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 级:资深长老 |
经 验 值:4319 |
魅 力 值:216 |
龙 币:4604 |
积 分:3216.8 |
注册日期:2009-11-06 |
|
|
|
迟到的嘉奖令
南沙海战结束了半个月以后,上级决策机 关经过深入细致的调 查研究,终于做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下达了嘉奖令。这个嘉奖令是由中 央军事委 员会主 席邓 小 平签发的。嘉奖令的全文如下:
各军 区、各军兵种、各总 部、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
三月十四日上午,越南海军三艘航船派出人员非 法登上我南沙赤瓜礁,并首先向我守礁人员开 枪。我海军部 队被 迫近行有限的自卫还击。在这次战斗中,我海军参战部 队坚决执行中 央军委指示,坚持自卫的原则,反应快速,作战英勇,指挥得当,一举击沉越舰船一艘、重伤二艘,打击了越南当 局侵略扩张的气焰,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主 权,特予通令嘉奖。
主 席 邓 小 平
一九八八年四月一日
中 央军委的嘉奖令下达后,海军、南海舰队和榆林基 地,以及兄弟部 队纷纷发来贺信贺电。贺信贺电一致肯定了502编队在海战中“坚决执行中 央军委和总 部的各项指示,严格掌握对敌斗 争政策,始终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称赞502编队官兵“实施正确指挥”,“不怕牺牲,勇敢顽强,奋力作战”。南海舰队为502 编队官兵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 会。立功受奖的有3艘军舰、4个部门、8 9名官兵。502号舰荣立集体二等功。
立功名单上没有陈伟文的名字。对此,陈伟文并不在意,因为按照惯例,师以上干 部在打了胜仗以后,是不记功的。但是,大 会一结束,南海舰队政 治部主 任王国长还是代表舰队党 委同陈伟文谈了话,王主 任把陈伟文叫到自己家里,对他说:“你这次率队去南沙执行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仗打得很漂亮,以这么小的代价换来了这么大的胜利,很难得,也很少见。”王主 任继续说:“舰队常 委会曾研究过:如果你是团职干 部,就准备给你记个大功;你现在是军职,按我军的习惯做法,师以上干 部就不立功了,希望你能理解。但你的功绩将载入我军史册,党和人 民是不会忘记你的。”王主 任还说:“你还年轻,要继续努力,前途将是无量的”。王主 任的一席话,顿时使陈伟文的心热乎起来。
姗姗来迟的国内媒体,也紧跟着报道起来。参加报道的中 央到各地的报纸、杂 志、电台、电视台、通讯杜达数十家,还有数家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至于转载报道的媒体,多得更是无法统计。他们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还有评论。他们报道的内容都是南沙海战的经过,但是角度各不相同。仅就所用标题就令人难忘,引入深思:《南中国海在呼唤》、《重铸一代海魂》、《搏风击浪的将军》、《将军与南海》、《南沙,魂今归来》、《中国海军502编队》、《南中国海战事》、《帷幄中的将军》,等等,等等。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级机 关对海战为什么迟迟不表态,以及陈伟文在海战及海战后的种种心态,没有一家媒体提及。
一时间,在许多记者、作家和教授的笔下,陈伟文成了一颗耀眼的“将军之星”。这些记者、作家和教授过去同陈伟文和他的战友素不相识,有的只有采访时的“一面之交”,但是他们纷纷写信谈自己的采访体会,对参战的官兵,特别是对陈伟文给予了很高评价。
有一位高级记者,写信给陈伟文和他的战友,介绍了自己写作南沙海战通讯的体会、信中这样写道:“你们是中 华民 族的希望,中国人应该记住你们的名字。现在还有几个人在为这个民 族着想?而你们做到了。我自己忘不了你们这些人,我还要教育我的孩子也不要忘记你们。”
