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less
bless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234
魅 力 值:56
龙    币:206
积    分:183.4
注册日期:2002-10-15
 
  查看bless个人资料   给bless发悄悄话   将bless加入好友   搜索bless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less发送电子邮件      

“薛宝钗”公开陈晓旭放弃治疗真相(转自新浪网)
“薛宝钗”公开陈晓旭放弃治疗真相


“林黛玉”扮演者——著名演员陈晓旭因病在深圳去世,真正应了《红楼梦》作者的那句话:“香魂一缕随风散”。近日,陈晓旭的生前好友、电视剧红楼梦薛宝钗的扮演者张莉公开了陈晓旭放弃治疗的真相:患有乳腺癌的陈晓旭当时拒绝西医的治疗,因为要接受西医治疗就必须动手术,但是陈晓旭不希望做手术,因为“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完美的女人”,她不希望身上有什么残缺。为了完美她宁愿让自己的生命残缺,陈晓旭拒绝手术却是一件憾事,在殷谦看来一个人追求完美似乎和治病救人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因为身上多了一个刀疤就觉得不完美,这种心理实在让人难以琢磨。不过,我坚信陈晓旭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完美的女人”,为了完美无缺,就要认真到点点滴滴,这就是陈晓旭的性格,她愿自己是贾宝玉所说的那种女人,是用“水”做的,平静时清纯得让人感到温柔;忧伤时象雾一样朦胧缥缈;坚毅时像冰一样拥有凝固的棱角和坚硬的个性;飘逸时就化作一片云,自由潇洒地走一回。
陈晓旭仿佛是林黛玉的“化身”,从陈晓旭出家直至去世,这里面似乎有前定的机缘,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中,黛玉对紫鹃就说过:“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可见黛玉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完美的人,洁来洁去,即便是死也要做到玉洁松贞。而书中黛玉的性格却完全体现在了陈晓旭的身上,她就是不想有玷缺,冥冥中她似乎在蹈辙着黛玉走过的路。陈晓旭曾说:“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前半生,我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真的不是很多。我的问题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判断、否定、反思和重新开始。”这么说来,陈晓旭的出家并非因为炎凉世态而看破红尘,而是注定对佛与慈悲心的向往,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要求的一种完美呢?
正如陈晓旭所说,“失败和成功就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智慧是不是增长了,灵魂是不是长高了,道德是不是提升了”,她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关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业” ,她的人生目标是在“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并且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好事”,她满怀高尚的心情和善良的愿望继续着她的路程,一心想赎前愆。这种自“忏悔”自“加罚”自“解脱”的行为,其实并不是指向消极的“解脱”,而是指向积极的完成和升华。陈晓旭在没有得癌症之前在家出家,即便她后来不得癌症也不会影响她长斋绣佛的决心,只是事出偶然,她患上了癌症,半路出家后又一病不起。当最后的一丝喘息消失的时候,天空依然恬美,花朵依旧绚丽,只是她悄悄的不存在了,如同山中的簇簇野菊,静静绽放直至山风卷来而片片飞散,命若轻尘,命若轻尘,同漫山遍野的红花绿草一样把灵魂交给大自然,徜徉在无垠的熏野碧岭间。
完美,这不仅是陈晓旭对自己的要求,而且是陈晓旭对社会和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要求。陈晓旭曾对家人说,“我信佛其实是为了慈善事业”,她的这些思想常常被误解性地夸大为她终生信持的人生信念。可是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年轻的陈晓旭有时不仅不相信自己的哲学,而且还常常被灵魂深处的那些迷离情绪和混沌感受所苦恼所折磨。作为艺人和商人,她对诽谤和成功以及挫折都表现得尤其冷淡,她的灵魂里有一种停滞状态,但她并没有厌倦,也没有忧郁,更没有绝望,她经商赚钱是为了慈善,而选择出家更是为了实现她做慈善的愿望,因为只有出家才能彻底地放下世间所有的个人牵挂,才可以从容自如地去做善事,用她对家人说的话就是“救急不救穷”,她要用这些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她嘱咐郝彤和妹妹等,“要建立一个慈善基金会,资助因贫困而失学的优秀学子或者无力医治疾患的困难群众”。崇高将力量给了虚弱的世界,将信心给了苦难的世界,将光明给了黑暗的世界,令我们胸襟开阔振奋鼓舞;陈晓旭出家就是一种崇高的表现,对她本身而言这就意味着自由,也意味着对异己性力量和异化性及命运的抗争,意味着人性的尊严和高贵,意味着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心灵。
正因为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所以她才会“忏悔”,她的“忏悔”起源于对道德完善的向往和爱的复活以及同情心的觉醒;她的“忏悔”发端于良心的焦虑和不安,她自认为以前在言行和思想上是有错误的,而且这些都是“罪”,所以她要通过出家和行善来“赎罪”;她的“忏悔”是彻底放下了骄吝心和虚荣心的内在的自愿和自觉,是心灵对自己的肯定,而不是由外在的压迫和挟制导致的消极的道德反应,所以,她在生前都力所能及地从事着慈善事业,据报道,遵照陈晓旭的遗愿,始创基金为5000万人民币的“陈晓旭慈善基金会”创立,这是陈晓旭生前做的最后一次慈善。可能有一些演员比陈晓旭更有才干,但是在演艺界中却似乎没有人比她更真实、更诚实和更有良心,这也就是观众为什么对她的爱经久不衰的缘故吧,殷谦赞扬和强调的就是她身上的积极的情感态度:正是她的这种令人陶醉的诗意情调和美好品质,使她和她为数不多的影视形象在观众身上激发出了深沉而高尚的爱的情感。
此时此刻,想起了陈晓旭作得一首诗:“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默然一个人用心听这一段来自天使的玉音,朦胧的灯下枯寂被滋润了,夜抖落黑色的翅膀缓缓飞越与伸展,为失落的阳光,为失落的云彩,有比这更完美的么?在另一个世界,你陶然了,而风正掀起帘,在绵袤的空间里,飘舞。

作者:殷谦
2007-06-02 10:53:5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6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