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国风
国风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530
魅 力 值:421
龙    币:9822
积    分:4169.1
注册日期:2002-12-19
 
  查看国风个人资料   给国风发悄悄话   将国风加入好友   搜索国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国风发送电子邮件      

山东汶上佛牙
 佛牙考证
汶上佛牙又称悟空佛牙,典藏记载大唐天使自北天竺犍陀罗获赠之释迦牟尼真身舍利,1994年3月15日于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地宫现世。
  佛牙之来,源自悟空。这里的悟空,据推测正是齐天大圣的原型。《大正藏》卷五一圆照《悟空入竺记》: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俗姓车,字奉朝。唐天宝九年(750),罽宾国谴使诣唐,意愿归附。次年,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前往安抚,奉朝时任左卫从行。天宝十二年到达罽宾国犍陀罗王城,奉朝因患重病,滞留天竺。病愈后,投三藏法师舍利越摩出家(757),赐名法界。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在北天竺、中天竺周游巡礼圣迹。为忆君亲,拜辞恩师,舍利越摩以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赠别。后随唐内侍宣慰使段明秀于贞元六年(790)回到长安,将佛牙舍利及译经进上。上赐法名悟空,授壮武将军兼试太常卿,住上京章敬寺。悟空是继玄奘之后在天竺影响最大的唐朝高僧之一。释圆照曾过访悟空,记载了他从出使到为僧、游历天竺、获赠佛牙及归国前后四十年的事迹。
  贞元十年(794),佛牙由禁中移入大庄严寺新修之佛牙宝塔供奉。见圆照《新修大庄严寺释迦牟尼佛牙宝塔记》。
  有日本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述会昌元年(841)亲瞻佛牙事。又大中七年(853),宣宗幸庄严寺观礼佛牙。见《宋高僧传?慧灵传》。
  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孟蜀知祥送佛牙至洛,云僖宗广明元年(880)幸蜀所留。陈垣疑为庄严寺旧物。见《佛牙故事》。
  后晋天福三年(938),西京左右街僧录可肇等赍佛牙至阙,宣付汴京收掌。见《册府元龟·卷五十二》。
  有宋一代,自太祖、太宗以降供养佛牙事频见于史载。王珪作《三朝御赞佛牙舍利序》,有“烈火煅试,晶明坚固,光彩夺目”,逢旱灾,“祷于禁中,随时大雨”,“舍利隔水晶匣出如雨点”等灵异事迹的记载。
  沈括《梦溪笔谈》:熙宁中,予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予曰:此有一佛牙,甚异。予乃斋洁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飒然涌出,莫知其数,或飞空中,或坠地,人以手承之,即透过,着床榻,摘然有声,复透下,光明莹彻,烂然满目。予到京师,盛传于公卿间。后有人迎至京师,执政官取入东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迹,不可悉数。有诏留大相国寺,创造木浮图以藏之,今相国寺西塔是也。
  又,王巩《闻见近录》:咸平县僧藏佛牙一株,其大两指许,淡金色,予尝请而供之,光彩炳然。须臾舍利自牙中出,初如露,巡行牙上或远数十步,求者辄得。后神宗迎之禁中,遂御封匣而归之,今人罕得见者。
  “三朝御赞佛牙”系太祖建隆元年(960)自洛取之道宣佛牙;沈括、王巩所记当为后晋天福三年可肇自洛赉来之悟空佛牙。皇祐元年(1049),曹后命宦官取故宫旧藏所有佛舍利,奉安咸平县洪福寺塔。石晋所隐佛牙当在此数。
  胡道静《沈括事略》考:熙宁五年(1072)九月壬子,沈括出使按行汴渠,察访过咸平当是时。佛牙至是乃出,随后迎至京师。
  日本僧成寻于熙宁五年十月礼拜相国寺佛牙堂,见佛牙有二,其一“佛牙放光,希有不可思议”,平时深藏不见,遇有斋供,“取旨方开”。见《参天台五台山记》。
  按《宋史·王安石传》,沈括所记熙宁间之“东府执政官”实指王安石。据《释氏稽古略》,安石尚佛,自谓“半山居士”,乃虔诚佛子。则佛牙为王安石宝掌无疑。今观佛牙有“东府”墨迹,亦出荆公手笔。
  宝相寺原名昭空寺,初创于北魏,唐时扩充,北宋重修改今名。太子灵踪塔建于熙宁六年至政和二年,系典型佛牙塔形制。1938年,日本军国主义炮轰宝相寺,千年古刹夷为平地;1947年解放军攻城,重创宝塔。1994年重修时意外发现塔基地宫。出土储藏佛牙的石函,上镌志铭记:
  郓州中都县郭内赵世昌,先于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诣京师,于嘉王宫亲事官孙政处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数百颗。今以自备及有施主将到者,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于当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时大宋元丰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刻记于此。
  时京师有嘉王宫。《宋史·宗室传》:熙宁四年徙赐御弟赵頵嘉王。佛牙由东府“流布士大夫之家”而入嘉王宫顺应势理。《宋史·宗室世系》:赵世昌乃太祖五世玄孙,爵洋州侯,与神宗、嘉王是堂兄弟。赵世昌于嘉王宫求得佛牙合乎情理。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九记:“佛有四牙舍利,一在犍陀罗。”又《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佛牙伽蓝”记:“佛牙,长可寸半,其色黄白,或至斋日,时放光明。”后唐孟知祥所献佛牙“长一寸六分”,成寻观大相国寺佛牙“长一寸三分”,宝相寺发现的佛牙长五点五厘米,形质色泽均与典藏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牙相吻合,乃佛教至高圣物:入葬规格为十三级佛塔和金棺银椁;同时出土佛舍利九百余粒,被中国佛教协会认定为“数量最大的佛舍利发掘”;又有“跪捧真身菩萨”等举世无双之造像。七宝齐全,供养俱足,如法如律。
  太子灵踪塔地宫墙壁题记: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葬佛牙舍利。概入葬之际适逢徽宗崇道灭佛,宋辽不睦,金人崛起,战争燃眉。佛牙入葬十五年后金灭北宋,中都沦陷。金改“中都”为“汶上”沿用至今。
  佛牙流转有序,历历可考:唐释悟空于贞元六年自犍陀罗王城携来长安,先入禁中,继奉大庄严寺新修之佛牙宝塔;僖宗携入蜀,五代后唐至洛、后晋之汴;宋皇祐元年瘗入咸平县洪福寺塔,熙宁五年再现于咸平,执政官王安石取入东府、又流布嘉王宫,神宗诏留大相国寺;熙宁六年,宗室洋州侯赵世昌求来中都,造太子灵踪之塔,政和二年三月十五日瘗葬。
  佛牙奉印度一千二百余年,入东土又一千二百年矣。历唐、五季、北宋;经悟空、唐四朝、孟蜀、后唐明宗、石晋敬瑭,宋曹太后、沈括、王安石、宋神宗、嘉王、赵世昌等,后隐迹近九百年不为人知。今逢盛世,大放佛光,仍供奉于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流传永代云。
2008-10-02 10:15:1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96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