有位教授把陈伟文称作“是我 国高级知识分 子献身祖国的代表”。教授的信中说:“记得我们谈到激动时,我的心被崇敬、同情和理解所占据了。你的国防意识、海洋观念、海军发展策略均为当今英明卓见。我多么希望我 国军界能有一大批如伟文兄这样的有胆有识的将领。”“当我们院长听了我对你的介绍时说,如果园家号召人 民自己买兵舰,我们将尽最大能力捐献。……在我给人家解释你诗中‘国有宁日靠柱石,民富国强盼未来’二句时,介绍你的有关国防意识、海军观念时,人家非常赞同,也表示了极大的理解。……”
还有一位著名作家的信中如此描述了自己采访陈伟文以后的感受:“海南暂短采访,触动很大,尤其是你给我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海军的希望。以你的才气和经验,不难在短期创造第一流的政绩。你应当珍惜自己,把整个海军事业纳入视野,为中国海军的倔起,准备承担更艰巨也更光荣的重任。”
就在陈伟文这颗“将军之星”正在发射耀眼光芒的时候,1988年8月1日,74号海洋观测站在永暑礁建成了。
永暑礁属于南沙群岛尹庆群礁中的一个礁,位于东经112°50' - 113°02',北纬9°34' - 9°42'。礁盘为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5海里,宽约5海里,露 出 水面的部分只有一个蓝球场那么大。如今,经过半年的建设,己成了一座美丽壮观的人造海岛。它有一座干吨级的码头,一块相当于20个蓝球场大的人造陆地,一幢近百米长的主体楼和其他设施,它宛如一座城堡,屹立在白浪翻滚的茫茫大海之中,远远望去,好似盛开的“荷花玉兰”,多 姿多彩。永暑礁74号海洋观测站,更似一座科学城堡。站内装备了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水文气象观测仪,其自动化程度高,观测项目多,获得资料全,不仅可以全天候报告南沙海域的多种水文气象参数,而且向联合国提供和交换南沙海域低纬度海洋气象资料,为各国来往南沙的船只及时提供航海保 障。永暑礁74号海洋观测站的建成,对于研究太平洋平面的变化规律的地壳变迁、热带海洋水文气象和北部湾及西南海域的台风形成,对南海海洋资源及地理环境研究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和平开发和利 用南沙海洋资源都具有重大意义。
遥望永暑礁上这座科学城堡,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参加建设这座城堡的海军施工部 队,想到了为保卫这座城堡的502编队官兵以及他们的编队指挥员陈伟文将军。
陈伟文这颗“将军之星”,随着科学城堡的建成和使用,益发耀眼了。
但是这颗“将军之星”最耀眼的是永暑礁科学城堡建成不久,陈伟文被破格授予海军少将军衔的那一刻。
陈伟文知道评定少将军衔的条件:1957年 前入伍(31年军龄以上),现任副军职以上,任现职三年以上。这三个条件中只要有一条不符合,就评不上少将。陈伟文任现职(基 地参谋长)才一年,只能评个大校,根本就没有往“将军”上去想。可是,1988年9月1日在宣布命令时,陈伟文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原来,舰队党 委在上报授衔命令名单时,在陈伟文的名字后面注上了一句话:“有特殊贡献。”陈伟文激动不已,从内心里感谢党和人 民给予自己如此高的荣誉和如此深的信任。他暗暗下了决心,要以此为动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陈伟文把决心变成了行动,学习更刻苦,工作更勤奋,各项任务完成得更加出色。于是,各种“预 测”纷至杏来。这些“预 测”,有来自部 队的,也有来自机 关的;有来自上级的,也有来自同级的;有口头表达的,也有书信反映的。他们“预 测”着陈伟文的“锦秀前程”。有的说,“像你这样身经5次海战,并且每次都取得胜利的指挥员,不用说在基 地、在舰队,在全海军也找不出几个,你的晋升大有希望。”还有的说:“你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雄厚,又有突出贡献,就是越级提拔也不为过。”有的甚至于称陈伟文是一颗耀眼的“将军之星”,并祝福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亮”!这样的赞美声,在陈伟文第二次进院校学习时达到了高峰。海战一年半以后,即 198 9年9月,陈伟文被调到海军最高学府海军指挥学院“战役指挥班”学习。于是,上 上 下 下的看法是:“院校深造,必有良用。”有的甚至说,已上报中 央军委了,陈伟文将要去舰队当什么什么了……
