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家乡在南国
家乡在南国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487
魅 力 值:245
龙    币:3886
积    分:2683.1
注册日期:2006-02-16
 
  查看家乡在南国个人资料   给家乡在南国发悄悄话   将家乡在南国加入好友   搜索家乡在南国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家乡在南国发送电子邮件      

【转】发改委卫生部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罪魁祸首
发改委卫生部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罪魁祸首
  ——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分析


  
安乡县发展改革物价局 任凌云


  提 要:我国医疗行业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药价虚高,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造成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本原因就是发改委违背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制定的价格管制政策和卫生部扭曲市场公立医院市场主体地位而坚持的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政策。因此,提出了发改委和卫生部这个两个新医改舵手是我国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罪魁祸首的观点,指出两大部委不从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刀,就不可能出台什么合理的好政策。
  关键字:医疗体制 药价虚高 价格管制 市场机制 新医改
  一、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表现
  1、药价虚高让政府和患者都不堪重负。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医院的收入增加了70%,但实际上治疗的病人却在逐年减少。只有25%的城镇居民和10%的农村居民拥有某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全中国约一半的人口在生病时无力接受医疗救助。中国卫生部对116个农村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因疾病死亡的5岁以下的农村儿童中,约一半的人没有到医院接受救治,其中28%的人是因为无力预先支付医药费而被医院拒绝收治。新医改后的随着城市医保和新农合推行,城市居民和农民看不起病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药价虚高的问题没有解决,看病吃药仍然是很多人不能承受的负担,很多人在重病面前选择放弃治疗。
  2、好医院是稀缺医疗资源
  北京妇产医院号贩子搞兼职,孕产服务一条龙。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曹景行认为:号贩子搞兼职背后反应出,当前社会中,有某些需求正规的行业还是不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这就给了号贩子以活跃的空间,也证实社会当中优质的医疗资源仍然十分稀缺。山西省人民医院日平均门诊诊疗人次为2457人次,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为2919人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达到了3258人次。枯燥的数字折射出的是真实的场景:门前拥堵的车流,院内穿梭的人流,楼里候诊的人群……在有限的几所省内知名大医院里日复一日呈现着这样的场面。
  二、看病贵看病难原因的收集
  1、药价虚高的原因收集
  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府官员等各类人群都对药价虚高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有这些。
  ⑴政府的原因。今年两会期间,药价“虚高”再次成为热点问题。卫生部高强副部长面对记者说到:“尽管涨了几十倍,但你去查查,肯定没有超过国家的最高限价,也就是说,再贵也是合法的!……这说明药价不合理首先是政府定价太高……”。这说明现行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要求,是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
  ⑵药品生产企业的原因。我国目前现有制药企业6700多个,大型企业只有314家,许多企业是低水平重复生产,品种趋同、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并且国内创新药品不多,生产企业在销售中缺乏产品竞争力,只能通过给回扣等手段促销,这就为各种不合理费用提供了空间,也直接导致药价虚高。
  ⑶医院与医生原因。目前我国医院是药品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占药品市场的75%~80%。对于患者而言,医院是卖方市场,但药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对于药品患者没有选择权,只能听医生的,这使得买方丧失了一般商品消费者享有的自由选择权,加之信息不对称,那么卖方(医院、医生)便很容易销售高价格药品。对于药厂,医院又是买方市场,它有极大的选择权。由于目前同类品种的药较多,医生的选择范围很大。另外以“大处方”为代表的医院过度提供药品服务行为,也会导致药品价格“虚高”不下。由于我国目前医院、医生在药品销售环节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是导致药价虚高的又一原因。
  ⑷药品流通环节的原因。据业内人士分析,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手中都逃不过9大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和加价:生产企业—买断总经销权的大型批发企业―全国各大片区或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医药公司经销商―医院药事委员会认定采购计划―医院药剂科科长―医生―医院药方统计员。据业内人士透露,有一种药新出厂就虚定零售价每盒88元,以此层层“回扣”倒推,药品零售价回扣5%左右给医生处方,回扣35%左右为医院回扣,35%左右为经销商,整个流通环节回扣64元,药品生产企业还有24元,而这种药品实际生产成本不足12元,经过层层回扣盘剥,药品生产厂家仍有较大的利润。在药品购销环节中的大量“回扣”,通过暗箱操作,进入了单位的小金库和个人腰包。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医院乐意进高价药,医生喜欢开高价药,患者被迫吃高价药的现象就不言而喻了。
  ⑸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也对药价“虚高”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对医院的财政支持不断下降,医院每年的财政支持仅为其每年营运费的10%~15%,剩余的85%~90%要通过医院的药品销售和医疗服务来获得。由于医院的补偿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所以“以药养医”便“合情合理”地成为医院经营的法则。药品销售越多,医院收益越多,一些医院甚至还将各科室的个人收入与药品销售挂钩,这进一步强化了医院多卖药、卖高价药的机制,这自然也就会间接促进药价增高。
  ⑹进口药的原因。国外药价本来就高,加上高额的进口关税,进口药品的价格自然要比国产的贵许多。随着近年来进口药、合资药和国产新药这三种高价药大量进入市场,无形抬高了国内药价的总体水平,以致许多国产新药纷纷以进口药或合资药价格作为定价的参照,从而造成药价虚高。
