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awingleaf
awingleaf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223
魅 力 值:308
龙    币:2032
积    分:1252.8
注册日期:2003-12-18
 
  查看awingleaf个人资料   给awingleaf发悄悄话   将awingleaf加入好友   搜索awingleaf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awingleaf发送电子邮件      

FW 亚细亚的四大部洲
亚细亚的四大部洲

八阕 该网址不再展示 亚洲(Asia),并不是“亚洲人”自己使用的地名;这是古代希腊人从今日小亚细亚(Asia Minor)延伸东向,而以此指认广大的大陆,那时,地中海东端陆上的波斯,正与海上的希腊争夺那一地区的霸权,亚细亚长期是地中海的“他者”,是与地中海的希腊/罗马对抗的另一方,正如萨伊德指出,后世所谓“东方”(Orient)是从西方世界指认的“他者”,却因为西方力量向东扩张,竟使所谓“东方”的族群与文化圈也以此为自己的名称,以致接受了西方对“东方”的认知,作为自己的“东方主义”了。
自从全世界人类接受了西方的地理界划,“亚洲”一词已是约定俗成,确定为欧-亚大陆东边一大片的地方,西方的“他者”的定义,其实模糊不明。西方的“他者”是东方;但是东方的内含又是十分复杂的,到了今日,我们身在东方,也应该对自己有所界定了。

中国文化对自己的界定是中央之国,四邻则是蛮夷戎狄。这些名称在古代未必纯为贬义;夷是配弓的人,戎是荷戈的人,狄是畜犬的人,蛮是某种发髻的象形。然而,“中国”逐渐以这些称号指认四邻的“他者”后,这些名词遂含有内外的褒贬,以致孟子即以此作为华夏与蛮夷对立的陈述,斥南方农家之学为背弃了中原,因此,中原中心论的偏差并不比西方中心论更为公平,同样不足为东方自己的界定。

早期佛教经典长阿含经(卷30)的世纪经提出了古代印度人对于这一广袤大陆的知识。在世纪经中,围绕着须弥山,当即是喜马拉雅山及其附近的高原,东面是毗提诃(Purvavieleda,东胜神洲),北面是郁单越(Uttavakuru,北俱卢洲),西面是俱耶尼(Aparagodaniya,西牛贺洲),南面是阎浮提(Jambudvpa,南瞻部州)。世纪经对于这四洲的描述,相当程度的反映了各自的特色:东洲地域广大,人物多能,颇与当时中国地区的情形;西洲多牛羊、珠玉,以贩牛为特色;北洲地方广平,人多长寿,不信佛,不在韦陀护持之下;南洲地形是上广下锐的三角形,正与印度次大陆的形状相合,人种复杂,也多罪恶,却也是佛所生之地。这一描述中,印度人并不自居为文明佳胜的首善之区,纯粹以须弥大山为中心,辐射为四区,却是颇为可取的区别。

在四区之中,西区曾有两河文明、波斯文明,以至今日伊斯兰文明,次第展开。在该区孕育的两元对抗观念,遂化约为独尊一神的犹太-基督-伊斯兰信仰系统,而在地中海东端长期海陆对抗中,又将这信仰结合了希腊理性自由的理念,终于形成地中海-欧陆-大西洋的西方文明,日后竟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相对而言,须弥山西区本身,则成为犹太-基督信仰的改版结合。沙漠游牧文化与波斯王权的伊斯兰文明,竟延续了地中海东端的长期冲突,至今烽烟遍地,不得宁息。

南区的居民是由北区南移的雅利安种人与原居此地的南方尼格鲁种混合的人群,以社区与社群为群体的主要形态,从远古信仰发展的婆罗门信仰,及后来发展的佛教,相激相蕴,演化为印度教,而佛教却只能远传东区及其临近地区。后来,西区的伊斯兰信仰席卷这一南区的北半面,南区主体则照旧社群分立,国家弱,信仰强,重来世,尚玄理,种性之别长期延续以存在,英国携近代经济与武力入侵,南区承受了地中海-大西洋文化区的深远影响,但是却又保持了许多传统的文化特色,甘地泰戈尔等人抗拒英国殖民,仍以社区、非暴力、和非武诉求,坚持回归本土。南区发生的佛教,对北区与东区都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相对而言,东区发展的文化,对南区的影响则微不足道。北区的族群,曾侵入南区,建立庞大的莫卧儿帝国,但对于本区文化的影响也微不足道。

北区当指内亚的广大草原,甚至包含更向东方的蒙古地区。在阿含经时代,北区还未接受佛法,是以世纪经称之为无所归依,不受韦陀护持。这一广大地区,除了有一些商道上的城市外,主要是牧民的世界。一般言之,他们大致都有以萨满为媒介的通灵信仰,而以“天”为至上神。商道贯穿东方与西方,北区遂以此分润了东方与西方两个地区生产的财富。然而,北区也因此经常为东区与西区及地中海-欧洲的势力侵入而控制。在文化方面,北区终于为西区的伊斯兰及南区与东区的佛教渗透。

东区是中国及其周边的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凝聚,中国北方的儒家与南方的道教已融合为中国思想的主流。佛教经过中亚传入中国,带来了南区与西区的文化资源,遂使中国文化拥有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从中国的陆地部分,东向与南向,输出其文化资源于日本及东南亚各处,东区经过北区及西区,长期与西方世界有文化与商业的交流,近代以来,则经有海道,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互动,终于将双方都带进了全球化的世界体系。

在上述须弥山四周的四个部洲,彼此之间,由阿含经的时代,以迄于今,不断互动,许多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使四区的内容因此变得多远与复杂。四区之中,东区是吸收其他三区成分最多的一区,而南区似乎没有吸收东区的文化与经济资源,西区沦为东方与西方拉锯的地带,北区也承受了东方与西方的压力,已相当的边缘化。

综合四区的发展情形,东区与南区拥有参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条件。在西方二百年的强势压力下,南区曾完全压垮,东区曾在打击下,有过长期的“脑震荡”的效应。然而这两个长期孕育滋长的文明,将最能提供与西方犹太-基督-资本主义世界互补的文化资源。二百年来南区与东区只是被动的抵抗与接受西方世界,今日以后,这两个地区应当积极自省,也当主动的参与重建人类共同文化的大业了。

--
天凉未必秋,
心寒方觉冷。

[img][/img]
2009-11-17 04:08:2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6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