正当陈伟文这颗“将军之星”日益耀眼的时候,出乎许多人意料的事发生了。
陈伟文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在海军指挥学院毕业后,既没有回去担任原职——基 地参谋长,更没有上调到上级机 关任职,而是平调(副军职)到过去曾任教过的海军广州舰艇学院担任副院长兼训练部 长。
于是,有些人油然产生不平之心,站出来为陈伟文“说话”,向上级机 关“推荐”陈伟文担任什么什么。对此,淡泊名利的陈伟文,一方面竭力劝阻那些好心入,一方面专 业致力于教学工作,并抓得有声有色。学院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研硕果累累。组 织学 员参加广 东省高教厅组 织的全省45所高校参加高等数学和四级英语考 试竞赛,结果,数学获奖人数的比例最高、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受到上级机 关和各高校同行们的好评和称赞。在此期间,陈伟文还先后兼任了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 员会委 员,海军科学技术委 员会常 委,海军优秀军事学术论文评审委 员会委 员,中国军事教育学会理事,广州航海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学术科技委 员会副主 任委 员,广 东省第八届人 大代表,而且也都做出了突出成绩。
正当陈伟文专心于教学工作的时候,1993年3月,又被调到全党最高学府中 央党校学习。于是,各种“猜测”又起,而且“猜测”得更离奇。但是,这种“猜测”很快又被事实所“推 翻”。陈伟文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仍回到海军广州舰艇学院任原职。那些怀抱“不平之心”的人,又站出来为陈伟文“说公 道话”,有的还要付诸行动。对此,陈伟文不但不动心,反而劝阻那些人不要做那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有一位在科研机 关担任要职的高 干子弟,听了南沙海战情况介绍以后,主动找到陈伟文:“陈副院长,你应该到北 京跑一趟,去见一见一位军委首 长。”陈伟文笑着说:“我才不去呢!再说军委首 长也不是随便能见到的。”这位高于子弟很有把握地说:“没有问题,我来引见!”陈伟文心里明白,这位高 干子弟同那位军委首 长的亲情关系,只要他能引见,“美言几句”,给这位军委首 长留下个好印象,对自己今后“前途”肯定大有好处。可是陈伟文却直摇头,说:“谢谢,不用了,这不是我这种人做的事。”
还有一位军 队作家,在采访中认识了陈伟文,他几次写信鼓励陈说:“在我看来,以你的才华、政绩和为人,是很可以往前再走几大步的,只是没有遇到伯乐而己。”于是,这位作家表示自己愿意当这个“伯乐”。作家又真诚地说:“仕造之路,历来莫测,并非完全是能力问题。”作家又真诚地说:“我很希望为你做点什么,我在总 部有几个熟悉的领 导人……我可竭尽微薄之力……”陈伟文知道,这位军 队作家与总 部某些领 导有着多么亲 密的关系,只要他去当“伯乐”,自己的前程可能会很快乐观。但是,陈伟文看完信,急了,回信给作家说:“感谢你的好意。请你不要费那个心了。你慢慢就会知道,我是一个讨厌那些靠‘关系’往上爬的人……”
陈伟文也不是没有一点“晋升”的机会。
1992年冬天,学院盛传着一个信息:老院长要调走,陈伟文来接 班。与此同时,从领 导机 关也传来了同样的信息。信息传出后,有个部门领 导,出于私利,就找到陈伟文说,“你当了院长,向上级反映一下,我当你的副手。”陈伟文很是生气,一面“辟谣”,一面批 评了这位领 导。
此后不久,一封状 告陈伟文的匿名信飞到了北 京海军机 关。这封匿名信列举了陈伟文诸如挪用37万教学研究经费、搞腐化、接受外商贿 赂等十大罪状。匿名信的作者最后要求:一个向来被誉为“廉洁模范”的纪 委书 记,竟然如此堕 落,必须彻底查清!
