐,可能吃的东西更多。由于袋餐多半属于流质的东西,长期使用袋餐,会对消化道产生不好的影响,可能造成将来对固体食物的消化不良。

周边饭馆 “吃”定上班族

在花园桥附近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有一家每天中午都人满为患的饺子馆。之所以小有名气,是因为这家饺子馆在短短半年内已经“收购”了旁边和对面的两家小饭馆,隐隐有以该饭馆招牌来命名一条街的趋势。记者了解到,就在饺子馆毗邻的一座写字楼还是空楼时,这个饺子馆曾一度冷清无比。

记者从经常来这家饺子馆吃饭的食客嘴里得知,这家馆子也就是最近一年才火起来的。自从毗邻的一座大型写字楼入驻了一家大型IT企业后,其余楼层也陆续分租出去。很快,这家饺子馆就开始每天人满为患了。来自东北的饺子馆老板说不太清楚究竟什么时候店里开始火爆的,但他很清楚“来吃的都是上班的!”

记者在数个中午走访了多家毗邻写字楼的餐馆,不管是什么档次,如果正值高峰,一般都要等位。等位之际,记者发现许多吃客都拿着贵宾卡来就餐。“我第一天来这儿吃,就让我办贵宾卡了,说打八八折。你看我这钱包里,一打!都是我单位附近的餐馆!”一位正出示贵宾卡结账的上班族告诉记者。

有些馆子贴心地推出了专供上班族的营养搭配餐,价格不贵,颇受怕点菜麻烦的上班族欢迎。有些馆子则细心地将经常光顾的顾客最常点的菜记录下来,记者在一家餐馆吃饭时,看到一名上班族一落座,也不看菜单,挥挥手说“老一套!”

一家饭馆的老板告诉记者:只要餐馆在大型写字楼附近,离得越近越好,只要饭能吃进口,价格不是贵死人,绝对能火爆异常。而部分餐馆推出的特配营养餐、贵宾卡等“招数”更为“火爆”推波助澜。

送餐公司的盒饭是“工业产品”

北京餐饮市场上活跃着二三十家专业送餐公司,每天送餐的员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梭,几乎成了京城一景。

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人都对快餐公司的“盒饭”流露出无奈,大都认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明知道是工业化的产品,可也无法选择。

“无纸化网上叫饭”大受追捧

“鼠标一点,菜单任你选”,在一家外企上班的宋小姐是“网上叫饭”的忠实拥趸,她告诉记者,公司没有食堂,周边各种餐厅已经吃了个遍,手里掌握的几张外卖单也吃不出什么花头了,以前一到中午大家就为吃什么而发愁。

  现在她发现了一个名叫“我要叫饭”(www.51jiaofan.com)的网站,上面列出了上千家可以送外卖的餐厅名录和餐厅各种菜单以及价位,而她的任务就是点一点鼠标,想吃什么上网一查就搞定。

  记者登录“我要叫饭网”看到,这家网站按照北京各区县位置或者各大菜系把餐馆分类,同时登出餐馆的电话、菜单以及价格,想要叫饭的人只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时上网搜索,打电话叫饭即可。记者了解到,如今这种定餐方式被白领们誉为“无纸化叫饭”。

  “个性化的时代,连叫饭也得有个性才行”,“我要叫饭网”总经理刘伟告诉记者,之所以创办这个叫饭网完全源于切身体会。刘伟以前所在的公司每天中午要负责170名员工的午餐,最初他联系了京城一家知名的快餐公司,谁知送餐后却让公司员工“怨声载道”。原来快餐的菜品的味道炒出来都是一个味,但员工却来自天南海北,有的要吃辣,有的不吃荤腥,一时间众口难调,搞得公司的后勤主任差点儿辞职。后来刘伟不得不停止送餐,改为餐补让大家自己找饭辙。与此同时,创办一个方便的叫饭网站的想法也萌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家网站迅速火了起来,每天有上万人点击叫饭,不仅得到了餐厅的认可,还得到了上班族的追捧。现在已有上千家餐厅加入其中,分布在北京200多个主要的街道和社区,覆盖了京城不少写字楼、居民区、学校还有宾馆。给上班族的班上班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记者忙的时候在家晚上九点多也试过两次,确实很便利,从咖啡到盖饭还有鲍鱼店的鲍鱼,每家菜单都很丰富,卫生上也很放心,因为都是身边耳熟能详的餐厅。

