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又见龙在田
又见龙在田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319
魅 力 值:216
龙    币:4604
积    分:3216.8
注册日期:2009-11-06
 
  查看又见龙在田个人资料   给又见龙在田发悄悄话   将又见龙在田加入好友   搜索又见龙在田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又见龙在田发送电子邮件      

凯旋归来受审查
海战结束,502编队奉命返航。


返航是由上级机 关安排的:556号舰和531号舰先行,502号舰和503舰则最后撤离。为什么这样安排,而不是4舰同时返航,陈伟文没有多想。


返航途中,502号和503号两舰官兵无不为胜利欢欣鼓舞。按照常规,他们设想着靠上码头的欢呼情景:醒目的标语,长长的人群,喧天的锣鼓,艳 丽的鲜花……


但是,作为502编队指挥员的陈伟文却沉浸在回忆里,检讨着海战过程中的得与失……


陈伟文首先想到的,是取得这次胜利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上级指挥机 关的正确指挥。这决不是通常所说的那种“套话”,而是陈伟文的切身 体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上级机 关及时提供准确的情报。陈伟文是根据上级机 关提供的情报,迅速而又正确地部署了兵力,取得了海战的主动。另一个是上级机 关根据陈伟文的要求,增援兵力及时赶到了战区。当时,要保护的是分散在3个海域的3个岛礁,要对付的是越军3艘舰船,仅靠502号一艘护卫舰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但是由于增援部 队及时赶到,我战区很快形成绝对优势。仅此两条,就保证了海战的必然胜利。


对于上级机 关的指挥,也有令陈伟文不太理解的地方,那就是发来的电报内容过于具体琐碎。如何时登礁,派几个人登礁,带多少武 器、通讯器材及主副食品,登礁后要插国 旗等,都过问得很细;又如:为做好对敌舰作战,要求编队组成战斗队形占领有利阵位;同时,做好机动防空作战准备等等。指示得很具体。这些都是普通的军事常识,作为上级机 关应充分相信海上指挥员是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的,如果对敌作战,连组成什么队形都不懂的人,还能胜任海上编队指挥员吗?上级机 关指挥太具体、太琐碎,反而会束缚海上指挥员的手脚,不能充分指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陈伟文还感受到,上级机 关交待的政策,有些让人难以捉摸。


在短短的海战时间内,陈伟文共收到26份电报。这26份电报中,就有14份是指示编队“这个不准,那个不准”的,占了电报总数的一半多。其中,如:“严格执行政策,不准撞击越舰”;“阻止越军登礁,但不主动开火”;“如果越军炮火射击对我不构成直接威胁,我则不予理睬”;“不主动惹事,防止吃亏”;“不要再主动攻击,特别越军是运输船”;“其他方向敌不开火,我不开火”;“不再扩大事态,尽量避免与越军舰艇接 触,以不丢失己占礁为原则”;“不要主动拔越国 旗,不主动动武,如越火炮未向我开火和对我未构成直接威胁,我不得开火,切切!”联想到上级指挥机 关打来的那个令人不愉快的电 话,更令陈伟文感到困惑……


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了这么多同样的内容的指示,是不是对自己不放心?是不是自己指挥上出了什么问题?陈伟文苦苦地思考着。


这次海战,完全是越南当 局挑 起的。是越南当 局派舰船侵犯了我 国领海,又派他们的部 队登上我岛礁并企图长期占领,特别是他们的部 队“打了第一枪”。当时,陈伟文虽然不在赤瓜礁上,没有亲眼看到越军“打了第一枪”的具体情景,但在枪响的同时,他接到了守礁部 队指挥员“敌先向我开火,我正在还击”的报告,认定是越军“打了第一枪”,才不得己下命令开炮还击的。战后也证实是越军开了第一枪。当时,越军气焰十分嚣张,口口声声说这是“越南领土”,强行把他们的国 旗插在珊瑚礁上。我守礁官兵极其气愤,忍无可忍,才前去拔越旗。531号舰反潜班长杜祥厚上前拔 出越旗时,越方护旗兵首先挥拳猛击杜祥厚。由于越兵动作太猛,身 子前倾,杜祥厚顺势卡住这家伙的脖子。就在双方扭在一起的时刻,越军向我开 枪了。我502舰实习副枪炮长杨 志亮左臂中弹,小臂骨被打断,骨头刺了出来,血“呼呼”外冒。“你敢打我第一枪,我就不客气了!”杨 志亮举枪把那个越兵击倒。这时,越军604号船集中火力向我守礁官兵射击。一时间,整个礁盘上,被越军子弹打得硝烟弥漫,水花四溅。直到这个时候,陈伟文才下令还击,这有什么错,又错在哪里?如果此时此刻不还击,任凭越军射击我守礁人员,任凭越军占领我岛礁,其后果又将怎样?永暑礁和华阳礁能保得住吗?其它9个“控礁”能控得住吗?真到那时,自己不就成了罪人了!这样怎能对得起国 家!怎能对得起人 民!又怎样向子孙后代交待!……陈伟文虽然这样想,但是上级机 关将会怎样看?这不免使他更加担心起来……


“看,码头,到了!”