陈伟文一向廉洁奉公,严以律己,为此被党 员大 会选为纪 委书 记。他身为纪 委书 记,严肃处理了一些违法的干 部,其中就有那位想当“副手”的部门领 导,因此得罪了一些人。这封匿名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出的。
海军机 关看了匿名信,觉得问题严重,立即派出了一个以副部 长为首的工作组,火速来到学院,开展了秘密调 查。工作组找人谈话,翻查账本,到家察看,竞一无所获。因为告 状人“智商”实在太低,连假话都不会编,其中列举的两条“罪状”说,陈是×月×日在广州犯 下的;可是一查,这时间,陈伟文正在北 京中 央党校学习呢,根本没有“作案”的条件。工作组不但没有查到任何“罪证”,反而查到不少有关陈伟文廉洁奉公的事迹。工作组连陈伟文都没有见,就匆匆返回北 京,也没有留下 任何说法。直到后来,有一次,陈伟文去北 京海军机 关办事,一位掌管干 部工作的领 导对他说:“老陈,上次的事情查清了,没事了,希望你放下包袱,好好 工作。”此后,领 导机 关对匿名信一事再也没有提起,既没有书面结论,也没找陈伟文谈话,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封匿名信明 明 白 白是诬 告信。这样处理,陈伟文当然有意见。他想,诬 告是违反宪 法138条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追查、不惩治这种人的违法行为,客观就是放任。放任诬 告的结果,必然会人人自危,相互猜疑,破 坏团结,焕散组 织,最终有害于我们的事业。于是,陈伟文当即向海军政 委和海军纪 委写信要求追查诬 告人。陈伟文的信犹如石沉大海,连个浪花都没有。
陈伟文的要求无人过问,而诬 告人的目的却已达到了。在那个“8分钱邮票查半年”、“假话说上三遍就成真 理”的年代,想毁掉一个人是很容易的。那些写诬 告信的人明明知道事情是捏造的,终有水落石出之日,也知道告不倒陈伟文,但是,诬 告人知道上级机 关不会来追查自己,而且能轻而易举地达到目地,所以才敢写诬 告信。果然,诬 告人达到了“毁你形像断你前程”的目的。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么。由于南沙海战,某些人本来对陈伟文就“有看法”,加上为了坚持原则陈伟文又得罪了某些上司,现在有人告 状,于是就乘此机会“推波助澜”,叫陈伟文“提升不起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个“预 测”是对的,“匿名信事 件”以后不久,那个空缺的“院长位置”,由上级机 关派来的人坐上了。这个人不是别人,竟然是陈伟文的部下。陈伟文在基 地当参谋长时,那人是基 地下属一个单位的副职,仅职务就比陈伟文低几级。院长到任当天,陈伟文主动去看他。他深情地对陈伟文说:“这个院长本来应该是由你来当的,但组 织派我来了。”陈伟文听了,却握着院长的手说:“我一定好好地协助你工作。”陈伟文说到做到,积极支持和配合院长的工作,又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期间,还写了不少著作:《舰艇操纵》、《导弹护卫艇战斗条令》(合著)、《浅谈在未来南沙作战中海上编队的组 织指挥》、《甲午海战的战役战术若干问题探讨》(合著)和《提高舰长培训质量,必须确实加强实战性教学》(合著)等,分别获得了教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陈伟文因之受到了院长的衷心感谢,受到了全院教职工的真诚拥护。不久院长又上调了,院长的位置又一度空缺;但是仍没有陈伟文的份。他不因此而消沉,对后来接任的新院长仍一如既往,给予支持和配合,故同样受到新院长的衷心感谢和全院教职员工的真诚拥护。
就这样,陈伟文在副军职的位置上,干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接到退休命令。
1995年7月3日下午,举行了全院团以上干 部大 会。会上,院政 委宣读了由中 央军委江 泽 民 主 席签发的“[95]军令字第243号命令”,宣布陈伟文退休。
陈伟文在大 会上发表了令人难忘的告别讲话:
“屈指一算,我投笔从戎已40个春秋了,回顾这40年轰轰烈烈、红红火火、风风雨雨的军旅生活,回顾这40年走过的既平坦又崎呕不平的曲折道路,真是感慨万千。