  专家提醒 白领午餐四大注意

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营养师齐先生将上班族的午餐坏习惯归为四点。他提醒上班族们,虽然工作忙,但还是要尽量定时定量吃饭,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每顿饭里都不能缺少主食、蔬菜、肉食中的一类。

1、不能太简单

齐营养师说,许多上班族中午吃面包、泡面、饼干,加杯牛奶就搞定了。中餐担任了一天饮食量的绝大部分,中午饭必须吃好,仅仅吃点泡面、饼干是远远不够的,营养上不够均衡。
2、不能太“垃圾”

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基本入口的都是肉。蛋白质、脂肪倒是够了,维生素肯定不够,营养也不均衡。

3、不能太油腻

齐营养师说,每天下馆子的上班族,脂肪量一定会超标,因为馆子里的菜普遍油量过大,而且会缺少蔬菜,摄入不均衡。

4、不能“两不误”

不少上班族喜欢对着电脑屏幕吃饭,号称吃饭工作两不误。齐营养师表示,吃饭尽量还是专心地吃。因为吃饭时,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如果边吃饭边工作,血液到了脑部,会对消化不利。另外,齐营养师提醒,键盘、鼠标通常比较脏,如果边打字边吃饭,也很不卫生。

午餐•随机访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不同行业的上班族。在平时的午餐选择中,下馆子占了9名,快餐外卖6名,食堂5名。

问题:

1、最喜欢哪种午餐方式?为什么?

2、最讨厌哪种午餐方式?为什么?

3、觉得现在的午餐条件和环境怎么样,希望怎么改善?

网页设计师 张先生

去餐馆吃,走路锻炼身体。

在办公室里吃。坐在椅子上不动,缺乏应有的锻炼。

希望公司开个食堂。

广告公司职员 林女士

与同事一起去吃饭,可以边吃饭边聊,很有意思,吃完饭散步回来,有助于消化。
讨厌在办公室里吃。很闷,会把办公桌弄脏,要自己处理卫生;吃完食物不宜消化;一天都在办公室,觉得上班的时间很长。 

但是现在天太冷了,出门不方便,所以就用叫饭网了。

IT公司职员 吴先生

无所谓。懒得走出公司去外面吃。

讨厌吃食堂,吃多就腻了,而且味道不是很好。估计营养价值也不怎么高。
10元工作餐,相对而言还是贵了点。环境比较封闭,气味较重。人很多。菜味道不是很好,花样不多。

网上叫饭挺好的,选择的多还很便利,我和媳妇都很忙,回家谁都不想做饭,也没有时间买菜,所以网上叫饭是我们的最多选择。

设计师 郝先生

喜欢出去吃,一来透透气,二来选择吃的东西较多。

但工作太忙,多数时间顾不上。所以只能吃外卖,出去吃饭馆又远又得等。

上班族吃午餐 八大“死法”

●气结死:去哪儿哪儿排队,便宜的排,贵的馆子也排。

●心疼死:轮到自己付钱的那次,突然大家点了N多贵的菜。

●后悔死:不吃辣的自己,跟错了队伍,进了川菜馆。同事落座大吼一句“老板,先上一盘辣椒!”

●熏死:大热天,一大堆人热烘烘地挤在一个小房间里,对面的男同事集体抽烟。

●消化不良死:小公司职员,每天都和老板一起吃饭。没什么人敢开玩笑,最多跟老板聊一下公事。每个人都扒一点点饭拔腿就跑。

●营养不良死:每天中午不是两个驴肉火烧,就是一个煎饼。

●恐惧死:吃的太单一,每天中午叫成都小吃送外卖,被油汪汪的菜泡过的一次性餐盒听说有毒?

●幽默死:吃路边摊时,看见穿超短裙职业正装的白领淑女跷着脚,横跨污水,呼哧呼哧扒刀削面。
2006-12-24 12:23:1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2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