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李老师
李老师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498
魅 力 值:560
龙    币:22207
积    分:8741.3
注册日期:2003-12-12
 
  查看李老师个人资料   给李老师发悄悄话   将李老师加入好友   搜索李老师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李老师发送电子邮件      

南方都市报 社论
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新闻,名为《纸做的包子》。报道中说,该栏目编导通过暗访,发现北京的早点铺有人出售用废纸箱和肥猪肉做馅的小笼包。这一报道经央视等各大媒体、网站转播转载之后,引起广泛关注,海外媒体也闻风而动。但10天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昨日,北京官方发布新闻,称“废纸箱做包子馅”为虚假报道,为电视台临时编导訾某自编自导,北京电视台为此向社会深刻道歉,当事人已被刑事拘留。

10天前,民众以为报道是真的,包子是假的;10天后,官方宣布报道是假的,包子是好的。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民众落得一头雾水。此刻,普通百姓只恨没有一双慧眼,能洞穿扑朔迷离的事态。

纸箱馅包子面世的时机,正是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时刻,内外舆论皆不宽容。这一极端案例的出现,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程度再次推高,民众一时哗然。而就在政府宣布,证实事情是虚假新闻,涉嫌记者造假时,仍有不少民众愿意相信是假包子,而不是假新闻,甚至有人怀疑政府查处也从中造假。

这些连环相套的不信任,使得一场包子引发的舆论风潮,转眼成为一场公众辨识真假的能力测试。然而,无论是何种的不信任,都并非多么理据充分,因而也难以在逻辑上立足。公众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基本上只体现了各自采信的某种情感倾向。一个原本事关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跌落在一个奇怪的问题格局之中,事件貌似已经盖棺定论,而疑问却在公众心里打结。

这个尴尬的局面令人忧虑。围绕纸箱馅包子的来龙去脉,其中既有日趋严峻改善乏力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媒体和记者的信誉危机,还有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管理问题,诸多方面的个案层层累加,沉淀为今天公众的意识背景。猜忌、怀疑、不信任,成为了分化公共事件处理结果的民意之刀。

废纸箱做成包子馅,假包子转眼成为了假新闻。尽管事件以栏目编导造假而刑拘告终,但早点摊贩、新闻媒体、政府部门都未能幸免于这场丑闻。而如今弥漫在社会的不信任,使得这一事件的善终显得尤其艰难。公众可能既不信任早点摊贩,也不相信新闻媒体,同时也难以相信事件处理的地方政府。要免于公众猜忌和民间抗拒,事件处理可资改善的方面很多。

就媒体自律而言,此次事件处理几乎完全由行政主导,而并无媒体自主自律的空间。事发突然,影响巨大,行政力量火速启动,媒体只是事件处理的配角,形象相当被动委屈。事实上,涉及记者虚假报道,首先应该尊重的恰恰是媒体自身的自查自律。

2003年4月,美国《纽约时报》也曾发生记者造假风波。在得知记者可能造假的线索之后,纽约时报指派了5位记者、2位研究员、3位编辑对此进行调查,做了多达150次访谈,其后在报纸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长文自揭家丑,并为此向报业同行和读者致歉。此次纸箱馅包子事件发生后,政府公安部门迅速介入,使事件的处理很快由对假包子的查处,转为对假新闻的严惩。媒体自我纠错的机制还未能运作,就匆忙由官方裁定,过程也欠缺透明。这些都是事件处理并不周全谨慎的所在。

围绕纸箱馅包子展开的舆论,几经跌宕峰回路转,在公众不信任的情绪里,依然是真假难辨。这种公众的情绪反应,当然并没有十足的理由,未必经得起严谨的论证,然而,它们的存在,已经构成了公共事件处理的重大背景。从假包子到假新闻,公众情绪只是将信将疑。地方管理者当然可以我行我素,不过,公众的疑心如此深重,辨识真假如此谨慎,终究是今天公共事件处理中令人尴尬的场面。 (完)

--
三人行必有吾师
2007-07-20 15:24:4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82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