水兵们的喊声,打断了陈伟文的回忆。他举目望去,不禁一伤。码头上没有往日欢迎凯旋归来的那种热烈场面。没有标语,没有人群,没有彩旗,没有锣鼓,更没有鲜花和鞭炮。只有冷冷清清的几个人站在码头上向502号舰观望。这一切反常现象,都证实了陈伟文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陈伟文下了码头很快得知:556号和531号两舰所以先前返航,是上级机 关特意安排的。两舰返航后,上级机 关人员即登舰进行调 查,内容是当时赤瓜礁上的斗 争情况,是谁先开的枪,编队指挥员如何下的命令,又是如何指挥的……两舰官兵不仅实话实说,还说编队指挥员指挥得好,很果断,很及时;还说“我们都未见过指挥员,很想见见他”。上级机 关对两舰调 查完以后,才下令502号、503号两舰返航……


陈伟文被领上一辆汽车。汽车上路后,才有人告诉陈伟文,“请去汇报情况”。


汇报会是在码头勤务处的会 议室进行的。陈伟文走进会 议室,唤,里面已整整齐齐坐着二三十个人,其中的许多人,陈伟文都认识,有海军司令部作战部 长、情报部 长,有南海舰队机 关的同志。他们个个表情严肃,没有笑容,没有问候,只有桌上的一部录 音机发出声音。看这架势,真有点像法庭审判“犯人”的样子。此刻,陈伟文心中真是一窝火,随时可能爆 炸。但是,他一看到自己敬重的舰队副司令员刘喜中,就强行控 制着自己的感情。


汇报开始,刘副司令员讲:“现在开 会,请陈参谋长汇报情况。”


陈伟文振作精神,克服了长期在海上执行任务所带来的疲劳以及心中的忧郁,不加思索地进行汇报。他没有任何准备,他也没有一点时间准备,但是他滔滔不绝,十分流畅地汇报起来。他汇报了海战经过,战斗结果,组 织指挥,情报保 障,舰艇补给,战前训练,老兵在战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留战斗骨干等8个问题。当然,他也汇报了上级机 关指挥中的优点和某些缺点。陈伟文 汇报的每个问题,有情况、有分析、有经验、有教训,还有建议。一口气就讲了一个半小时。最后,陈伟文说:“今天我的心情很激动,又没有时间作准备,不当之处,请各位首 长和同志指正。出乎陈伟文意料的是,他的话音刚落,会场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掌声过后,陈伟文所见到的,仍然是一张张严肃的脸,没有丝毫笑容的脸。陈伟文突然领悟 到:他们都是奉命来调 查的,上头还没有表态,作为调 查人员,他们是不使也不敢评论的。


散会后,陈伟文正准备回舰,刘副司令员突然拉着他说:“走,我们到外面去走走!”陈伟文心里一楞,这是什么时候,还有心思散步!无奈,陈伟文只好跟着刘副司令员来到海边。他们一边散步,一边想着各自的心思。好久,刘副司令员才突然拍打着陈伟文的肩膀,深情地说:“小陈(这是刘副司令员对陈伟文的呢称)呀,你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你打得不错;如果这次不是你带队,这个仗肯定打不起来!”陈伟文急切地问:“那为什么呢?”“这你就不用问了!”刘副司令员笑而不答。是呀,这还用问吗,上级机 关对这次海战还没有一个统 一的看法,他怎么表态呢。


上级机 关为了统 一对南沙海战的看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 查。他们分别找官兵个别谈话,又到榆林基 地检 查核对海战期间的所有来往电报。陈伟文是海上指挥员,是基 地司令部参谋长,机要处又是他分管的,检 查人员在查阅来往电报时,竟然不同他打个招呼。不用说是陈伟文,就是别人一看也会明白,这分明是对陈伟文的不信任,对海战的正确性仍抱有怀疑,或者还有其他什么说不出口、摆不上桌面的原因。