  鉴于上述医药环节出现的问题,人们也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法。一是整顿治理药品市场,如药品招标、合理制定零售价等;二是治理整顿医院,如提出医药分家,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加强医疗系统的管理,加快卫生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等;三是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补偿机制。政府为解决药价“虚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医药分营、药品招标等,但政策执行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2、好医院稀缺的原因分析
  山西省卫生厅王峻副厅长坦诚地分析认为,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直接使庞大的患者群体集中流向了“好医院”,加剧了在“好医院”里“看病难”的现状。因此省卫生厅医政处李和平处长认为。“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使患者真正‘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实现患者合理分流,这是有效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源分析
  之所以政府在医疗领域推出的政策失效,就是因为没有抓到问题根源,提出的政策都是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隔靴搔痒,想当然的好政策。改革三十年来我们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失败,实际上不是市场机制的失败,而是政府管制的失败,应该说医疗改革的舵手——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是看病贵看病难的真正罪魁祸首。为什么呢?
  1、药品政府定价行为本身就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而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且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发生变化。而政府定价都是以对具体企业的成本进行监审为依据,结果就是用企业成本代替了社会成本,定出的商品价格也就是不科学的。发改委对药品的定价也不可能定得准,结果就经常出现这两种情况:一种是药价虚高,让患者和政府不能承受;一种定价过低让好药没有企业生产,患者无药可医。但是发改委就是抓住药品定价权不肯放手。不仅如此发改委还制定了一个医院药品固定毛利率价格监督机制,使得这些价格虚高假新药在医院大受欢迎,因为价格越高利润越高,并且还可以吃回扣。为什么发改委要抓住一个危害百姓利益的权力不放呢?关键放弃了手中权力,就是放弃了部门既得利益。
  2、公立医院虚假的公益性是导致好医院稀缺的根源
  王峻副厅长坦诚地分析认为,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直接使庞大的患者群体集中流向了“好医院”,加剧了在“好医院”里“看病难”的现状。但是实际上,公立医院的虚假公益性才是导致好医院稀缺的根源。公立医院的假公益性使得医院赚钱再多都只能装着没有赚钱,不敢扩大再生产,结果使优质医疗机构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扩大规模,使得优质医疗资源成为了稀缺资源。例如湖南的湘雅医院赚的钱早可以再开100个湘雅了,但是领导们宁愿把钱烧掉也不能把钱拿出来开新医院,因为这样就会危害公立医院不能赚钱的虚假公益形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但是采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治理模式,就是一个四不像。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应该通过政府建立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体现,但是卫生部就是强烈要求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其实质就是想保留卫生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绝对控制权,就是守着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肯放手。
  3、其他原因都是上面两个根本愿意引发的
  ⑴政府的原因我就不分析了,政府的原因当然是价格管理者发改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卫生部的错误行政行为。
  ⑵关于药品生产企业。我国目前现有制药企业6700多个,市场竞争激烈应该会让中国的药价成为世界最低的地方,但是正好相反成为了世界上药价最高的地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发改委的给医院制定的固定毛利率加价政策扭曲市场规律。因为利润率是固定的,医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然造成医院花费的成本越高,医院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就是医院进的药越贵赚钱就越多,而不是进的药越便宜赚的钱就越多。正是这种发改委的给医院制定的固定毛利率加价扭曲市场机制的政策造成了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提高价格送回扣风气。
  ⑶关于医院与医生原因。目前我国医院是药品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将来医院也是药品销售的最主要渠道。确实对于患者而言,对于药品患者没有选择权,只能听医生的,使得买方丧失了一般商品消费者享有的自由选择权。但是医生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所有的医生都是良心变坏了,当然不是,除了极少数的医生外,多数都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就是因为自己有救死扶伤的理想。而且实际上我国的私立医院的药品价格比公立医院的价格更低。造成这个问题根本原因在卫生部要求公立医院保持虚假公益性和发改委政府定价政策造成的。公立医院因为其虚假的公益性,是不能名正言顺赚钱的,但是医院和医疗工作者吃回扣是没有办法监督的,如果硬要监督,只会多一个分赃的而已(市县级纪委和反贪局基本上都是分赃的,没有任何作用)。一般公立医院都有两套账,一套合法收入帐,一套灰色收入帐,药品销售利润除了15%是发改委允许的合法利润,更多的35%是灰色收入。
  ⑷关于药品流通环节的原因。在药品购销环节中的大量“回扣”,通过暗箱操作,进入了单位的小金库和个人腰包。这种局面是卫生部要求公立医院保持的虚假公益性和发改委的违背价值规律的价格管制政策造成,前面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
  ⑸“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正是市场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如果没有了“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那么私下的红包就会更加泛滥。
  ⑹关于进口药。市场告诉我们商品价格越高,市场需求会越少,但是发改委的医院药品固定加价率政策使药品价格越高越受欢迎。大家想一想,同样治感冒,用1元钱的青霉素,还是300元成分一样进口药呢,1元青霉素不要成本,医院也只能赚1元,300元进口药取15%利润就是45元。如果你是医院,你愿意用什么药。
  综上所述,新医改的正副舵手——发改委和卫生部正是看病贵看病难的罪魁祸首,如果他们不从自己的手中权力开刀,他们推出的各种改革政策方案都只能是想当然的好政策,一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一些隔靴搔痒越改越乱的政策。
2010-02-06 08:29:1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94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