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这不是jx-zjk的马夹
这不是jx-zjk的马夹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这不是jx-zjk的马夹个人资料   给这不是jx-zjk的马夹发悄悄话   将这不是jx-zjk的马夹加入好友   搜索这不是jx-zjk的马夹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这不是jx-zjk的马夹发送电子邮件      

进来看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东的寺院,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金代称灵泉寺,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院之一,被称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刹”。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后改称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花和环境的清幽而著称。寺内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自东向西由四进院落组成。山门、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动静等观)殿、大悲坛、舍利塔等组成,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多是清代重建而成。殿宇雄伟古朴,布局深广严谨。寺内后山是一处别致的园林,麓林曲径,叠石流泉,情趣非凡。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山上的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淙淙而下,沿着南北两路院落中的水漕流向前院的水池,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一棵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00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迦陵佛塔为清代主持僧迦陵的舍利塔,其状犹如北海公园里的白塔,塔旁松柏参天,风景秀丽。
  著名的大觉寺八景为:辽代古碑山门口的藤李寄柏(老藤寄柏)、功德池里的石刻水兽(鼠李寄柏)、四宜堂和北玉兰院里的明、清两代的玉兰(古寺兰香)、无量寿佛殿前的千年银杏(银杏树王)、环绕全寺的两道泉水(灵泉泉水)、龙潭东侧的辽代古碑、北玉兰院里的碧韵清石(碧韵清池)和位于寺院最高处的迦陵佛塔(松柏抱塔)。
大觉寺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著名古刹,《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纪》石碑尤其珍贵,为建寺初年所立,碑文记载了建寺刻经的过程,是研究辽代北京的重要史料。殿堂内的佛像雕刻精美,形像生动,保存完好。在“最上法门”处陈列“大觉寺历史沿革展览”,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介绍了大觉寺的历史兴衰。
  


大觉寺

大觉寺坐落在海淀区北安河乡的?台山麓,坐西朝东,背依山峰,随山势起伏而建殿宇。中轴线长约400米,从山门前影壁到寺的最后建筑藏经楼,依次升高,整座庙宇由低而高,仰视阁宇雄伟壮观。

(一)寺史简介

该寺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初名清水院。金代为章宗完颜瞡驻跸之所,为西山八院之一,后称灵泉寺。明代宣德三年(1428),出内帑扩建重修,改为今名。正统十一年(1446)和成化十三年(1476)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重修。明末时期,寺内建筑被毁。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雍?NFDBE?王对大觉寺进行了修建,并增建了许多建筑,形成了现在之格局。乾隆十二年(1747)又重修主要殿宇,在大悲坛后为该寺主持迦陵和尚建舍利塔。 新中国成立初期寺院已荒芜,尤其南北两路殿堂毁坏较严重。后来北京林业学院占用该寺,出资修缮。1979年大觉寺被列为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现寺院建筑基本完好。

(二)景观介绍

坐西朝东的形式,是辽代契丹人喜东向阳"朝日"之俗。整座寺院分为三路

1.殿宇综述

中路为六进院落,主体建筑保持了明代法式及风格,是寺中建筑之精华,由低而高,即山门殿,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舍利塔、龙潭、龙王堂等。 右路是僧房。左路有戒台、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等。寺庙后部是一座布局严谨而精巧,幽深又别致的寺庙园林。

2.古树奇观

由于该寺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名贵花木,成为旅游区内之胜景

(1)桧柏寄藤

弥勒殿院内的石桥东端,有一棵古老的桧柏,树冠上生长着针叶和阔叶两种叶子,令人称奇。原来在桧柏的半空心部寄生着一棵老藤,数根藤条盘旋而上,形成奇观。

(2)鼠李寄柏

四宜堂院中也有一棵巨大的怪柏树。自根向上一米处,分成两大树干,而中间挤生着一棵李树,因该树学名叫小叶鼠李,故称其为鼠李寄柏。远远望去,李柏难分,称为一绝。

(3)千年银杏

在无量寿殿庭院内矗立着一株高数丈的银杏树,树冠浓荫遮盖了大半个庭院。树龄已逾千年,树围7?5米,需6人才能合抱,人称白果王。乾隆皇帝曾为此树题诗:"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林枝景荫肥……"。

(4)古寺兰香

四宜堂内有一株玉兰树,花繁瓣大,玉洁香浓。据说此花原生四川。乾隆年间,该寺主持僧迦陵在四川病故,留下遗嘱,要将此花移置京师。随灵枢来京后,植于此处。树龄已300余年,堪称玉兰之最。文人墨客称"古寺兰香"者即指此处。

3.红白莲花

弥勒殿院内有一长方形水池,名功德池,四围绕经花栏矮墙,池上建一石桥,将水池一分为二,南北两侧壁上各有龙头吐水。池中两池分植红、白二色莲花,争奇斗艳、蔚为壮观。

4.咸雍古碑

大悲坛北侧有一座1米多高、螭首龟趺的辽代古碑,镌刻着《?台山清水院藏经记》1碑文。碑中记载着辽咸雍四年(1068)善人邓从贵舍资修庙。刻藏经的事迹。该碑对研究大觉寺史具有重要价值。日本侵略者曾将此碑打断,现已对接并砌龛保护。

5.迦陵舍利塔

该塔是大觉寺主持迦陵和尚的舍利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为全寺最高点。高十余米,状似北海白塔,下部是八角须弥座。圆形塔肚,细长相轮,顶上有宝盖。这种塔形是由印度传入的。塔旁松柏环抱,犹如巨大翠盖为佛塔护荫。
2008-03-15 14:36: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9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