关于这次海战的总结报告,也一反通常“逐级上报”的做法。上级机 关既没有要陈伟文写海战总结报告,也没有征求陈伟文对总结报告的意见。上级机 关后来是怎样写的总结报告,陈伟文没有参加过讨论,既没看过,也没有听过。


上级机 关虽然没有要求陈伟文 做什么总结,写什么报告。但是他对这次海战却做了认真总结,并把它写在自己的本子上。这个写在本子上的总结报告,像以往海战总结报告一样,有战斗情况,战斗经过,战斗结果,有胜利的原因和体会,还有存在的问题和意见。所不同的,这个总结报告还写了对上级制定的斗 争原则的理解、运用和体会,对入侵者的心理和战术研究,在指挥过程中自己经历的心态变化和所采取战术动作的评述和检讨。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佐证。因此,陈伟文深切感到,通过总结,又好像读了一次大学,使自己的军政素质提高了一大步。更为可贵的是,陈伟文通过同越军3次“交手”——西沙海战、中建岛海战和这次南沙海战,提出了一个收复被越南等国侵占的南沙诸岛礁的方案。


在写这个总结的时候,陈伟文好像忘记了面 临的现实,似乎是在继续为战斗作准备。


但是,陈伟文又不能不面对现实。陈伟文情不自禁地感慨起来。当这样的前线指挥员真难啊!越军侵略者都是些无赖。来者不善,他们侵占了我们的领土肯定不走,而我们喊话不顶用,又不准撞船,不准拔旗、不惹事、不接 触、不动武、不开 枪、不干预、不能扩大事态,那用什么办法把他们赶走?非动手,非用武力不能解决问题。但动手了,又违背上级的指示精神,将会受到惩罚。如果不动手,不动武,他们就是赖着不走,就会丢面子,搞得不好就吃亏,会牺牲很多同志,这又违背了上级精神,说你无 能,指挥错误,同样要受到惩罚。前线指挥员真难当,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打也难,不打亦难……等待陈伟文的将是什么?他不敢多想,想了反而增 加烦恼,还是听天由命吧……


由于上级机 关没有“态度”,陈伟文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在基 地机 关,同级干 部中过去常见的那种热情友好的交往不见了,现在见了陈伟文总是冷冰冰的,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部属中,他们见了陈伟文或是视而不见,或是躲而避之,或是昂头而过,似乎同陈伟文接 触会给自己带来不利。这种状况,令人想起那个“动 乱年代”的氛围。


但是,更多的官兵见了陈伟文,虽然不能像以往那样亲 热,那样谈笑,但总是抓 住机会向他表示自己的态度。他们当中,有悄悄地支持陈伟文的:“参谋长,这场海战打得漂亮!”有的轻轻地鼓励陈伟文:“这一仗打得好,事实终究是颠倒不了的!”有的还暗暗地送条子,要陈伟文“坚持住,我们支持你!”


最令陈伟文感动的是那次“赴宴”。一天,陈伟文因事路过一支部 队。这支部 队的全体领 导同志特地招待他吃饭。桌上摆了十几道菜,丰富得很,可谓“大宴”。席间,很少说话,更不谈及南沙海战,各位领 导只是分别向陈伟文频频举杯敬酒,劝他多喝酒,多吃菜,还要他“不要多想”,“放宽心,多保重”。陈伟文很是感动,不停地说“谢谢大家关心。”


还有一次,晚饭后,陈伟文照例来到码头。这是他休息时常去的地方,一则是为了散散心,二则是看看士兵。他在码头上来回艘着步,头脑里又翻腾起返航后的种种遭遇。对南沙一仗,他不后悔,他感到没有错,他无愧于国 家和人 民。如果不打这一仗,赤瓜礁等岛礁就会被越南占领,74号海洋观测站就建不成。想到达一点,陈伟文感到欣慰,感到满足。但是,种种遭遇,又使他感到前途难测,想到最坏处,还作好了“坐牢”的唯各。就在这时,几个参战官兵走到陈伟文跟前。他们已经对他观察了许久,知道自己的指挥员在想什么。他们见了陈伟文,都一个个举手敬礼,并亲 热地问候。有的说:“参谋长,我们又向上级机 关反映了,你指挥上不但没有错,而且应该立功!”还有的说:“要是你坐牢,我们陪着你去坐!”听着听着,陈伟文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使劲地握着他们的手……





赤瓜礁上的第一代“高脚屋”


八、外国新闻媒体报道忙


海战结束,编队返航后,国内新闻媒体无一进行报道。有的根本就没有派记者去采访;有的派出记者去采访了,但写好了的文章,马上又锁进抽屉里,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海战似的,“冷”得实在令人“打颤”。原因当然是因为上级机 关还没有表态。这样,哪家媒体敢透露一字呢!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与此相反的是,国外媒体在克服了无法派记者亲临采访的种种困难,干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关于南沙海战的报道。他们报道速度之快,报道内容之准,报道数量之多,报道时间之长,实在令人吃惊!