“40年中,我曾在祖国天涯海角的榆林、西沙、南沙工作了24年,完成过多次重大任务;参加和指挥过5次海战,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而英勇战斗过:在舰艇学院工作了13年,为培养海军舰艇指挥人才而努力工作过。我不辱使命,完成了一个老军人应该完成的任务,做出了一个共 产党 员应作的贡献。因此,今天,当我举手向军旗行告别礼的时候,我可以自豪地说:此生无愧于海军事业。我非常热爱我为之奋斗终身的海军事业。我多么希望祖国未来能有一支真正强大的海军。为了海军事业,我主动放弃了到地方大学深造的机会;为了海军事业,我主动放弃了出国当武官的机会;也为了海军事业,我毅然主动放弃了去香 港当总经理的机会。虽然失去了这些人们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至今我一点也不后悔!
“40年的生活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国 家,一个民 族,贫穷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受欺负,就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就必须把国 家建设好。为使中法马江海战和中 日甲午海战的历 史悲剧不在中国重演,为使太平洋实现真正太平,我们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同志们,建设强大海军要靠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跑完了规定的路程,现在将接力捧交给了你们,希望你们勇敢地接过它,继续全力向前奔跑。
“亲爱的战友们,统 一祖国,收复南沙群岛的历 史重任就落在你们肩上了,建设强大海军的愿望就靠你们实现了。同志们,拜托了!”
陈伟文讲话结束了,暴风骤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同志们把陈伟文紧紧围在中间,含 着热泪,默默地使劲握着他的手。这种罕见的欢送场面,把“流 血不流泪”的陈伟文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为欢送陈伟文举行的常 委会上,就没有那样热烈的场面了。但大家所说的每一条优点和长处,却重重地敲击着他的心弦。政 委说得最多,有8条优点和长处;其次是院长,有5条;再加其他常 委的,共约20多条优点和长处。其内容包括了各个方面;对党有股强烈深厚、纯洁朴实的感情;对事业忠心耿耿,对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凡工作过的单位,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部 队参加和指挥了5次海战,而且次次胜利,保卫了祖国领土;在学院主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培养了大批人才:善于学习新知识,善于总结新经验,很有开创精神;为人忠诚老实,性格耿直,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学院廉政建设很有成绩:吃苦耐劳,生活简朴,注意个人形象,做好样子,为人表率;任副军职八 九年,又是复衔后第一批少将,但淡泊名利,从不计较:有渊博的知识,很强的事业心,很高的创造性;敬重教员,尊师重教很突出;是一位好领 导、好师长、好同志,等等等等。说到陈伟文的这些优点和长处时,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这不过是一般的欢送会上的“说好话”。但是,常 委们在谈及陈伟文的这些优点和长处时,是那样的推心置腹,情不自禁,还不时联 系自己找差距,说:“你的一生,既是平凡的一生,又是辉煌的一生。”“你已经对革 命事业划上了一个圆 满的句号。我们这些人呀,还要工作几年,能否像你那样划上一个圆 满的句号,现在还很难说。但是我们会努力争取,努力做到。”
欢送会开完了,陈伟文从此退出了人 民解 放 军的现役将军行列。但是陈伟文这颗“将军之星”,必将继续在祖国的南疆以及许多官兵的心间闪亮放光。
|
|
|
|