报道南沙海战最早的是美国一家电台,这家电台在海战的第二天,即3月15日,就广播说:3月14日上午,中国海军与越南海军在南中国海南沙赤瓜礁海域发生了军事冲 突,战斗历时一个小时,3艘越南舰船被击沉击伤,中国海军取得了胜利;又说,中国海军编队是陈伟文将军指挥的,他毕业于中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曾参加过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等数次战斗,是一位常胜将军,现在40多岁……


随后,其他各国媒体也陆续作了报道。


日本媒体报道说,这是中国海军首次远离海岸的作战,这是中国海军走向深水,提高远航作战能力的标志,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应给予充分注意。


法 国媒体报道说,3月14日南沙冲 突的结果表明,中国海军官兵素质较之中越西沙海战时要高得多。中国海军的舰炮射击十分准确,而且官兵在短兵相接时毫不手软,具有骁勇善战的压人之势。可以预 测,如果中国海军近期出击收复被越南占领的岛屿,动作会十分迅速,战斗进行必像这次冲 突那样干得干净利落。


美国媒体透露说,3月15日,美国五角大楼情报系统快捷、准确地搜集了海战指挥员陈伟文将军的个人资料,连陈伟文如何带队出海的具体情况都搞到了。


加拿大媒体根据南沙海战,分析了中国攻打 台 湾时,可能采用的时机、方式、兵力和带队指挥的将领。在将领的名单中就有陈伟文的名字。


综观外国媒体报道内容,大体集中在两个方面。


不少外国媒体在报道这次南沙海战起因时说,这是越南当 局一手挑 起来的。在中国南沙群岛上建立74号海洋观测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总 部授权给中国的”,当时越南代表也是“举手赞成的”。现在中国开始建设74号站了,越南却“出动舰船,派兵占礁”,“实在是毫无道理。”因此,“中国人打得对,打得好”,不如此就不足以“教训侵略者”。有的媒体还分析认为,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坚持同邻国和平相处,“越南已经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20个岛礁,中国却没有派兵去收复,这次一定是忍无可忍了,才在越南军 队“首先开 枪开炮之后才还击的”。


一些外国媒体通过南沙海战,还就中国海军的建设进行了评说。他们认为,中国海军发展之快,“令人瞩目”。南沙赤瓜礁距离海南岛约有500多海里,“能到这么远的海域去进行海战,在中国海军还是第二次”,由此可见,“中国海军战斗力大大增强了”。


一些外围媒体还评论了中国编队指挥员陈伟文的指挥艺术。有一家媒体说,这次海战真可谓“速战速决”,这足以证明,“陈伟文将军是个优秀的海上指挥员”’ “是中国海军的优秀接 班人”。还有一家外国媒体历数了陈伟文的学历和战斗经历,猜测说,陈伟文是×××的“接 班人”;“像陈这样的将军多了,中国海军就会迅速强大起来”。有位姓林的华侨在报纸发表文章说,陈将军指挥的中国海军官兵“都是好样的”,有了他们,我们华侨“感到自豪”’“感到放心”,“我们遥望祖国,为陈将军和他的官兵干杯”!


外国媒体的炒作,激起了许多侨居国外华人的爱 国之情。有个侨居美国旧 金 山的姓伍的老华侨,看了美国的报纸刊登的南沙海战报道后,高兴得见人就说:“祖国强大了,我们华人扬眉吐气了!”老华侨从报纸报道中知道了指挥海战的是陈伟文,又打听到陈伟文是广 东省台山人,是自己的老乡,更是高兴。他特地买了两瓶好酒,托朋友捎到香 港,再托朋友转到家住台山的孙 子,最后由他的孙 子亲自送给了陈伟文。陈伟文被这位老华侨热爱祖国、热爱人 民军 队的真情所深深感动,破例接受了这两瓶好酒。


令人吃惊的是,还有一位华侨竟然发表文章说:“我感到悲哀的是:当海上指挥员陈伟文将军的名字出现在西方各大媒体的标题上,为中国人 民海军,为人 民共 和国赢得尊敬和荣誉时,中国媒体对此却保持沉默。打了胜仗的将军,不应该受到冷遇,难道我们是这样对待民 族英雄的吗?……
2010-09-07 10:38:1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5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